疫情未结束,学生复课时间继续推迟,各地大中小学开启了浩浩荡荡的“停课不停学”热潮。线下教育培训机构则无一例外,只能按兵等待学生正式复课之后,甚至更晚,何时能恢复正常运营,仍是个未知数。
在这期间,就有机构在高昂的场地租赁费用、教师工资、学生的退费申请等重压下坚持不住,无奈宣布退场。
而且由于疫情影响,延迟开学,目前已有14个省市明确要求通过调减周末时间、压缩暑期假期等方式来补偿因延迟开学耽误的教学内容,以保证总教学时长不减少。
可以预见,疫情结束后,很多学生周末只剩一天休息时间,暑假被压缩至原来的一半。这代表在疫情冲击下生存下来的线下教育机构,还要互相争夺减少了一半的市场,对这些线下教育机构特别是中小型机构来说,现在面对的,不只是眼前的生存问题,还有长久的存活、发展问题。
那么疫情之下,线下教育机构如何实现自救?
盲目地迅速转型线上教育吗?不现实,因为转型本身就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本来就资金短缺,时间也不够,如果从零开始什么都自己搭建,企业不仅要招人,还要买服务器、研发、搭建,后续还要制作课程、上传,这些流程走下来,没有半年是完成不了的。
什么都不做,等待疫情过去?很明显,现金流足够的线下机构有底气熬,但那些没营收却不断支出场地、老师工资费用的机构,很快就会把自己熬死。
现阶段,除了那些早已开始部署好线上的教育机构,大多数的教育机构仍属于传统线下授课模式,目前这些机构能做的,就是借助好平台工具,为学员们提供线上教育的选择。因为这些机构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保证交了费用的学员有课上。
在解决了生存问题后,后续这些机构才能通过提高自身教学质量,提前习惯线上教育的模式,为将来的OMO线上线下教育融合打基础,才能继续考虑长期的发展问题。
在这期间,就有机构在高昂的场地租赁费用、教师工资、学生的退费申请等重压下坚持不住,无奈宣布退场。
而且由于疫情影响,延迟开学,目前已有14个省市明确要求通过调减周末时间、压缩暑期假期等方式来补偿因延迟开学耽误的教学内容,以保证总教学时长不减少。
可以预见,疫情结束后,很多学生周末只剩一天休息时间,暑假被压缩至原来的一半。这代表在疫情冲击下生存下来的线下教育机构,还要互相争夺减少了一半的市场,对这些线下教育机构特别是中小型机构来说,现在面对的,不只是眼前的生存问题,还有长久的存活、发展问题。
那么疫情之下,线下教育机构如何实现自救?
盲目地迅速转型线上教育吗?不现实,因为转型本身就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本来就资金短缺,时间也不够,如果从零开始什么都自己搭建,企业不仅要招人,还要买服务器、研发、搭建,后续还要制作课程、上传,这些流程走下来,没有半年是完成不了的。
什么都不做,等待疫情过去?很明显,现金流足够的线下机构有底气熬,但那些没营收却不断支出场地、老师工资费用的机构,很快就会把自己熬死。
现阶段,除了那些早已开始部署好线上的教育机构,大多数的教育机构仍属于传统线下授课模式,目前这些机构能做的,就是借助好平台工具,为学员们提供线上教育的选择。因为这些机构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保证交了费用的学员有课上。
在解决了生存问题后,后续这些机构才能通过提高自身教学质量,提前习惯线上教育的模式,为将来的OMO线上线下教育融合打基础,才能继续考虑长期的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