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吧 关注:11,621贴子:55,450
  • 3回复贴,共1

语法意义和语法手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语法意义和语法手段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3-27 23:29回复
    学姐,怎么看不到了呢?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4-14 12:59
    回复
      语法意义指语言中词本身的词汇意义以外的意义(通俗地说,就是词典中查不到的意义),这种意义不是通过词汇,而是通过特定的形式(称作语法形式)表现出来的,是同一类结构的语句舍弃各自的具体意义抽象出来的共同意义。如“大”和“眼睛”两个词单独说只有本身的词汇意义,但组合在一起的“大眼睛”就产生了词汇意义以外的意义即语法意义,包括①语义意义:“大”和“眼睛”构成性质和主体的语义关系。②句法意义:“大”和“眼睛”构成修饰被修饰的偏正关系。③语用意义:指称。
      能产生语法意义的形式称为语法手段。语法手段有两种:①词法手段,即依靠词本身的形态变化产生语法意义。不同的词形变化产生不同的语法意义,如英语中,名词+s产生复数的语法意义,名词+'s产生所有格的语法意义,动词+s产生第三人称单数一般现在时的语法意义。主要用词法手段产生语法意义的语言称为综合语(具体又可分为屈折语、黏着语和复综语)。②句法手段,即不依靠词形变化而是依靠词序、词类等词外手段产生语法意义。主要用句法手段产生语法意义的语言称为分析语。汉语就属于分析语,如词序:“小王看小李”=>“小李看小王”虽然句法意义和语用意义没变,但语义意义改变,施事和受事互换;“大眼睛”=>“眼睛大”虽然语义意义不变,但句法意义由偏正结构变成陈述结构;“客人来家里了”=>“家里来客人了”虽然句法意义和语义意义不变,但语用意义改变,客人由确指变成不确指。又如词类:“发音标准(名词)”=>“发音标准(形容词)”只有词类不同,但句法意义(偏正结构=>陈述结构)语义意义(发音的标准=>发音很标准)语用意义(指称=>陈述)都发生改变。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2-07 19:46
      回复
        语言类型分类法:根据划分角度的不同,可以将世界语言分为不同的类型。由于划分角度多种多样,所以类型数量是开放的。常见的如根据有无词形变化及词形变化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和复综语;根据语法手段的不同可分为分析语和综合语。还有根据修饰成分/从句先于还是后于中心词/主句出现可分为左分支语言和右分支语言;根据主动宾语序的不同可分为主动宾、主宾动、宾主动、宾动主等语言;还可按侧重主题还是主语进行分类。除了语法以外,还可在语音或语义范围内进行分类,如分为有声调语言和无声调语言、有理据语言和无理据语言。语言类型分类有助于对世界语言进行研究,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和很多分类法一样,语言类型分类也是相对的,是对复杂现象的简单化,不一定能概括世界上所有的语言,也很少有语言纯粹属于某种类型,常见的是以某种类型的特征为主并伴有其他类型的特点,将某语言归为某类型只是就其大部分情况而言的,如英语是右分支语言但也有左分支现象(准确应称为右分支优势语言),汉语是左分支语言但也有右分支现象,又如汉语虽是公认的典型孤立语但也存在动词重叠被认为可算作词形变化。在不同语言中,所属类型的典型特征在程度上也有所不同。也有的语言几种类型的特点兼而有之,如英语既有综合语的特征也有孤立语的特征,甚至同一语义可以用词内、词外两种语法手段表达:teacher's book,book of teacher。
        世界语言可以多角度分类,除了类型分类法,还有谱系(发生学)分类法、社会功能分类法等。由于语言的演变,不同谱系的语言可能演变为同一类型(如汉语和越南语都有声调);同一谱系的语言也可能演变为不同类型(如汉语语序为主动宾,藏语为主滨动)。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02-07 19: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