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仨儿
广华寺出名是因为师爷。
师爷降生在广华寺隔壁一户穷人家,生下来时是一个肉蛋,被她爹丢了出去。她奶奶去看时,肉蛋在动弹,就把它捡回来,用刀划开,是一个女婴。师爷四岁母亲死,六岁,被家里送到广华寺。师爷调皮,一个月穿破十一双鞋。师父打,她就翻墙。师父只有一边骂,一边为她制鞋底。文化大革命时,村里想挪用广华寺,把她的行李卷儿扔了出去。她软磨硬泡,就是不走。白天出工,干活挣男人的工分,晚上悄悄潜进去,在一间破房里睡,怕人看见,不睡炕,和狗睡在炕边的草堆上。
改革开放后,广华寺还给了师爷。她和一个徒弟每天种菜,浇大粪,把菜挑到菜市场卖。她的菜比别人的肥,卖的价却一样。来居士时,师爷拿挂面招待居士,自己吃玉米面饼沾盐巴面。一天,来了一个东北的居士,走时,师爷嘱咐:“你在你们那儿,招一两个徒弟来,出家的也行。”
居士回到老家,就见到了师父。那时,师父三四十岁,刚出家,正找庙。听居士介绍师爷,动了心。到了广华寺,呆了。一截篱笆墙,几间土屋,屋里除了土炕,什么都没有。只有师爷高兴得不行,亲自为师父铺床。
师爷男相,一辈子没来月*。大手、大脚、人随和、目光慈悲。
师父每天跟师爷挑大粪、浇菜、种地。心想,这个地方太苦,不能呆。不久,就对师爷说:“师父啊,我要回家办点事。”
“出家人,哪里还有家啊,办什么事啊!”
师父凌晨揣一个包,走了。
师爷等了几个月,见师父不回,就给师父去信,用毛笔写的大字:“徒弟啊,师父等你不回,要走着去找你。路上有人问:师父啊,你这么大年纪,去哪里?我就说,我去找徒弟。我的徒弟回去了没有回来,我想她啊。如果找不到她,我就不回了,一直到找到我的徒弟为止,如果找不到,我就死在外面。”
师父住庙,把这信给当家的看。当家师说:“你要回。你和老和尚一定前世有因缘。你如果不回,万一老和尚在路上有个三长两短,你修法也修不上去。这一生,你要后悔死的。”
师父回到广华寺,还是天天种地、卖菜。心想,这不是修行的地方,还是要走。一天晚上,师爷从房后挖出一盒袁大头,盒里有存折,一共四十万,是师爷一生居士供养和卖菜的积蓄。师爷把盒交给师父,说:“从现在起,你就是广华寺的当家的。广华寺交给你了。”
师父出家前是行政干部,寡言、语言温和、目光不正视来人,而是微微向下。师父相貌特别庄严,师爷怕她遇外缘,不让她出山门,见她穿新衣就不悦。庙里卖菜、买东西都是师爷自己去。师爷出门,总是关照师父不要出去。师父就像小孩子,在家等师爷回来。师爷节省,但每次回来,第一件事,就是从兜里掏出薄纸包的好吃的糕饼给师父。
师爷不舍得车钱,为了造庙,走一百公里,去市里批条。师爷六十多了,自己用楷笔写修庙的申请。师爷没上过学,但学过字,字写得大气。她一路走,饿了吃玉米面饼夹咸菜。这条路上走了两年,市里还是不批,师爷说:“你们不准,我就去北京。”
市里派人到广华寺,见到师父,呆了。师父高贵,和风细雨,说不出地威严,穿的衣却磨得稀薄,到处是补丁。见爷俩苦到这份上,却不惊不乍,甘之若怡,拿出那么多钱造庙,来人感动地回去,说了很多感慨的话,条才批下。
师父造庙,钱已经用完。从俄罗斯订购的圆木第二天就要运到,师父一个晚上翻身想钱。第二天一早,有人敲开山门,是一个生意人,说他晚上梦见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对他说,广华寺造庙没钱。他送上十万元。
广华寺出名是因为师爷。
师爷降生在广华寺隔壁一户穷人家,生下来时是一个肉蛋,被她爹丢了出去。她奶奶去看时,肉蛋在动弹,就把它捡回来,用刀划开,是一个女婴。师爷四岁母亲死,六岁,被家里送到广华寺。师爷调皮,一个月穿破十一双鞋。师父打,她就翻墙。师父只有一边骂,一边为她制鞋底。文化大革命时,村里想挪用广华寺,把她的行李卷儿扔了出去。她软磨硬泡,就是不走。白天出工,干活挣男人的工分,晚上悄悄潜进去,在一间破房里睡,怕人看见,不睡炕,和狗睡在炕边的草堆上。
改革开放后,广华寺还给了师爷。她和一个徒弟每天种菜,浇大粪,把菜挑到菜市场卖。她的菜比别人的肥,卖的价却一样。来居士时,师爷拿挂面招待居士,自己吃玉米面饼沾盐巴面。一天,来了一个东北的居士,走时,师爷嘱咐:“你在你们那儿,招一两个徒弟来,出家的也行。”
居士回到老家,就见到了师父。那时,师父三四十岁,刚出家,正找庙。听居士介绍师爷,动了心。到了广华寺,呆了。一截篱笆墙,几间土屋,屋里除了土炕,什么都没有。只有师爷高兴得不行,亲自为师父铺床。
师爷男相,一辈子没来月*。大手、大脚、人随和、目光慈悲。
师父每天跟师爷挑大粪、浇菜、种地。心想,这个地方太苦,不能呆。不久,就对师爷说:“师父啊,我要回家办点事。”
“出家人,哪里还有家啊,办什么事啊!”
师父凌晨揣一个包,走了。
师爷等了几个月,见师父不回,就给师父去信,用毛笔写的大字:“徒弟啊,师父等你不回,要走着去找你。路上有人问:师父啊,你这么大年纪,去哪里?我就说,我去找徒弟。我的徒弟回去了没有回来,我想她啊。如果找不到她,我就不回了,一直到找到我的徒弟为止,如果找不到,我就死在外面。”
师父住庙,把这信给当家的看。当家师说:“你要回。你和老和尚一定前世有因缘。你如果不回,万一老和尚在路上有个三长两短,你修法也修不上去。这一生,你要后悔死的。”
师父回到广华寺,还是天天种地、卖菜。心想,这不是修行的地方,还是要走。一天晚上,师爷从房后挖出一盒袁大头,盒里有存折,一共四十万,是师爷一生居士供养和卖菜的积蓄。师爷把盒交给师父,说:“从现在起,你就是广华寺的当家的。广华寺交给你了。”
师父出家前是行政干部,寡言、语言温和、目光不正视来人,而是微微向下。师父相貌特别庄严,师爷怕她遇外缘,不让她出山门,见她穿新衣就不悦。庙里卖菜、买东西都是师爷自己去。师爷出门,总是关照师父不要出去。师父就像小孩子,在家等师爷回来。师爷节省,但每次回来,第一件事,就是从兜里掏出薄纸包的好吃的糕饼给师父。
师爷不舍得车钱,为了造庙,走一百公里,去市里批条。师爷六十多了,自己用楷笔写修庙的申请。师爷没上过学,但学过字,字写得大气。她一路走,饿了吃玉米面饼夹咸菜。这条路上走了两年,市里还是不批,师爷说:“你们不准,我就去北京。”
市里派人到广华寺,见到师父,呆了。师父高贵,和风细雨,说不出地威严,穿的衣却磨得稀薄,到处是补丁。见爷俩苦到这份上,却不惊不乍,甘之若怡,拿出那么多钱造庙,来人感动地回去,说了很多感慨的话,条才批下。
师父造庙,钱已经用完。从俄罗斯订购的圆木第二天就要运到,师父一个晚上翻身想钱。第二天一早,有人敲开山门,是一个生意人,说他晚上梦见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对他说,广华寺造庙没钱。他送上十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