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郑某,男,2岁。患者2017年5月因全身瘙痒难耐,就诊于陆军总医院,检查诊断为:过敏性湿疹,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佳,此后间歇性发作。现症见:全身红疹伴瘙痒6月余,加重一周,大便干结,睡眠一般,纳可,舌红苔少,指纹紫暗。遂于2018年1月18日就诊于泰和国医中医门诊部。患者既往体质一般,否认肝炎、疟疾、结核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预防接种按国家计划进行。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否认外伤手术史。父母康健,否认家族史。
诊断:过敏性湿疹(阴虚火旺型)
治法:滋阴清热,祛风止痒
处方:地肤子10g 甜叶菊2g 苍术10g 炒栀子5g
苦参6g 淡竹叶3g 蝉蜕5g 白鲜皮10g
白术6g 茯苓12g 连翘10g 甘草3g
7剂,日一剂,早晚分服
二诊:2018年3月15日患者于本院复诊,病史同前,经服中药和擦洗后,现全身皮疹基本痊愈,皮肤干痒,大便粘腻,日行两次,排便顺畅,纳可,眠佳。舌红苔薄,指纹紫。
处方:上方去栀子、苦参,加防风10g,生地黄10g
三诊:2018年7月5日患者于本院复诊,病史同前,经服药后,湿疹痊愈,皮肤干好转,大便日行两次,成形,便干好转,食欲佳。舌红苔薄白,指纹紫。
处方:淡竹叶3g 荷叶5g 麦冬10g 芦根12g
诊断:过敏性湿疹(阴虚火旺型)
治法:滋阴清热,祛风止痒
处方:地肤子10g 甜叶菊2g 苍术10g 炒栀子5g
苦参6g 淡竹叶3g 蝉蜕5g 白鲜皮10g
白术6g 茯苓12g 连翘10g 甘草3g
7剂,日一剂,早晚分服
二诊:2018年3月15日患者于本院复诊,病史同前,经服中药和擦洗后,现全身皮疹基本痊愈,皮肤干痒,大便粘腻,日行两次,排便顺畅,纳可,眠佳。舌红苔薄,指纹紫。
处方:上方去栀子、苦参,加防风10g,生地黄10g
三诊:2018年7月5日患者于本院复诊,病史同前,经服药后,湿疹痊愈,皮肤干好转,大便日行两次,成形,便干好转,食欲佳。舌红苔薄白,指纹紫。
处方:淡竹叶3g 荷叶5g 麦冬10g 芦根1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