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合理减轻税收负担?
如何少交税是所有投资者所希望做到的,这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做到合法合理,但又不是完全无法做到。对于企业来说,减少税收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节税和避税。两者同样都是为企业减少税收支出,但两者之间却有着明显的区别。下面,本文将着重介绍几种可以帮助企业节税的方式,以及节税和避税之间有何不同。
首先,仅从概念上理解:节税又称“税收筹划”或“合理避税”,是一种企业筹划行为,指的是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以尽可能取得节税的经济利益。因此,当存在多种税收方案可供选择时,纳税人往往会选择令税负最低的方案处理财务、经营、交易等事项,并尽可能地利用税法中的漏洞、空白获得税收利益。
严格来讲,税收筹划包含了节税、规避税收陷阱、税收转嫁筹划、实现零风险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节税是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法立法精神的前提下,利用税法中固有的起征点、免征额、减税、免税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税收惩罚等倾斜调控政策,通过对企业筹资、投资、经营等活动的巧妙安排,以达到减少缴纳国家税收的目的。
所谓规避“税收陷阱”,指的是纳税人在其经营活动中,有意地使自己不陷入税收政策规定的一些被认为是税收陷阱的条款中。如《增值税暂行条例》中规定: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劳务,应分别核算;未分别核算的,从高适用增值税税率。如果我们对经营活动不进行事前的纳税筹划,就有可能掉进国家设置的“纳税陷阱”,从而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
税收转嫁筹划,是指纳税人为达到减轻自身的税收负担,通过对销售商品的价格进行调整,将税收负担转嫁给他人承担的经济活动。
涉税零风险,是指纳税人生产经营账目清楚,纳税申报正确,税款交纳及时、足额,不出现任何税收违法乱纪行为,或风险极小,可忽略不计的一种状态。
其次,与税收筹划相对的另一种减少税收支出的方式是避税,它指的是纳税人以非违法手段以达到逃避纳税义务目的的方式。这里所说的‘非违法手段’是指打政策的“擦边球”。但与此同时,政府因其会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间接令税制有失公平并有其他不良影响,故而在税务征管上是反对避税的。此外,政府也在通过不断提高有关法规和政策的水平以制约企业的避税行为。
再次,避税和节税之间存在着明显区别。虽然节税和避税具有一些相似之处,都能帮助企业减少税收支出,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着明显差异的。其中最为明显的区别就在于,节税是符合国家立法精神要求,而避税是与立法精神相违背的。
节税活动及其产生的结果与国家税法意志相一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巩固税法地位,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是一种受提倡和鼓励的纳税行为。而与之相对的避税,则是一种纯粹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和逃税具有相似的危害,都直接危害着国家税法,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间接导致国家税收制度失衡和贪污腐败犯罪的出现。因此,国家对避税行为采取的是一种反对与限制的态度。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cdfa6c7e9001a18bf0eb1247ae2e0761/ea2f304e251f95ca97e678e4de177f3e67095272.jpg?tbpicau=2025-02-23-05_6362f204c57970243c3bdca0c30f97e6)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5ad708487759252da3171d0c049a032c/36defbedab64034ffbde2854b8c379310a551d72.jpg?tbpicau=2025-02-23-05_c2447235a23e8d291c66a69e0acf0d61)
如何少交税是所有投资者所希望做到的,这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做到合法合理,但又不是完全无法做到。对于企业来说,减少税收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节税和避税。两者同样都是为企业减少税收支出,但两者之间却有着明显的区别。下面,本文将着重介绍几种可以帮助企业节税的方式,以及节税和避税之间有何不同。
首先,仅从概念上理解:节税又称“税收筹划”或“合理避税”,是一种企业筹划行为,指的是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以尽可能取得节税的经济利益。因此,当存在多种税收方案可供选择时,纳税人往往会选择令税负最低的方案处理财务、经营、交易等事项,并尽可能地利用税法中的漏洞、空白获得税收利益。
严格来讲,税收筹划包含了节税、规避税收陷阱、税收转嫁筹划、实现零风险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节税是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法立法精神的前提下,利用税法中固有的起征点、免征额、减税、免税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税收惩罚等倾斜调控政策,通过对企业筹资、投资、经营等活动的巧妙安排,以达到减少缴纳国家税收的目的。
所谓规避“税收陷阱”,指的是纳税人在其经营活动中,有意地使自己不陷入税收政策规定的一些被认为是税收陷阱的条款中。如《增值税暂行条例》中规定: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劳务,应分别核算;未分别核算的,从高适用增值税税率。如果我们对经营活动不进行事前的纳税筹划,就有可能掉进国家设置的“纳税陷阱”,从而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
税收转嫁筹划,是指纳税人为达到减轻自身的税收负担,通过对销售商品的价格进行调整,将税收负担转嫁给他人承担的经济活动。
涉税零风险,是指纳税人生产经营账目清楚,纳税申报正确,税款交纳及时、足额,不出现任何税收违法乱纪行为,或风险极小,可忽略不计的一种状态。
其次,与税收筹划相对的另一种减少税收支出的方式是避税,它指的是纳税人以非违法手段以达到逃避纳税义务目的的方式。这里所说的‘非违法手段’是指打政策的“擦边球”。但与此同时,政府因其会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间接令税制有失公平并有其他不良影响,故而在税务征管上是反对避税的。此外,政府也在通过不断提高有关法规和政策的水平以制约企业的避税行为。
再次,避税和节税之间存在着明显区别。虽然节税和避税具有一些相似之处,都能帮助企业减少税收支出,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着明显差异的。其中最为明显的区别就在于,节税是符合国家立法精神要求,而避税是与立法精神相违背的。
节税活动及其产生的结果与国家税法意志相一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巩固税法地位,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是一种受提倡和鼓励的纳税行为。而与之相对的避税,则是一种纯粹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和逃税具有相似的危害,都直接危害着国家税法,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间接导致国家税收制度失衡和贪污腐败犯罪的出现。因此,国家对避税行为采取的是一种反对与限制的态度。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cdfa6c7e9001a18bf0eb1247ae2e0761/ea2f304e251f95ca97e678e4de177f3e67095272.jpg?tbpicau=2025-02-23-05_6362f204c57970243c3bdca0c30f97e6)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5ad708487759252da3171d0c049a032c/36defbedab64034ffbde2854b8c379310a551d72.jpg?tbpicau=2025-02-23-05_c2447235a23e8d291c66a69e0acf0d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