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苹果决心把产能向印度转移一部分不见得是看上印度的人力成本,更多可能是怕中印贸易摩擦断供加税等突然举措下让苹果失去这个最有潜力的市场。简而言之我认为更多是政治因素。
比起印度越南,中国更应该关注工业自动化水平提高导致的产能直接转移到发达国家等消费方。当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不再需要多少工人的时候,你有人口红利还有什么用。机器到了一定的效率,人是再内卷也比不过的。比如半导体代工这个引领自动化生产技术的行业,现在就完全不是比拼人口红利能做起来的了,只要你能把产线搭起来,无论是美国中国印度还是非洲,电价相同成本就相同。
都说美国去工业化,但2019年世界十大工业自动化公司里美国占5家:艾默生,罗克韦尔,通用电气,丹纳赫与霍尼韦尔。而中国可能前三十都找不到一家。其中罗克韦尔的财报在美国证券及产业分析师心中被看作美国工业阴晴表。我想如果美国企业要不是制造业人力成本太高也不会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取得如此成就。罗克韦尔与霍尼韦尔就是靠半导体产线而进入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巨头。
前段时间疫情,有个做制造业的朋友找我咨询资金问题去做口罩机的时候告诉我,国内很多口罩自动化产线的设计图就是从国外网站直接下载的,因为最大的口罩生产商就是美国的3M。甚至疫情之前3M公司在给中国供应的医用口罩有不少是新加坡生产,3M在新加坡这样的人均收入大概是中国6倍的国家设立口罩厂给中国出口医用口罩就是得益于自动化产线及新加坡强大的石化产业外加低税收。换句话说口罩这个产业,在成本上已经不在乎是中国还是印度或者越南生产了。
恒昌的高速口罩机就是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技术支持的
近年来制造业里人力最密集的3C代工行业的自动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富士康自动化程度自2012年起逐年提高,到2016年中国制造业工资增长停滞才开始减缓。19年因为贸易战及郭台铭选举又加快了自动化步伐。有幸看过几个给富士康做自动化产线的集成商财务数据,3C代工厂对自动化产线的需求越来越大,且大部分利润还是被美日德的工业自动化产品提供商拿走。如果这些自动化产线直接流向发达国家,中国能赚到的就更少了。
2015年富士康就在宣传自动化替代了。
所以不仅仅要防范印度越南等国家的低人力成本优势。更应该考虑到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导致的人力成本占比下降,制造业从产地集中化走向分布式柔性化最终可以直接回流到各个消费市场(如发达国家)。
尿裤奶粉等众多消费品现在自动化水平也提高到面向美国市场的工厂就开在美国本土才是最低成本选择了。要不也不会有中国人去美国日本买当地产的纸尿裤。还是因为纸尿裤产能就在那边。你在美国和日本买当地造的纸尿裤跟你在国内买同品牌国产纸尿裤的价格差不了多少甚至更低。特斯拉在中国建特斯拉超级工厂并不是因为中国的生产成本能降低多少或者产业链有多完备,更多的是考虑在地生产有更快的交付期,无关税壁垒及可以拿到政府补贴等。特斯拉工厂的自动化程度已经高到在美国生产与在中国生产成本相差不大,所以中国特斯拉工厂未考虑出口美国。除了上海,德国柏林也建有超级工厂服务欧洲。从特斯拉选了上海而不是广州深圳也能看出其更在乎与市场的距离而非产业链。沈阳宝马工厂不面向出口也是例子。有个新加坡自动化集成商就告诉过我新加坡这么高的人力成本下还能维持这么多制造业的根本就是依靠自动化和低税收,他们给半导体产线做了很多自动化设备。
尤尼佳的同系列L号纸尿裤,日本产的2.59元人民币一片,中国产的3.56元一片。这说明中国在几乎100%自动化生产的行业,不见得能有多大成本优势。
金政委张局座张维为等文科出身非产业研究人士总在提产业链优势,这也是很多外行为中国制造业归纳总结的主要优势。但我认为产业链优势的本质还是人口红利市场红利,比如现在大家都在说的工程师红利。1979年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制造业的产业链要么落后要么没有,全靠通过初级产品的加工出口一点一点从日本台湾香港学习及转移承接。例如日本当年的雁行模式某种程度上就是对中国泰国马来西亚的产业链塑造。很多人说中国的产业链形成于改开前,如果是这样那么当时产业链最完备的东北也不会一改开就被广东赶超,当年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工业产值更不会被深圳超过。
中国有14亿人口但世界有70亿。比起印度越南等蚕食中国中低端制造业,更应该关注的是服务中国之外那56亿人口的出口导向制造业因为工业自动化而回到发达国家,甚至导致世界从自由贸易回到以前的贸易保护主义。所以中国更应该做的是培育及提升内需市场让国际资本不得不重视你的市场而专门为你设厂,也要把更多资源投入科技创新中构建足够的技术护城河。近几年在美国日本考察时发现不仅越南孟加拉斯里兰卡产的衣袜鞋裤越来越多,日本甚至加拿大产的都可以看到了。中国生产了世界80%袜子的国家,最大购物网站上反而有大量妹子觉得日本生产的袜子物美价廉,原因就是自动化生产与材料。丝袜这种很多人认为拼人力成本的低端产业其实已经变成了自动化产线及材料科学的比拼。
如果自动化工厂能直接柔性生产亚马逊上下的内裤订单,那也不再需要跨境电商。京东的京造产品都能把自动化柔性生产提高到一定水平的话,深圳东莞温州等地的血汗工厂估计都得搬到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西安这几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发货仓库去更接近消费者。多关注西门子倍福罗克韦尔三菱之类的工业自动化巨头会发现这就是人家的方向(自动化与柔性化)。
与美国比,中国的能源及原材料价格并无太大优势,一旦制造业单位产值人力成本占比下降到一定程度,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越南就都无优势了。那时候难免产能得跟着市场走而非人力成本。所以今天中国更应该抓紧3C产业自动化程度仍不够高的宝贵时间快速升级。况且如今发达国家除了自动化领域的先发优势,还有美元欧元日元都进入0利率时代降低了产线资金成本这个优势。
比起印度越南,中国更应该关注工业自动化水平提高导致的产能直接转移到发达国家等消费方。当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不再需要多少工人的时候,你有人口红利还有什么用。机器到了一定的效率,人是再内卷也比不过的。比如半导体代工这个引领自动化生产技术的行业,现在就完全不是比拼人口红利能做起来的了,只要你能把产线搭起来,无论是美国中国印度还是非洲,电价相同成本就相同。
都说美国去工业化,但2019年世界十大工业自动化公司里美国占5家:艾默生,罗克韦尔,通用电气,丹纳赫与霍尼韦尔。而中国可能前三十都找不到一家。其中罗克韦尔的财报在美国证券及产业分析师心中被看作美国工业阴晴表。我想如果美国企业要不是制造业人力成本太高也不会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取得如此成就。罗克韦尔与霍尼韦尔就是靠半导体产线而进入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巨头。
前段时间疫情,有个做制造业的朋友找我咨询资金问题去做口罩机的时候告诉我,国内很多口罩自动化产线的设计图就是从国外网站直接下载的,因为最大的口罩生产商就是美国的3M。甚至疫情之前3M公司在给中国供应的医用口罩有不少是新加坡生产,3M在新加坡这样的人均收入大概是中国6倍的国家设立口罩厂给中国出口医用口罩就是得益于自动化产线及新加坡强大的石化产业外加低税收。换句话说口罩这个产业,在成本上已经不在乎是中国还是印度或者越南生产了。
恒昌的高速口罩机就是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技术支持的
近年来制造业里人力最密集的3C代工行业的自动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富士康自动化程度自2012年起逐年提高,到2016年中国制造业工资增长停滞才开始减缓。19年因为贸易战及郭台铭选举又加快了自动化步伐。有幸看过几个给富士康做自动化产线的集成商财务数据,3C代工厂对自动化产线的需求越来越大,且大部分利润还是被美日德的工业自动化产品提供商拿走。如果这些自动化产线直接流向发达国家,中国能赚到的就更少了。
2015年富士康就在宣传自动化替代了。
所以不仅仅要防范印度越南等国家的低人力成本优势。更应该考虑到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导致的人力成本占比下降,制造业从产地集中化走向分布式柔性化最终可以直接回流到各个消费市场(如发达国家)。
尿裤奶粉等众多消费品现在自动化水平也提高到面向美国市场的工厂就开在美国本土才是最低成本选择了。要不也不会有中国人去美国日本买当地产的纸尿裤。还是因为纸尿裤产能就在那边。你在美国和日本买当地造的纸尿裤跟你在国内买同品牌国产纸尿裤的价格差不了多少甚至更低。特斯拉在中国建特斯拉超级工厂并不是因为中国的生产成本能降低多少或者产业链有多完备,更多的是考虑在地生产有更快的交付期,无关税壁垒及可以拿到政府补贴等。特斯拉工厂的自动化程度已经高到在美国生产与在中国生产成本相差不大,所以中国特斯拉工厂未考虑出口美国。除了上海,德国柏林也建有超级工厂服务欧洲。从特斯拉选了上海而不是广州深圳也能看出其更在乎与市场的距离而非产业链。沈阳宝马工厂不面向出口也是例子。有个新加坡自动化集成商就告诉过我新加坡这么高的人力成本下还能维持这么多制造业的根本就是依靠自动化和低税收,他们给半导体产线做了很多自动化设备。
尤尼佳的同系列L号纸尿裤,日本产的2.59元人民币一片,中国产的3.56元一片。这说明中国在几乎100%自动化生产的行业,不见得能有多大成本优势。
金政委张局座张维为等文科出身非产业研究人士总在提产业链优势,这也是很多外行为中国制造业归纳总结的主要优势。但我认为产业链优势的本质还是人口红利市场红利,比如现在大家都在说的工程师红利。1979年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制造业的产业链要么落后要么没有,全靠通过初级产品的加工出口一点一点从日本台湾香港学习及转移承接。例如日本当年的雁行模式某种程度上就是对中国泰国马来西亚的产业链塑造。很多人说中国的产业链形成于改开前,如果是这样那么当时产业链最完备的东北也不会一改开就被广东赶超,当年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工业产值更不会被深圳超过。
中国有14亿人口但世界有70亿。比起印度越南等蚕食中国中低端制造业,更应该关注的是服务中国之外那56亿人口的出口导向制造业因为工业自动化而回到发达国家,甚至导致世界从自由贸易回到以前的贸易保护主义。所以中国更应该做的是培育及提升内需市场让国际资本不得不重视你的市场而专门为你设厂,也要把更多资源投入科技创新中构建足够的技术护城河。近几年在美国日本考察时发现不仅越南孟加拉斯里兰卡产的衣袜鞋裤越来越多,日本甚至加拿大产的都可以看到了。中国生产了世界80%袜子的国家,最大购物网站上反而有大量妹子觉得日本生产的袜子物美价廉,原因就是自动化生产与材料。丝袜这种很多人认为拼人力成本的低端产业其实已经变成了自动化产线及材料科学的比拼。
如果自动化工厂能直接柔性生产亚马逊上下的内裤订单,那也不再需要跨境电商。京东的京造产品都能把自动化柔性生产提高到一定水平的话,深圳东莞温州等地的血汗工厂估计都得搬到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西安这几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发货仓库去更接近消费者。多关注西门子倍福罗克韦尔三菱之类的工业自动化巨头会发现这就是人家的方向(自动化与柔性化)。
与美国比,中国的能源及原材料价格并无太大优势,一旦制造业单位产值人力成本占比下降到一定程度,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越南就都无优势了。那时候难免产能得跟着市场走而非人力成本。所以今天中国更应该抓紧3C产业自动化程度仍不够高的宝贵时间快速升级。况且如今发达国家除了自动化领域的先发优势,还有美元欧元日元都进入0利率时代降低了产线资金成本这个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