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为齐国所两败,上将军战死马陵道,弃尸山野。
昏庸的王,愚蠢的相。魏国的路快要走到尽头,当初提出分秦的魏,就快要被分,对于这样快要覆没的国家,本该无言再可说。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却出现了从看《大秦帝国》至今为止都没有提笔感觉的我想为他留下片字的人-将军龙贾。
魏国庙堂之上,已无人适合为将,公子昂实为可笑之辈,龙老将军一人之言根本说不过鼠辈两只,魏王气愤之下将他入狱。河西,卫秧来战,在太子的阴谋之下老将军得以赦免出征,领兵作帅的却是那公子昂。明知此战之艰难,统帅之人之无能,可是为了国却只能听凭之,自己的忠言成为了小人们捉字取笑的对象,可是罢了,罢了,国难当头,为了国,为了家,仗还是要打,战场还是要上。
在路上,属下问道:“将军可曾回家探望家人?”“国难当头,岂能想着回家。”在公子昂兵败之时,仍坚持领兵继续与卫秧决战。战死沙场的那一刻,老将军想必也看到了魏国灭亡的景象。
为将者,是否当如此?不是,历史上很多名将都曾离开自己的国家投效他国。
但是为将如此者,历史上更多。
在现在这个物质横流的社会,利欲熏心,再也没有人提到“忠”这个字,应该是“忠”这个字已经被人遗忘了,同它联系在一起的是“愚”,那些忠心的行为在现代人的眼里都是“愚蠢”的。人,究竟是进步了,还是后退了?传统美德是应该被抛弃,还是继承发扬?是古人愚蠢,还是我们愚蠢?
以上的这些问题,大得可能无人可答,无人晓答,我也不愿去探讨。但是,有一种感觉是绝不会骗人的,那就是“感动”,不只一次地为将军们而感动。不只是龙老将军,每次阅读历史,看历史,甚至是电视剧,都会为这样的“忠”而感动。忠不是愚,忠决不是愚,那是纯粹,那是活在当下的我们所不能理解,不能体会,甚至无法做到的事情,正因为它被我们遗忘了,所以当看到它时我感动了。
在秦国锐士的包围之下,龙老将军自尽了,卫秧曾让士兵们让出一条路让他离去,但是作为将军,谁不愿战死沙场,谁愿老死家中或者狱中?
为将之命,奔于沙场,归于沙场。为将之心,于国于家。
后记:此文是看《大秦帝国》后的一些感慨,也对在历史长河中那些为国尽忠的将军表达敬意。
昏庸的王,愚蠢的相。魏国的路快要走到尽头,当初提出分秦的魏,就快要被分,对于这样快要覆没的国家,本该无言再可说。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却出现了从看《大秦帝国》至今为止都没有提笔感觉的我想为他留下片字的人-将军龙贾。
魏国庙堂之上,已无人适合为将,公子昂实为可笑之辈,龙老将军一人之言根本说不过鼠辈两只,魏王气愤之下将他入狱。河西,卫秧来战,在太子的阴谋之下老将军得以赦免出征,领兵作帅的却是那公子昂。明知此战之艰难,统帅之人之无能,可是为了国却只能听凭之,自己的忠言成为了小人们捉字取笑的对象,可是罢了,罢了,国难当头,为了国,为了家,仗还是要打,战场还是要上。
在路上,属下问道:“将军可曾回家探望家人?”“国难当头,岂能想着回家。”在公子昂兵败之时,仍坚持领兵继续与卫秧决战。战死沙场的那一刻,老将军想必也看到了魏国灭亡的景象。
为将者,是否当如此?不是,历史上很多名将都曾离开自己的国家投效他国。
但是为将如此者,历史上更多。
在现在这个物质横流的社会,利欲熏心,再也没有人提到“忠”这个字,应该是“忠”这个字已经被人遗忘了,同它联系在一起的是“愚”,那些忠心的行为在现代人的眼里都是“愚蠢”的。人,究竟是进步了,还是后退了?传统美德是应该被抛弃,还是继承发扬?是古人愚蠢,还是我们愚蠢?
以上的这些问题,大得可能无人可答,无人晓答,我也不愿去探讨。但是,有一种感觉是绝不会骗人的,那就是“感动”,不只一次地为将军们而感动。不只是龙老将军,每次阅读历史,看历史,甚至是电视剧,都会为这样的“忠”而感动。忠不是愚,忠决不是愚,那是纯粹,那是活在当下的我们所不能理解,不能体会,甚至无法做到的事情,正因为它被我们遗忘了,所以当看到它时我感动了。
在秦国锐士的包围之下,龙老将军自尽了,卫秧曾让士兵们让出一条路让他离去,但是作为将军,谁不愿战死沙场,谁愿老死家中或者狱中?
为将之命,奔于沙场,归于沙场。为将之心,于国于家。
后记:此文是看《大秦帝国》后的一些感慨,也对在历史长河中那些为国尽忠的将军表达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