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源流与定义
🌼
对于反哲学,哲学家们总是异口同声地问:你对哲学的定义是什么?
以前我总答:“哲学是一门浅陋的学科,3000年竟无统一的定义。”
推本溯源,早期的古希腊文明仍然很落后,古希腊学者的研究很浅,其著作就不分科。他们将一切学问总称为哲学,显示他们对科学的研究和探索仍然处于原始态。
与此同时,世界其它文明则多是分科的,如古中国是以百家争鸣而按百科全书式分科。因此,哲学是一个古代名词,且专属于古希腊文明圈。随着人类学识的不断分化,到文艺复兴时,哲学濒临灭绝之境。
为何?
答曰:
直接研究各门学科即可,何必加一个哲学作中介呢!这就给科学分科带来麻烦,干扰了分门别类的正常研究。
例如军事学,直接研究各门分科就挺好,如:
军事商业学,
军事心理学,
军事谋略学,
军事逻辑学,
军事数学,
等等。
若再画蛇添足一门无所不到、无所不能的军事哲学,岂不把军官们的脑子扰乱了!
但那时,经院哲学家占据社会的高位,他们不甘心自身的地位与权威不保,于是就假借教会的名义,对科学家作了长达数百年的迫害。布鲁诺被活活烧死了,而伽利略的冤案直到1996年才平反。
略证:
现代欧美的科学家未受任何胁迫,在高科技时代,他们几乎全信耶稣,足见神学与科学并无冲突。既然如此,几百年前的教会干嘛要迫害科学家呢?所以,唯一的答案,只能是哲学家假借教会的名义迫害科学家。
迫不得已,科学家只好将他们的科学著作说成哲学。如牛顿的物理学名著《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即是著名的例子。而笛卡尔的《解析几何学》也不得不放在一部哲学里。
然而,科学日新月异的分化与演进,使得哲学仍然难有容身之处。但所幸的是,不合格的科学著作也越来越多。于是,哲学慢慢的就有了新的含义,即不合格的科学著作。
3000年哲学没并无统一的定义,但现在却有了不可推翻的定义:
.
哲学是不合格的科学著作,是科学的回收站。
.
反证:
若哲学成了合格的科学著作,则它就不再属于哲学,而属于科学了。
.
例证:
黑格尔的《小逻辑》,虽名为逻辑学,却无法作哪怕一次严格的逻辑推理。可见它作为逻辑科学是不合格的,因此不得不美其名曰哲学。
.
书证:
所谓哲学爱智慧,是爱惜人类的智慧。那些不合格的科学著作,常耗尽作者数年数十年的心血,扔了岂不可惜。于是就把它们雅称为哲学,加以收藏,沙里淘金,石中寻宝。
哲学的希腊文Philosophia,是由philo和sophia构成,philein是动词,指爱,sophia是名词,指智慧。最早讲Philosophiay的人是毕达哥拉斯。但他恰恰是早期的反哲学家(传闻而已,目前并无确凿的证据)。
.
爱智慧≠智慧
.
若哲学真是智慧,就直说是智慧之学可矣,又何必加一个爱字而画蛇添足呢?
无论将爱智慧的爱,解说成爱惜也好,爱好也罢,钟爱也行,疼爱也可,总之,与智慧就不是同一物,仿佛有一层纸,在智慧与爱智慧之间,将二者给挡住或隔开了。哲学,正是这千年谁也不去捅破的窗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