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罗马步兵的队列密度,不得不提到两个幸存下来的记录:即波里比阿所记录的前后左右间隔3英尺(0.9144米)①和韦格蒂乌斯所记载的前后6罗马尺(1.776米),左右3罗马尺(0.888米)②显然从这两个数据来看,罗马军队的默认间隔是非常大的。但可惜的是,这两个作者的时代要么太早,要么太晚(韦格蒂乌斯虽然写的是前人的制度,但是不可避免的柔和了3世纪以后的许多情况,正如他在卷二15章中提到步兵装备的剑是spatha一样,就显然不是公元3世纪以前的情况)很难准确的说明罗马鼎盛时代(马略改革至公元3世纪)的情况。而史家的记载也通常含混不清,虽然常常在马略改革到元首前期的历史时间段见到罗马军团摆出密集阵列的记录(仅我自己随意记录下来的就有4个作者记录的4个不同时代的战役),但多密集很难说明,公元1-2世纪的部分浮雕让我们可以得知密集程度,却无法知道是否是常态化的布置。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f521aef5b7ec08fa260013af69ef3d4d/3eda512c11dfa9ec88315c5d75d0f703918fc162.jpg?tbpicau=2025-02-18-05_a05718a4fa820593eddf98607fce7a19)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2ad9f961ffa513d51aa6cd60d6c554c/9b2517dfa9ec8a1360055daae003918fa0ecc062.jpg?tbpicau=2025-02-18-05_de45810c91bee4126826e204cb9a9148)
【两个浮雕可以看出前后左右的间距并不大】
所幸的是,我们通过凯撒的记载,可以得知罗马人要保持队列间隔是为了不妨碍剑的使用③,因此我们找到了一个方向,即通过罗马剑的长度情况,来做一个简单的推测。罗马短剑(gladius)的长度实际上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一开始就很短,其早期型号(也就是波里比阿所记录的西班牙式剑)的长度甚至足以媲美后来的spatha(早期元首时代的spatha刃长在62.2-74.5cm),被标记为gladius Hispaniensis型号的剑刃长达到了58-77.3cm,6个完整的样本中,4个超过60cm④。也因此,早期的gladius并不是专用于步兵,李维笔下的骑兵也使用gladius⑤。这样的情况也难怪波里比阿提到要保持0.9米的间隔了,缺乏间隔将很难保证武器的灵活使用,坎尼会战就是经典的例子,拥挤而难以使用武器是罗马庞大步兵阵列崩溃的重要原因。
但这样的情况在元首时代并未见诸于史书,相反塔西佗提到了反例:日耳曼人因为拥挤而无法灵活使用长矛,罗马人却可以轻松使用他们的剑劈砍对手的头颅⑥。这样的情况在文物上得到了印证,被标注为Mainz式的短剑43.5-64.4cm,8个样本中2个低于50cm;5个不超过53.6cm,仅有1个达到64.4cm;到了1世纪晚期的Pompeii式短剑,长度再次缩减,14个样品中,仅有5个达到50cm-51.5cm。
此类情况在后来再度发生改变,从公元3世纪开始,原先在公元1-2世纪给骑兵用的spatha(因为步兵使用的短剑显然不利于骑兵使用)开始取代gladius成为骑兵、步兵通用的武器,步兵剑的长度也就开始飙升,到了4世纪,spatha甚至没有低于70cm的,7个样本中最低的73cm,最高达到81.5cm,其余均在79cm左右⑦。虽然此时仍然存在一种很短的Semispatha,但根据韦格蒂乌斯的说法,它和spatha均是步兵的标配,主要武器仍旧是spatha长剑⑧。文物的情况在记载中再次得到印证:4世纪的作者马塞利努斯提到拥挤的局面导致难以拔剑、抽手回来的情况⑨
由上述情况可见,在马略改革到共和灭亡以前,罗马军队仍旧保留共和时代的特点,使用较长的剑以及注意保持间距方便使用波里比阿的描述最多也就能说明到公元前的最后一个世纪的前半叶⑩。而元首制建立开始,波里比阿的描述就不再适用,因为罗马人开始缩短步兵的剑(由此催生了spatha,虽然最早的spatha实物证据是阿莱西亚遗址的,但因为很难区分他是罗马军队的还是高卢人的,所以目前仍旧认为spatha大约在帝国初期开始出现)这种选择显然与密集阵列的战术需求相适应,密集阵列的记录也开始更频繁起来(狄奥、塔西佗、阿里安均提到了密集阵列对抗敌人的例子)。而到了公元3世纪以后,步兵战术再度出现了改变,无论是浮雕还是记载,都表明spatha取代了gladius,所以韦格蒂乌斯再度提到了较大的布阵间隔,甚至将前后间隔扩大了一倍。
注释:
①《通史》第十书;
②《兵法简述》卷三14章;
③《高卢战记》卷二25章;
④《THE GLADIUS The Roman Short Sword》M.C. BISHOP;
⑤《建城以来史》34书34章4节;
⑥《编年史》卷二21章;
⑦《THE SPATHA The Roman Long Sword》M.C. BISHOP;
⑧《兵法简述》卷二15章;
⑨《历史》31书13章2节。
⑩阿庇安《罗马史》15卷68节记载的穆提纳战役便提到了内战双方的军团以密集阵列对攻,说明后三巨头时代(这个时代距离元首时代很近),密集阵列就已经用于步兵对战了,武器长度很可能也发生了变化。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f521aef5b7ec08fa260013af69ef3d4d/3eda512c11dfa9ec88315c5d75d0f703918fc162.jpg?tbpicau=2025-02-18-05_a05718a4fa820593eddf98607fce7a19)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2ad9f961ffa513d51aa6cd60d6c554c/9b2517dfa9ec8a1360055daae003918fa0ecc062.jpg?tbpicau=2025-02-18-05_de45810c91bee4126826e204cb9a9148)
【两个浮雕可以看出前后左右的间距并不大】
所幸的是,我们通过凯撒的记载,可以得知罗马人要保持队列间隔是为了不妨碍剑的使用③,因此我们找到了一个方向,即通过罗马剑的长度情况,来做一个简单的推测。罗马短剑(gladius)的长度实际上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一开始就很短,其早期型号(也就是波里比阿所记录的西班牙式剑)的长度甚至足以媲美后来的spatha(早期元首时代的spatha刃长在62.2-74.5cm),被标记为gladius Hispaniensis型号的剑刃长达到了58-77.3cm,6个完整的样本中,4个超过60cm④。也因此,早期的gladius并不是专用于步兵,李维笔下的骑兵也使用gladius⑤。这样的情况也难怪波里比阿提到要保持0.9米的间隔了,缺乏间隔将很难保证武器的灵活使用,坎尼会战就是经典的例子,拥挤而难以使用武器是罗马庞大步兵阵列崩溃的重要原因。
但这样的情况在元首时代并未见诸于史书,相反塔西佗提到了反例:日耳曼人因为拥挤而无法灵活使用长矛,罗马人却可以轻松使用他们的剑劈砍对手的头颅⑥。这样的情况在文物上得到了印证,被标注为Mainz式的短剑43.5-64.4cm,8个样本中2个低于50cm;5个不超过53.6cm,仅有1个达到64.4cm;到了1世纪晚期的Pompeii式短剑,长度再次缩减,14个样品中,仅有5个达到50cm-51.5cm。
此类情况在后来再度发生改变,从公元3世纪开始,原先在公元1-2世纪给骑兵用的spatha(因为步兵使用的短剑显然不利于骑兵使用)开始取代gladius成为骑兵、步兵通用的武器,步兵剑的长度也就开始飙升,到了4世纪,spatha甚至没有低于70cm的,7个样本中最低的73cm,最高达到81.5cm,其余均在79cm左右⑦。虽然此时仍然存在一种很短的Semispatha,但根据韦格蒂乌斯的说法,它和spatha均是步兵的标配,主要武器仍旧是spatha长剑⑧。文物的情况在记载中再次得到印证:4世纪的作者马塞利努斯提到拥挤的局面导致难以拔剑、抽手回来的情况⑨
由上述情况可见,在马略改革到共和灭亡以前,罗马军队仍旧保留共和时代的特点,使用较长的剑以及注意保持间距方便使用波里比阿的描述最多也就能说明到公元前的最后一个世纪的前半叶⑩。而元首制建立开始,波里比阿的描述就不再适用,因为罗马人开始缩短步兵的剑(由此催生了spatha,虽然最早的spatha实物证据是阿莱西亚遗址的,但因为很难区分他是罗马军队的还是高卢人的,所以目前仍旧认为spatha大约在帝国初期开始出现)这种选择显然与密集阵列的战术需求相适应,密集阵列的记录也开始更频繁起来(狄奥、塔西佗、阿里安均提到了密集阵列对抗敌人的例子)。而到了公元3世纪以后,步兵战术再度出现了改变,无论是浮雕还是记载,都表明spatha取代了gladius,所以韦格蒂乌斯再度提到了较大的布阵间隔,甚至将前后间隔扩大了一倍。
注释:
①《通史》第十书;
②《兵法简述》卷三14章;
③《高卢战记》卷二25章;
④《THE GLADIUS The Roman Short Sword》M.C. BISHOP;
⑤《建城以来史》34书34章4节;
⑥《编年史》卷二21章;
⑦《THE SPATHA The Roman Long Sword》M.C. BISHOP;
⑧《兵法简述》卷二15章;
⑨《历史》31书13章2节。
⑩阿庇安《罗马史》15卷68节记载的穆提纳战役便提到了内战双方的军团以密集阵列对攻,说明后三巨头时代(这个时代距离元首时代很近),密集阵列就已经用于步兵对战了,武器长度很可能也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