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吧 关注:12,409贴子:267,489

岳飞,你为何不学桓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你若学桓温,收复中原直捣黄龙不是梦,也不至于落得个以莫须有罪名被冤杀的结局。
岳飞,你军事才华超过桓温,你麾下精兵猛将强于桓温,但你一身夙愿北伐收复中原之功却不及桓温。只因你被忠君报国的忠君二字所束缚,一身才华报国志向得不到施展,最后还落得个父子二人、爱将皆惨死的下场。你一生为声名所累,终落得个惨死收场。


IP属地:广东1楼2021-08-12 15:17回复
    桓温何许人也?
    东晋名士,谯国龙亢桓氏之后,为报父仇19岁就敢假扮吊客,混入江播的丧庐,手刃其二子江彪兄弟的狠人。
    后其出镇荆州,执掌荆州军政之时,就如你岳飞统兵镇守鄂州守卫荆襄防范金国南犯时一样防御北胡南寇。执掌荆州的桓温跟你一样,心怀收疆复土,驱逐北胡收复中原的志向。
    其坐镇荆州便积极筹备粮响训练士卒,以待时机。时占据巴蜀的成汉政权皇帝李势荒淫无道,国势江河日下,桓温抓住战机,再请示建康的东晋朝廷伐蜀,未等朝廷回复便私率一万精兵西进,翻山过江,直趋成都,三战三胜,直逼成都城下,一番苦战破城而入灭亡成汉,收复西晋末年为巴氐族所据近五十年的巴蜀。
    平蜀之战令桓温跟你一样因功高盖主为朝廷所忌惮,东晋朝廷启用扬州刺史殷浩参与朝政遏制桓温。
    就如南宋赵构利用秦桧之流的投降派,张俊这样的政敌来牵制岳飞你一样,对你削夺兵权加以诬陷。
    岳飞你遭此攻歼,只会老实的交出兵权请辞官职,毫无反抗的让敌人将绳索慢慢套紧在你的脖子上。
    可桓温不是你,坐以待毙不是他的性格。朝廷越是忌惮他,他就越肆意的在所辖地区招兵买马筹集粮响不听号令,组建起令东晋朝廷畏惧半独立的军政集团,令东晋朝廷对他无可奈何。
    桓温欲北伐中原,朝廷忌他会因此增加功勋威胁中央不许,便亲率五万大军顺江东下威逼东晋朝廷,迫使东晋越加优容于他,给他加官进爵。
    对于殷浩这样的政敌,桓温不像老实的岳飞你,施以阴谋诡计不仅令殷浩倒台,还迫使东晋朝廷把他废为庶人,令朝中无人能与他对抗,乘机执掌东晋内外大权。
    掌权后的桓温无人再能阻他北伐中原收复故土的志向。一伐前秦,亲率四万步骑自江陵出发北进关中。
    二伐姚襄,大破其众,收复洛阳、司隶、豫州、青州、兖州等地,大胜而归。
    三伐前燕,桓温亲率步骑五万,直击河北前燕国都邺城。


    IP属地:广东2楼2021-08-12 15:22
    回复
      伐燕被燕军于枋头击败的桓温将战败之罪栽赃到豫州刺史袁真头上,请求朝廷将他废为庶人,东晋朝廷不但不敢降罪桓温,反而对其犒劳。
      哪怕桓温攻破寿春,将不服他栽赃的袁真全族押至建康当着东晋满朝文武的面斩首,亦无人敢吭声。之后更是带兵入朝威逼褚太后行废立之事,令百官震栗,对朝中异已颍川庾氏这样的朝中显贵更是大加清除。最后,桓温虽没能彻底控制东晋朝堂实现代晋称帝之梦,但他返回荆州牢牢的把控住荆州军政大权。


      IP属地:广东3楼2021-08-12 15:23
      回复
        令东晋君臣亦奈他不得,在他的淫威下慑慑发抖,直拖至其病逝。
        纵观桓温一生军旅生涯,四次出征,仅第一次西征伐蜀全胜而归,三次北伐,一伐前秦败于霸上,三伐前燕惨败于枋头损兵三万,仅第二次北伐姚襄得胜而返,但所收复的北方大片疆土转瞬即失,全然无功。
        反观岳飞你,先平定游寇李成、张用、曹成,洞庭湖杨么叛军和吉、虔二州叛乱,稳定大宋南方州郡,为北伐稳住了大后方。
        又败金与伪齐联军数十万收复荆襄六郡,统军从襄阳北上三度北伐,与金、伪齐联军熬战于豫西、豫南,夺回商、虢等地,兵锋直逼洛阳。第四次北伐,率军挺进中原,先后在郾城之战、颍昌之战大败完颜宗弼所统率的金国十余万精锐,打的金军胆气尽丧仓惶撤离开封北逃。
        可就在你即将收复中原光复两京之时,赵构、秦桧这对投降君臣,不仅让两淮友军尽数南撤使岳家军成北伐孤军,更是连下十二道金牌令你班师。
        北伐十年之功一朝尽废。最后还成了赵构、秦桧为向金国求和的筹码,以你人头和每年银绢各25两/匹为代价,南宋君臣屈膝求得向金国议和。


        IP属地:广东4楼2021-08-12 15:23
        回复
          你统率的岳家军是南宋诸军中唯一能在野战中硬撼硬击败金国精锐步骑的军队。
          你和大将张宪、王贵皆是能独挡一面的帅才。
          郾城之战,你指挥全军以少胜多大败完颜宗弼铁浮图、拐子马精锐骑兵。颍昌之战,王贵、岳云以三万余兵大败完颜宗弼3万骑兵、10万步兵。张宪统兵在临颍再败金军,中原震动。
          麾下更有岳云、杨再兴等猛将。
          长子岳云披坚执锐,统率背嵬军八千精骑,在颍昌之战力挫金军铁浮图、拐子马,在金军阵中来回冲杀数十次,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
          杨再兴更是万人敌的猛将,能单人单骑独闯金军大阵杀数百人全身而返,小商桥之战,率三百精骑被十万金军重围,杀金军二千余人,将官百多人才被金军弓弩射死,金军烧其尸体得箭镞竟有两升之多,其悍勇古之少有。
          麾下猛将如云,岳家军兵众十万,在南宋诸军中不论战力还是数量,岳家军当数第一,综合实力远强于当年的桓温。


          IP属地:广东5楼2021-08-12 15:24
          回复
            桓温名言:“不能名留青史,那就遗臭万年。”
            岳飞,背刺“精忠报国。”
            两人大致相同的经历,结局大相径庭。
            终究是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IP属地:广东7楼2021-08-12 15:25
            回复
              喜欢我们推送的文章,想获取更多知讯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寰球知讯”


              IP属地:广东8楼2021-08-12 15:26
              回复


                IP属地:广东9楼2021-08-12 15:28
                回复
                  出身不同,农民的孩子没有贵族的孩子有心机。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1-08-13 16:41
                  回复
                    岳飞和谁打 恒温和谁打 对手都不是一个级别的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1-08-14 08:25
                    收起回复
                      宋朝看似人口很多军队也多,但是每次遇到强敌真正有用的就这十几万人。其他人浑浑噩噩要么缩头缩脚任凭敌人处置,这十几万人被灭了其他几千万人也就跟着灭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08-16 14:15
                      回复
                        学个jb桓温啊
                        岳飞又没能控制朝政
                        真以为宋朝那个时候能像以前篡位那么容易啊


                        IP属地:江苏13楼2021-08-24 09:15
                        收起回复
                          带宋的以文制武政策实际上非常成功,没有后方的经济、后勤支持,神仙武将也发挥不出来,何况对自己手下的各级组织也没法交代……桓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身在那个位置上,不是主观的决断问题,而是客观的限制下究竟有几条路可走。一般的武将不顾惜平民百姓,只求自身壮烈一场;岳飞显然是另一个境界的,放弃保全自身,放弃成全自己,避免了祸乱国家,这种壮烈足以彪炳青史。


                          IP属地:北京14楼2021-09-01 11:09
                          收起回复
                              岳飞与桓温?两者之间没有可比性,最起码是年代不同,际遇不同,军情不同,最关键的是皇帝不同。
                              一、岳飞的基础低。
                              岳飞是从一个普通的兵员开始他的军旅之路,充其量也是一位比较能打的兵员。纵然胸有谋略与大志,又有谁能承认他,所以,只能一步一个脚印的杀敌拼搏才算得上一个将官,一位比较能打的将官。但在人脉与背景上岳飞是几乎是空白的。又怎能与别的将官比较?
                              二、岳飞率领的兵员数量一直都很少。
                              岳飞由于英勇善战且拥有兵法与谋略,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就是,岳飞一直率领的兵员数量都非常少。但岳飞麾下的将官却是非常勇猛,但终究兵力太少,一直都在五、六万左右,但往往面对的金兵却是十几二十万,只要岳飞有一次打败仗,就意味着全军覆没的尴尬局面。直到绍兴十年七月,岳飞的兵员数量达到十万左右。正是这个时候引起了秦桧、赵构,以及其他将官的嫉忌,最终将岳家军解拆——秦桧与赵构的军制调整,让岳飞最厉害的背嵬骑军变成了朝廷的御林军。这是环境与际遇的不同。
                              三、岳飞要面对一个奸细的宰相。
                              秦桧是金朝派来混入南宋的奸细,已经在学界成为共识,无须再做过多分析。他的目是按照金朝的计划【以和议佐攻战,以僭逆诱叛党】,原因是在持久的宋金战争中,金朝在人力、财力、军力诸方面消耗非常大,需要秦桧在南宋内部瓦解宋军的力量。在绍兴十年的调整军制,正是秦桧瓦解南宋军队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秦桧对岳飞额外”关照“,因为岳飞军队最能打。
                              众所周知,古代的军队战斗力的强与弱,很大程度取决领军将帅的训练,岳家军按照岳飞的作战技能,已经成为一支特种部队,但让秦桧一个调整军制后,军队打仗还能做按照将帅的主意那样默契吗?连背嵬军都变成朝廷的御林军,更谈不上在阵法上的变换与应用……这样一来,一支堪比特种部队岳家军变成了全部新兵!已经再多兵量也作用不大了。
                              四、皇帝赵构有投降之意。
                              谁都会说,秦桧从金朝回到南宋,一行人穿戴整齐,堪称”锦衣还朝“,而秦桧则自称是从金营逃回来的,因杀死了多名金军,之后乘船而归,因水路无痕,所以金军无法追踪。
                              额,秦桧杀死多名金兵逃回来,且带着几马车财物,一行人穿戴亮丽的衣服,走二千八百多里回到南宋。这样”逃“回来?真当赵构和满朝百官是***?原来秦桧带着赵构老爸宋徽宗赵佶的信!这封信确实是给赵构的。
                              原因?宋徽宗赵佶和北宋朝臣被金朝俘虏后,宋徽宗赵佶就打算向金主”申请“,写信给他的儿子赵构向金朝投降,争取让金朝放他回南宋。赵佶将写好的偏失交给秦桧”润笔“做词语修饰,让赵佶意想不到的是,秦桧已经归顺了金朝,秦桧并没有对信件做什么修饰,而是直接将这封信交给金主,而金朝乘机派秦桧混入南宋,并由秦桧赵构老爸赵佶这封亲笔信交给赵构。而秦桧则说返回南宋是给赵构送信的,赵构看到他老爸赵佶的亲笔信,还会怀疑秦桧吗?而最关键的是赵构就是想同金朝讲和。
                              所有这些际遇,那个桓温有这样的状况吗?在这种情况,换作桓温,又能怎样?所以,景况不同,际遇不同……额,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15楼2021-09-08 14:4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