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吧 关注:11,621贴子:55,450
  • 2回复贴,共1

普遍语法与一语迁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0-18 15:49回复
    语言习得机制假说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语言习得的特殊能力,表现为儿童头脑中有一种受遗传因素决定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这一特殊机制脱离人的功能而独立存在,甚至跟智力没有直接关系,在12岁以前发挥作用。语言习得机制包括两部分:普遍语法和假设验证。
    一、普遍语法。普遍语法反映了人类语言的共性,不是指那些具体的语法规则或某种特定语言的语法规则,而是存在于人类所有语言深层结构中的,所有语言共有的最本质最普遍的规则,以待定值(大多是两个值)的参数形式出现,如任何语言的修饰语与中心语的位置关系无外乎是:①修饰语在中心语之前②修饰语在中心语之后,又如任何语言的陈述句变疑问句的方法不外乎是①改变语调②加疑问语气词③改变结构。这些适合所有语言的规则称为核心语法。各种语言核心部分以外的特有规则称为外围语法。核心语法的参数值在儿童接触到语料前是待定的,儿童大脑中最初的语言状态就是语言的普遍原则和未定的参数值。
    二、假设检验。就是通过假设检验给参数定值的过程。儿童在习得语言过程中先获得核心语法,受到普遍语法的制约,普遍语法限定了可选择的假设。当儿童接触到母语的语料时,会不自觉地运用普遍语法发现该语言的规则,形成假设给参数定值,然后在语言环境中测试假设,再根据在语言环境中的反馈验证假设。这一过程是连续的不断积累的,随着儿童的发育,感知语料的能力逐步提高,儿童会在不同阶段吸收不同的语料,随着普遍语法的一个个参数被定值,逐步形成了儿童对母语的核心语法的系统认识。另外儿童还需要学习母语的外围语法和词汇。
    和普遍语法相关的一个问题是语言的标记理论。简单说就是对普遍语法各参数值在所有语言中出现频率的描述。无标记规则指那些在各语言中常见的、普遍的、分布较广的语法规则;而有标记规则则指那些在各语言中不常见的、不普遍的、分布相对较窄的语法规则。一般来说,无标记规则相对更自然,更简单;有标记规则相对更不自然,更复杂。但有无标记的判断标准较难把握,要基于对大量自然语言的调查结果。
    如陈述句变为疑问句共有三种规则:
    ①直接将降调变为升调:最普遍,也最简单,标记性最弱。You are Chinese?你是中国人?
    ②加疑问语气词:比较普遍,也比较简单,标记性较弱。你是中国人吗?
    ③改变词序或添加助动词:不太普遍,相对较难,标记性较强。Are you Chinese?
    一般来说,不论是一语学习还是二语学习,学习者都是先习得无(弱)标记规则,后习得有(强)标记规则。
    如对英语并列句中从句的不同成分省略的习得先后顺序如下:
    省略从句主语(弱标记):John sang a song and played a guitar.
    省略从句动词(弱标记):John played the piano and Mary the violin.
    省略从句宾语(强标记):John typed and Mary mailed the letter.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10-18 15:50
    回复
      再看标记和一语迁移的关系。不管一语有无标记、二语有无标记,中介语都倾向无标记。
      一、当一语无标记时,不管二语有无标记,发生迁移的可能性、比例很高。具体来说,
      ①当二语也无标记时,中介语常发生一语正迁移。
      如日语和汉语的特指问句的语序跟陈述句一样,都是无标记的,日语母语者学汉语特指问句时发生正迁移。
      日语:私はリンゴを食べます。あなたは何を食べます?
      (对译:我苹果吃。你什么吃?)
      中介语:我吃苹果。你吃什么?
      ②当二语有标记时,中介语常发生一语负迁移。
      如时量短语中的“半”在很多语言中只出现在时间单位词后(one month and a half),是无标记的;而汉语中不但可以出现在时间单位词后(一天半),还能出现在时间单位词前(一个半月)甚至时间单位词中间(三分半钟),这是有标记的。很多汉语学习者学习“半”时发生负迁移。
      英语:one month and a half
      日语:一ヶ月半
      (对译:一个月半)
      中介语:×一个月半
      二、当一语有标记时,不管二语有无标记,发生迁移的可能性、比例不高。具体来说,
      ①当二语无标记时,中介语很少发生一语负迁移。
      如动词否定式有“否定词+动词”(如汉语)和“动词+否定式”(如日语)两种形式,前者较普遍,是无标记的,后者不普遍,是有标记的。日语中虽然是有标记形式,但日语母语者学习汉语的动词否定式时也很少发生负迁移。
      日语:行かない
      (对译:去不)
      中介语:不去
      ②当二语也有标记时,中介语可能还是先出现无标记形式,后出现二语的有标记形式。
      如多数语言都用“数+名”形式,是无标记的;少数语言用“数+量+名”形式,是有标记的。尽管越南语和汉语都用有标记的“数+量+名”形式,但越南语母语者学汉语时还常先出现无标记的“数+名”形式,如“×一裤子”。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10-18 16: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