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门紧锁不是文化保护 沈城“大宅门”撩开面纱
http://www.sina.com.cn
20世纪初,奉系军阀们相继建造官邸、公馆,为沈城留下了不少独有的近现代优秀建筑,号称“大宅门”。赵尔巽、杨宇霆、常荫槐、王明宇、孙烈臣、吴俊升,这些曾经赫赫有名的“大人物”的宅院,充满神秘气息,也蕴涵着近现代的历史文化。这些历经了80多年风雨的建筑,这些当年普通人难以涉足的地方,随着沈阳市大东区的修缮复原,将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市民及八方游客,展示城市的历史文脉。随着赵尔巽公馆、杨宇霆公馆、常荫槐公馆的基本修缮完毕,9日,记者了解到,位于小河沿路22号的吴俊升公馆也开始整修。大东区政
府将投入20多万元资金还其风貌。昔日大宅门 今日博物馆
多处“大宅门”经过整修,将成为博物馆或图书馆而向平民百姓开放。
省市文化界人士对这几处名人故居也是情有独钟。他们认为,修缮完毕的历史遗迹不是锁好看住,而是用来弘扬文化。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志强认为,四大公馆是大文化建设的一个侧面,应该加以保护和利用。
大东区是沈海铁路的起点。常荫槐当年是东北铁路督办,是修建铁路的负责人之一。东北地区目前关于铁路的博物馆很少,因此秉承文化建设和馆主结合的方式,该公馆被建议设计成东北交通博物馆。
杨宇霆生前是奉系核心人物之一,专家建议在其公馆建沈阳军事展览馆。据了解,该公馆的木雕廊柱精美绝伦,是沈阳少见的珍宝。孙烈臣和常荫槐公馆现为办公地点,专家建议尽量压缩办公规模,利用剩余空间作为大东区人文历史博物馆,兼顾办公和陈列展品,建成综合性展馆。(辽宁日报凌 鹤) [编辑: 钱文胜]1
( 辽宁日报 凌 鹤)
[编辑: 钱文胜]
2
05:53:47 东北新闻网
孙烈臣,曾任奉天、黑龙江、吉林督军兼省长。孙烈臣公馆始建于民国初期,它的主院分两进院落,全是青砖瓦房,每栋房都有红柱翘檐式走廊,院内青砖铺地。大东区政府投资百余万元对此公馆进行维修,将破损的房瓦全部换新,但保持原有的颜色和风貌。
赵尔巽,曾任清朝东三省总督。坐落在万泉公园内的赵尔巽公馆青砖、绿窗、红门,两棵苍翠的松树把守大门,赵尔巽公馆建于清朝末年,占地1000平方米,经百年风雨。此次修缮该公馆耗资140万元。已经完成了房屋的修复,并先期开放。在此之前,这是一个被杂草包围的废弃四合院,现在已变成青砖黑瓦、韵味十足的四合院。
了解历史就会知道,有了沈阳城就有了大东。而历史上的小河沿曾是大东的宝。乾隆年间,万泉地区就是公园。民国时期,此地有杂耍、曲艺、茶楼等,是关东民俗风情园。如今在百姓心中已经淡漠。历史文化与城市建设发展之间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开放大宅门,让不动的建筑展示历史文化的变迁,唤醒人们的文化意识,也打造城市的文化品牌,可谓一举两得。(辽宁日报凌 鹤)
[编辑: 钱文胜]
3(来源:东北新闻网)
http://www.sina.com.cn
20世纪初,奉系军阀们相继建造官邸、公馆,为沈城留下了不少独有的近现代优秀建筑,号称“大宅门”。赵尔巽、杨宇霆、常荫槐、王明宇、孙烈臣、吴俊升,这些曾经赫赫有名的“大人物”的宅院,充满神秘气息,也蕴涵着近现代的历史文化。这些历经了80多年风雨的建筑,这些当年普通人难以涉足的地方,随着沈阳市大东区的修缮复原,将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市民及八方游客,展示城市的历史文脉。随着赵尔巽公馆、杨宇霆公馆、常荫槐公馆的基本修缮完毕,9日,记者了解到,位于小河沿路22号的吴俊升公馆也开始整修。大东区政
府将投入20多万元资金还其风貌。昔日大宅门 今日博物馆
多处“大宅门”经过整修,将成为博物馆或图书馆而向平民百姓开放。
省市文化界人士对这几处名人故居也是情有独钟。他们认为,修缮完毕的历史遗迹不是锁好看住,而是用来弘扬文化。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志强认为,四大公馆是大文化建设的一个侧面,应该加以保护和利用。
大东区是沈海铁路的起点。常荫槐当年是东北铁路督办,是修建铁路的负责人之一。东北地区目前关于铁路的博物馆很少,因此秉承文化建设和馆主结合的方式,该公馆被建议设计成东北交通博物馆。
杨宇霆生前是奉系核心人物之一,专家建议在其公馆建沈阳军事展览馆。据了解,该公馆的木雕廊柱精美绝伦,是沈阳少见的珍宝。孙烈臣和常荫槐公馆现为办公地点,专家建议尽量压缩办公规模,利用剩余空间作为大东区人文历史博物馆,兼顾办公和陈列展品,建成综合性展馆。(辽宁日报凌 鹤) [编辑: 钱文胜]1
( 辽宁日报 凌 鹤)
[编辑: 钱文胜]
2
05:53:47 东北新闻网
孙烈臣,曾任奉天、黑龙江、吉林督军兼省长。孙烈臣公馆始建于民国初期,它的主院分两进院落,全是青砖瓦房,每栋房都有红柱翘檐式走廊,院内青砖铺地。大东区政府投资百余万元对此公馆进行维修,将破损的房瓦全部换新,但保持原有的颜色和风貌。
赵尔巽,曾任清朝东三省总督。坐落在万泉公园内的赵尔巽公馆青砖、绿窗、红门,两棵苍翠的松树把守大门,赵尔巽公馆建于清朝末年,占地1000平方米,经百年风雨。此次修缮该公馆耗资140万元。已经完成了房屋的修复,并先期开放。在此之前,这是一个被杂草包围的废弃四合院,现在已变成青砖黑瓦、韵味十足的四合院。
了解历史就会知道,有了沈阳城就有了大东。而历史上的小河沿曾是大东的宝。乾隆年间,万泉地区就是公园。民国时期,此地有杂耍、曲艺、茶楼等,是关东民俗风情园。如今在百姓心中已经淡漠。历史文化与城市建设发展之间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开放大宅门,让不动的建筑展示历史文化的变迁,唤醒人们的文化意识,也打造城市的文化品牌,可谓一举两得。(辽宁日报凌 鹤)
[编辑: 钱文胜]
3(来源:东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