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南吧 关注:5,720,536贴子:96,040,132

【朝花夕拾】闲着无聊,从我的角度聊聊工藤新一和柯南的感情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附带有趣的额外插曲版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3-04-17 12:55回复
    其实从大环境来看,即使不良人,一人之下,乃至于因为题材我不感冒导致没看过的妖狐小红娘,过去十年里有很多优秀的国产动漫出现,和我一样的八零后都知道大空翼和樱木花道当时到底引领了怎样的风潮,因为比我们更老,吃了更多盐的他们还在,动漫依然还是被定义成小孩子的东西,虽然,柯南在大陆上映的几部剧场版,还有20号上映的灌篮高手,我真不觉得坐在电影院里的会是什么小孩子,哪怕是我认为真的低龄化的蓝胖子(不知道我这是不是给自己挖坑)。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3-04-17 12:55
    回复
      因为掌握话语权的主流依然认为动漫是个小孩子的东西,所以他们才会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可以拿贝克街的亡灵说事儿,但并不会在意所谓的新兰线还是柯哀线,而且我一贯的观点是,很多人从纯粹的推理角度都不得不认同柯南的水准至少是略低于金田一,但是柯南的人气比金田一应该会高很多,这可能说明了可能是从阿笠博士冷笑话式猜谜开始的轻喜剧模式增加了这部动漫的受众,但很难证明柯南是因为感情线,或者说恰恰说明了柯南不是因为什么专一的感情线才更受欢迎的,为什么呢,因为所谓专一的青梅竹马感情线,好像新田一要纯粹的多。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3-04-17 12:56
      回复
        之所以发这个帖子,倒是因为一个大龄单身狗突然心血来潮,从新兰柯哀之争去反思自己为什么单身,会想到一些可能偏激也可能有趣的问题,激发了自己的吐槽欲,那就敞开了聊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3-04-17 12:56
        回复
          我们大概都能有那么一个宽泛的共识,那就是,喜欢源于共鸣,小学的时候喜欢大空翼,因为自己那会儿确实德智体美劳全方位没有短板,一个小镇子里的孩子三十多年前上过省级电视台,虽然是唯二,但是四年级就是大队干部,在一个没有什么五道杠和政治正确的年代,至少不太差?当然,哪怕我只是个平凡的玩泥巴的孩子,都一样会想成为焦点被别人看到吧;灌篮高手是一样的,那柯南也是一样的,柯南自己说,喜欢福尔摩斯的人,一定坏不到哪儿去,那同样的,喜欢柯南新田一的,应该也笨不到哪儿去(那从这个角度,新兰柯哀之争该怎么说呢,其实我也觉得有趣)。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3-04-17 12:56
          回复
            但是展开讨论很难有所谓的公认态度的情感问题之前,我倒是觉得,还在争论什么官配,新兰还是柯哀的人,自己去想想,工藤新一和毛利兰都还是高中生,宫野志保好像设定上确实比工藤新一和毛利兰还要小,所以,你们在讨论所谓的官配,原配和小三儿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真的跟你高中、初中乃至小学的时候那个特别喜欢的女孩子或者男孩子在一起了么?如果没有,这是个多么严重的道德问题呢?不论是青春期,还是花季雨季,全世界公认的是,那个时期的感情尚且更多的是生命本源的萌动和DNA记忆等等高级生物化学的产物,就算抛开我们为什么看柯南,用道德视角来审判这样一个人生阶段的感情,是不是可能有点草率?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3-04-17 12:57
            收起回复
              大而化之的说,很多人都倾向于认为日本人从心理角度,有一种矫情乃至于变态的倾向,我倒不是攻击青山,虽然无论是TV版还是剧场版,他做的很多事儿,都让柯南的大龄受众不那么喜欢,不管是贴吧,微博,还是所谓的自媒体up主,你都能看出来这种倾向,尤其,新兰和柯哀之争,虽然无聊,但谁都知道真的擦边的确实是青山,为什么呢,如果一个女孩子觉得你摘了眼镜就是超人,为了不连累你愿意去死,镇魂歌里自己的命握在柯南手里,为了完成柯南的拜托连装小女孩儿都用出来了,你该怎么定义她对你的感情呢?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3-04-17 12:57
              回复
                有趣的是,满月篇为什么要强行加进来毛利兰救灰原哀的设定,是不是日本人会认为,兰都舍弃了自己的生命来救我了,我怎么能抢走她的工藤新一?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3-04-17 12:57
                回复
                  当然,抛开去讨论未成年纸片人之间谁是正妻谁是三儿不谈,其实,毛利兰还是灰原哀,可不可以成为问题呢?我不是说工藤新一或者柯南怎么选而是,作为大龄单身狗,如果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发现自己的选择里,青梅竹马,聪明有天分,善良充满了生活气息,确实都有一席之地乃至多席之地的时候,会不会,应不应该有点感触呢?当然,如果更多的感触是,都说钱是***,但长得真好看,那就是另外的问题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3-04-17 12:57
                  回复
                    当然,一方面我不会自大到代表所有男人,另一方面,我也绝不是什么道德楷模和成功人士,用普通人也不太确切,那就普通北漂吧,自古以来的文化讲究一个成家立业,易中天百家讲坛刚火的时候,似乎曾经有过一个比较出名的网文,里面评价诸葛亮有一句特别有趣的话,先立业后成家,当成家有利于立业的时候,那就先成家,不是百分百的原话,因为我甚至已经忘记了这个当时和袁腾飞、奋斗电视剧一样出名的网文叫什么了,就说明它对我来说是个无效化信息,毕竟,不管是念旧还是记忆力太好,有时候都让人觉得未必不是一种惩罚,尤其,当你偶尔还会看看网易云音乐的评论的时候。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3-04-17 12:57
                    回复
                      回到成家立业,成家立业说明了什么呢,一个是事业,一个是满满的生活气息,对于男人的一生来说,都是会产生巨大幸福感的东西,历史上比较有名的,苏轼的妻子会跟他说,我就知道你网友线下见面聊嗨了会想喝酒,再就是闲趣最为动人的浮生六记,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不管多伟大多么才气纵横心比天高的人,可能都会喜欢平凡,只要这个平凡,能够给你带来足够的幸福感。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3-04-17 12:58
                      回复
                        《爱情公寓》作为一个抄段子狂魔,讨论度最高的是什么,或者说艺术价值最高的是什么呢,是那个喝醉了的曾小贤,一个比胡一菲强壮甚至也比她聪明的圣诞老人曾小贤么,有点那个意思,当然,我想说的是,胡一菲的择偶观其实未必只是单纯的女性慕强,而是,人和人的沟通和接触需要足够的对等—当你拿不出让我愿意让步的东西时,你至少能够理解我的行为逻辑,哪怕是最粗浅的那一层,有趣的是,回头看看,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满足这个条件的,在考虑家庭的时候,她们的选择是否理智大于情感,就是另外的问题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3-04-17 12:58
                        回复
                          以我个人来看,愿意高于恋爱,被一个房子绑架几十年的那几位,要么足够聪明(甚至可以是天黑请闭眼刀人比我准—虽然实际上她确实非常聪明),要么能让我陶醉于跟她平淡的二人生活—能让我沉醉于和她柴米油盐酱醋茶因为你会有强烈的直觉,这就是正常的生活,要么是,她的老实善良让你觉得可以忍受她一定程度上的愚蠢—但这种大环境下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人呢?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3-04-17 12:58
                          回复
                            我倒是也并非有暴露我个人隐私的兴趣,换个角度,只从二次元来说,毛利兰和工藤新一复刻的更像是有希子和工藤优作的关系—虽然后来毛利小五郎那张选票到底投给谁了强行把有希子拉到了妃英理的高度,但实际上看漫画,有希子跟傻白甜的差距真未必多大,一个足够聪明和骄傲的人,怎么会让自己的儿子老公替自己推理然后自己扮演推理女王呢?当然,这个结论有点高度自我,重点也并不在这里,重点在于,工藤优作和有希子感情很好,漫长的岁月里,日本本土也认可了工藤优作和有希子的设定,因为什么呢,因为工藤优作喜欢和有希子在一起的生活,怎么说呢,哪怕他俩没那么有钱,只是在日本国内跑来跑去,可能工藤优作也是喜欢的,这叫情趣和生活气息,有趣的是,可能这东西要很老了才会懂,因为这是最近几年,我和我那些清北复交的高中同学偶尔讲一些超越公序良俗的段子的时候,才会触发的剧情,其实想想很有趣,直到今天,我也不愿意接受,我的人生其实充满了有序的无聊,05 06媒体开始谈感情保鲜,但那会儿我青春正好,真的没什么感觉,而立之后,当抛开你灵魂深处最桀骜不驯的那部分,你看待绝大多数事物都可以一笑而过心如止水之后,你就会发现,善于发现和享受生活,可以说是一种境界,但是对有希子这类人,可能是一种天赋。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3-04-17 12:58
                            回复
                              虽然这种天赋不一定是善良的,甚至可以是茶艺出众和看碟下菜,但人嘛,有时候或许真的不是不能允许欺骗—不超过底线就行,不管是道德的,还是物质的;但如果,这种善于发现和享受生活是善良和道德的,它就有一种恩赐的味道在里面了,前几天,贴吧挂起来一些评论,关于什么呢,大概是吃海底捞还是什么,男朋友去掉了自己最爱吃的菜给女主添了个她想要的东西,她感到非常幸福,如果这是真心的,这可以是家教,可以是境界,也可以是天赋,因为实际上,我们会发现因为时代的大环境,聪明,洞察力过强,经历的太多,会让我们对自己,对别人都有那么一点甚至超越了理性范畴的苛刻,这种时候,毛利兰和有希子的性格就有种弥足珍贵的感觉,人生可能灰暗无聊,但你足够可爱就好,这两年,非心灵鸡汤领域,心理学和哲学方面的爱好者和同学很喜欢跟我提一个概念,叫做和这个世界,也和自己和解,这个说法,其实是有价值也有趣的,人的成熟从某个层面来说,本来就是接受达不成最高自我期望的自己,这话翻译过来有点像:逃避虽然可耻但是有用?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3-04-17 12: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