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2月17日
漏签
0
天
星球大战吧
关注:
232,269
贴子:
3,316,694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视频
游戏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137
回复贴,共
5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星球大战吧
>0< 加载中...
分崩离析的衍生宇宙:评“丹宁宇宙”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TenelKaDjo
小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本文是对《新绝地武士团:星辰继灭》、《暗巢》三部曲、《原力传承》系列、《绝地的命运》系列、《严酷的考验》共23本小说的评论。
TenelKaDjo
小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首先,这篇文章还没有写完,不过已经完成了大半。估计着没几个人看,所以还不如我慢点写慢点发,至少能让它在首页多待几次。
另外,百度懂的都懂,随时可能抽楼。我会随时补发,但肯定很破坏阅读体验。等全文写完之后会发中文网、b站和知乎(如果后两者能顺畅发出的话),不想忍受的可以过几天去那边看。
TenelKaDjo
小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丹宁宇宙”通常指2005年《新绝地武士团》小说系列结束后由特洛伊·丹宁主导的后电影时代小说主线,它以2005年丹宁独自创作的《暗巢》三部曲开篇,以《原力传承》和《绝地的命运》系列为主线,以2013年丹宁的《严酷的考验》告终。《严酷的考验》为正传电影主角的故事画上了匆忙的句号,衍生宇宙由此进入雪藏期。从故事时间和创作时间来看,《横流》《激流》和《X翼:无痛致死》也可以算作丹宁宇宙的一部分,但是这些小说并没有受到丹宁的明显影响,此处不作详述。
TenelKaDjo
小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丹宁宇宙的读者风评从来都不算好。大多数读者都认为它情节推进过于生硬、作者扯皮冲突严重、风格不必要地黑暗、故事发展没有方向,而且毫不尊重之前的《新绝地武士团》系列。即使是接受丹宁宇宙的读者也认为它毛病多多、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反感者则恨不得将其彻底抹除、将丹宁本人拖出来殴打一顿,并且把星战重启视为对衍生宇宙的“无痛致死”。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丹宁宇宙并非没有可取之处、不至于开除出正史,但是我也确实更希望2005年后的小说主线能够有比实际成品更好的故事走向。
TenelKaDjo
小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暗巢》是丹宁宇宙的开篇,但是追根溯源,丹宁宇宙的真正起点其实是2001年的《新绝地武士团:星辰继灭》。丹宁的“黑暗化”写作风格在这本小说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即使在本就以黑暗残酷著称的《新绝地武士团》中也十分显眼。小说讲述了索洛三姐弟带领的绝地小队为消灭遇战疯人的沃克辛兽而执行的摩克尔任务,以及银河首都科洛桑在遇战疯人强攻下的陷落。《星辰继灭》开篇就描写了一名未成年绝地被强酸击中面部后的惨死,为整本小说定下了骇人的基调。从此开始,小说一次又一次地挑战着星战系列的风格极限:未成年绝地被用毒针拷问、被爆脸、被刺穿,他们的尸体被友军用作诡雷,新共和国军队无奈向难民人盾开火,屹立数千年的科洛桑立体都市和居住其中的亿万平民一同被遇战疯人的生物轰炸吞噬⋯⋯丹宁在故事中发起便当来也毫不手软。如果说故事中新共和国元首博尔斯克·费利亚的牺牲为这个令人反感的角色带来了形象有所升华的结局,阿纳金·索洛之死就是纯粹的恶意了:阿纳金早已被定调为新一代主角、前途光辉无比,却在尚未成年时就死在了丹宁笔下。在《星辰继灭》中,阿纳金被遇战疯人围攻,在混乱的近身战斗中被重创杀死。他以生命为代价摧毁了沃克辛兽的基因样本,这一贡献固然不可低估,却也没有起到与其地位相衬的关键作用。阿纳金之死的确有乔治·卢卡斯意愿的影响,但这并不代表丹宁不能给予阿纳金一个更动人的结局。《星辰继灭》血腥有余、情感不足,这样的故事风格可以说就是未来丹宁宇宙的预演。
TenelKaDjo
小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相比丹宁宇宙,《星辰继灭》并未得到一边倒的差评。归根结底,《星辰继灭》只是《新绝地武士团》的一个篇章,它在故事中的定位类似于《帝国反击战》的第一幕:主角团遭受惨重的损失、被彻底打散,各自面对全新的独特挑战。在这样的定位下,残酷的故事风格并非不可接受,这种“跳出舒适区”的写作方式甚至颇具新意。另外,《星辰继灭》催生出了《叛徒》这一星战最具深度和思辨性的经典作品,同期的《敌阵》和《黑暗之旅》也是出色的佳作,这些故事反过来令《星辰继灭》观感大大提升。《新绝地武士团》的故事或许黑暗恐怖,但它的基调仍然昂扬乐观、主题依然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的结局很大程度上冲淡了《星辰继灭》“为残酷而残酷”的氛围。但是,当丹宁宇宙正式成形时,再也没有其他故事来平衡丹宁无节制的残酷风格了,其风评也因此出现了严重的下滑。
TenelKaDjo
小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一会再接着发
观察一下抽楼状态先
TenelKaDjo
小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暗巢》三部曲是丹宁宇宙的第一部作品。《暗巢》故事发生在遇战疯人战争结束后6年,其故事线索直接承接《星辰继灭》:摩克尔任务中失联的绝地雷纳·苏尔和两名黑暗绝地误入了虫族克利克人的巢穴、被其蜂巢思维吸收,在他们意志的影响下,克利克人开始扩张领地,并与邻近的奇斯人产生了冲突。当绝地前去调查时,他们也被卷入了蜂巢思维,这使得奇斯人对绝地的立场也产生了怀疑。杰森·索洛以突破底线的激进方式维持着脆弱的和平,而绝地最终也成功杀死了幕后的黑暗绝地,平息了冲突。
《暗巢》完全由丹宁一人创作,也是丹宁风格走向极致的作品。暴力元素不必多言(萨芭在光剑战中手指反折、头部伤口大到脑浆快要掉出来;杰森被石柱贯穿躯干),丹宁还表现出了非常怪异的审美品位。虫族克利克人作为纯粹的异族反派似乎勉强可以接受,但是丹宁并未止步于此:在克利克人信息素的影响下,不少著名的年轻绝地——最显眼的是杰娜·索洛——全身心地投入了虫群。“全身心”并不是夸张,杰娜真的与虫群进行过极其密切且极具“非人感”的肉体接触,可谓诡异至极。系列最主要的反派洛米·普洛则是一个被植入虫脸和虫肢的人类,简直如同从B级恐怖片中走出来的怪物。除此之外,丹宁似乎还很喜欢设计“非人思维”的角色,克利克人的首领、被同化的前绝地雷纳·苏尔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为蜂巢思维传声筒的雷纳完全不懂得正常人的思维方式,他全篇都在拘泥于简单的语言表达问题,反复纠结基本的语义概念,令人厌烦不已。与通常描写异族的方式不同,丹宁并没有通过这样的“非人”描写来展示异族的文化和社会形态,“非人”本身就是克利克人的核心特征,没有引出更多的东西。同样的问题在其他作品中也出现在了更多角色身上,此处暂不展开。
TenelKaDjo
小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阿莱玛·拉是《暗巢》中丹宁另一大怪癖的集中体现。阿莱玛也是参与暗巢危机的年轻绝地之一,她受信息素的影响极为严重,以至于堕落成了彻底的黑暗绝地,并且一度成为了莱娅的宿敌。阿莱玛在遇战疯人战争中失去了姐妹,又在信息素影响下几近疯狂,在虫群中找到了扭曲的归属感。她本应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角色,但是丹宁并不关注这一点,而是花费了大量笔墨描写她的极致身材和暴露着装(“半透明”的字眼尤其常见)。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阿莱玛与莱娅进行过多次对抗,而她每次都会被莱娅的光剑削掉一点东西,变得伤痕累累、残缺不全——只有着装风格保持不变。这个角色的悲剧性被丹宁的恶趣味彻底掩盖了,不禁让人感叹丹宁脑子里究竟装了些什么怪东西。
TenelKaDjo
小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即使无视丹宁怪异的品味、尽力忽视令人尴尬的细节,只看大致的剧情梗概,《暗巢》也存在巨大的问题。作为星战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遇战疯人战争本该为银河系带来难以抹消的长久冲击,但是《暗巢》轻描淡写地无视了《新绝地武士团》的大部分情节。科洛桑本应被异族生物圈覆盖、可能需要数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能被修复,银河首都被迁往德隆,但是仅仅六年后的《暗巢》中科洛桑的不少地区已经恢复到了前传电影中的状态,其行政职能也已经恢复,德隆甚至根本没有被提及;被植入遇战疯人人格的塔希丽·维拉本应成为引导遇战疯人融入银河社会的桥梁,但她在《暗巢》开篇就离开了佐纳马塞科特,从此再也没有回到遇战疯人之间,她的人格问题也几乎没有再被提起过;特内尔·卡继位海皮斯王母,本应为肮脏的海皮斯王族带来新气象的她却成为了在勾心斗角中游刃有余的高手;《叛徒》提出了颇具深度的“黑暗面不在于原力本身而在于使用者内心,只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就无惧黑暗”的原力理念,但是丹宁将其浅薄地曲解为“绝地可以接触黑暗面”,使卢克等绝地变成了闪电不离手的狂战士、卢克在武士团内外也表现得非常霸道,而本应成为星战最光明主角的杰森迈出了堕入黑暗的第一步⋯⋯整个《新绝地武士团》似乎只有丹宁自己的《星辰继灭》得到了保留。
TenelKaDjo
小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丹宁的另一个大问题就是文笔极差。事实上,文笔一向都是星战主流作家的短板,比如蒂莫西·扎恩就经常因千篇一律的“嘴角下撇”“背后一阵冷汗”而受到调侃,但是丹宁的文笔不只是缺乏美感和创意,他甚至无法完成交代故事的基本任务。不少读者在阅读半本《星辰继灭》之后才意识到绝地突击队降落在了世界舰上而非摩克尔地表,《暗巢》中各种复杂的虫巢结构描写更是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或许是丹宁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他将《暗巢》前两部的决战场景都设置在了简单的低重力洞穴中——但这又使得战斗场景十分重复,显得枯燥乏味,战斗制造的大量血浆更是让人审美疲劳。
天行者-萨诺斯
小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好,楼主简直是超人!
TenelKaDjo
小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在《暗巢》为读者带来了致死级别的丹宁含量之后,《原力传承》总算出现了其他作者的参与,这或许终于能让血浆海中的读者稍微喘口气了。令我有些意外的是,《原力传承》在国外的评价十分糟糕,远远低于后面的《绝地的命运》。我个人认为《原力传承》讲述了一个还算精彩的故事,在丹宁宇宙中算是合格产品,但是我也不否认这个系列的确存在不少缺陷。对这个系列的整体评价可能取决于读者更看重故事的哪些方面。
TenelKaDjo
小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原力传承》讲述了第二次银河内战和杰森·索洛的堕落,这个系列由阿龙·阿尔斯顿、凯伦·特拉维斯和特洛伊·丹宁三名作者轮流创作三次,共九本小说,三人大相径庭的创作风格在《原力传承》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阿尔斯顿是广受好评的《X翼:恶灵中队》系列作者,他被普遍视为衍生宇宙作者中最优秀的成员之一,以幽默和富有创意的文笔著称。阿尔斯顿笔下的人物都笑话不断,创造了不少经典名梗;角色之间的互动显得有血有肉,亲情、爱情和战友情得到了丰富的呈现,人物不再是随着剧情前进的工具;各种极富创意和想象力的战术行动和背景设定也令人拍案叫绝。阿尔斯顿的《原力传承》让我们看到了天行者家族聚餐、汉和莱娅与孙女相认等难得的温馨场面,也贡献了用手指比枪进行“持械要挟”、卢克和玛拉伪装成自己的特型演员等搞笑场景,在换着花样打打杀杀的星战作品中实属罕见。阿尔斯顿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也十分优秀,他一如既往地将战斗机飞行员这一看似千篇一律的角色群体变成了全星战最讨人喜爱的一群人物。而当阿尔斯顿“杀死”阿莱玛·拉时,他为这一角色赋予的悲剧情感价值远远超过了原作者丹宁在两个系列中类似尝试的总和。但是,阿尔斯顿有时会存在钻牛角尖的缺点,过度沉浸于一些并不重要的故事线索,将情节引向过于细致的角落。在这种时候,创意和幽默反而不再是故事的优点,而是会产生一种荒诞感,让人分不清文中的叙述究竟是客观的描写还是隐含着怪异的讽刺。《背叛》中关于阿纳金·索洛机器人和西斯预言穗子的情节就是这一缺点的典例,读完这些情节会令读者感到费解,不知道阿尔斯顿想要表达的究竟是怎样的情感。但是瑕不掩瑜,阿尔斯顿无疑是《原力传承》三名作者中受到最广泛好评的成员。
TenelKaDjo
小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特拉维斯此前的星战代表作品是《共和国突击队》系列,她长于风格冷峻的现代政治戏,同时对曼达洛文化的构建作出了关键的贡献,可以称为“曼达洛之母”。这两大特点也集中体现在了《原力传承》中。长久以来,星战衍生宇宙都建立在扎恩定调的老式军事科幻风格基础之上,从《帝国传承》到《新绝地武士团》皆是如此。传统军事科幻小说的同样元素也在不同的故事中反复出现:高尚可靠的军人、软弱无能的政客、城府极深的反派、危险狡诈的间谍、重情重义的帮派都是这些故事的常见角色,情节的发展也高度依赖于奇招计谋、寻找关键道具、背叛与卧底、被误解的真相等套路,这样的结构固然精彩,但是过度复用也会使人产生厌倦。特拉维斯成功地跳出了这样的套路,为星战政治戏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真实感。在她笔下,卡尔·奥马斯、查·尼亚撒尔等政客角色不再是简单的“开明的支持者”与“无能的反对者”,他们的动机都是合理而可信的,会为解决银河同盟的问题而努力,思拉肯·萨尔-索洛、杜尔·盖真等反派的个人野心也符合政客的身份,而非简单的“征服银河获取利益”。即使是杰森·索洛堕落的动机也并非来自常见的西斯哲学或黑暗面侵蚀,而是更加“凡俗”的极端化政治理想。同时,政治戏也不再仅仅是会议桌上的争执,金融市场、民族主义、公众舆论、恐怖主义与反恐战争等星战少见的概念也出现在了作品中,将之前粗浅的政治戏水平进行了大幅提升。在战争戏中,特拉维斯并不依赖于脑洞大开的奇招和惊人的大反转,她笔下的战争冷峻而平实,实力对比决定任务的成败,少有突然的局势逆转。《真相》中达拉舰队的增援在其他作家的笔下可能是彻底翻盘的关键,但特拉维斯只是克制地让这支援军在战场上扮演了相对重要的角色而已。这样的风格或许戏剧性较弱,但是具有一种难得的真实感。特拉维斯还专门开出一条支线,以波巴·费特为视角继续她的老本行:曼达洛文化建构。这条线索承接自她的《共和国突击队》系列,对曼达洛人的语言、家庭文化、生存环境、生活方式、经济产业、在特定时代中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详细的设定。很少有读者能够抵挡这些重视荣誉、珍视亲情的剽悍战士的魅力。但另一方面,特拉维斯对曼达洛文化的过度执迷也导致了一些问题。推崇曼达洛的另一面就是对绝地的贬低,相比《共和国突击队》对绝地价值观的直白指责,特拉维斯在《原力传承》中要收敛一些,更多地体现绝地及其盟友的“无能”上。汉会突然为十年未见的波巴·费特可能抓捕自己而紧张,尽管汉在波巴面前几乎未有败绩;玛拉把皇帝之手的训练视为反制杰森最重要的技能;杰娜为了对抗杰森,竟认为曼达洛人是西斯最强的敌人,亲自到曼达洛接受训练;几个普通的曼达洛士兵可以轻松识破杰森用来杀死玛拉的陷阱并打伤杰森⋯⋯在特拉维斯的故事中,绝地完全成为了曼达洛人的陪衬,而故事线索也受到了相同程度的牺牲。即使不看另两名作者的作品,单在特拉维斯的作品内,波巴统领曼达洛、寻找家人、治疗绝症的故事也和主线没有太大的关联,仿佛是从另一部作品中强行植入的一样。曼达洛故事与主线有两个大的交汇点,一次是波巴与汉联手刺杀思拉肯,另一次则是杰娜接受曼达洛训练。但是前者传达的“和解”主题早已在《赏金猎人故事集》和《新绝地武士团》中讲述过,后者通过杰娜视角展现的曼达洛文化也与前几本波巴视角的故事十分重复。曼达洛文化或许人人都喜爱,但是描写曼达洛的篇章并非如此。特拉维斯的另一大争议点是习惯于“滥杀”,在《原力传承》中“杀死”了玛拉·杰德和吉拉德·佩雷恩两个高人气角色。如果说佩雷恩之死尚且是符合人物形象的光荣牺牲,玛拉之死就是纯粹的毁角色了:玛拉的角色基调就是摆脱了皇帝之手的黑暗过往、获得了新的光明事业,但她的最后一战却抛弃了绝地身份、以皇帝之手的身份战死,让她多年的成长塑造彻底归零,无怪玛拉的创作者扎恩对特拉维斯颇有微词。而玛拉查明真相却知情不报的送死行为也毫无逻辑,更显得玛拉之死不过是增加故事冲击的廉价噱头而已。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