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吧 关注:330,072贴子:4,096,011
  • 11回复贴,共1

小李闯三一,关键剧情还得是 无根生 和 左若童 之间的对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左若童恪守道德,事求尽善尽美,从出场到649话都一以贯之
就漫画中的表现来看
通常门派都对他非常尊崇,各个门派无不尊崇,可称得上是正道魁首(无论事实与否,总之在这帖子就当成这样了)
就连全性的人都知道左若童好说话
鬼手王耀祖被抓了三次都还敢上三一门门前抢徒弟,自信对左若彤“君子可欺之以方”
毫无疑问,左若彤可称得上是“圣人”
这种圣人更是自发性的,没有外在的强迫,纯纯自己自愿这样做
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左若彤是有道之人,明白自己该过怎样的人生, 为之追求并且已经出了成果
无根生,在649话中对着高艮的提问,回答说:“为什么,还真没仔细想过啊。嗯……哈哈,你这么问我我也确实想不出做的理由,不过不做的理由也想不出。”
我认为这恰好应对了无根生之所以给自己取这样外号的原因:
无根生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该走怎样的人生道路。
若说:道法自然,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道,无根生的道就是帮助他人找到他们自己的道。
但这个理由解释不了后续无根生找人结义的动机
而且就算接受了这个解释,并对结义解释成“人生信念的转变”
那就会因为缺乏相关的人生信念转变的相关重大剧情,而导致不同时间下的无根生性格过于撕裂
因此,我认为没有自己的道的无根生是个合理的解释
那么649这个剧情节点中的无根生,就是自己对自己何来何往仍有迷茫的无道或求道者
无根生这个目前还没有道的人,还有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特点
他是他人生命的观察者、解析者、推动者——
理由一,无根生有着精准的判断、狠辣的眼光,这是只有对众人生活与世界观察得很细致,并作出了自己的思考的人才能做到的。
理由二,无根生当全性掌门,热衷于帮助全性门人找到自己的人生愿望并将之实现,但结义前缺乏了从道理上阐述自己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
理由三,无根生无根生,张怀义都说过“无根”这个称呼的问题,如上面所说,无根生并不明确自身该扎根何处。正如面对梁挺想要强了金凤时的无所谓,面对正派时头头是道……等等都说明了,无根生并不拘于俗世规则,更没看出无根生自己有什么愿意付出人生也要遵守或追求的规则或道路。
理由四,无根生的神明灵,是个很有特色的能力,梳理他人的炁并还原,从而能够破除他人的术。但看起来自己并没有什么超能力,以至于无根生主打一个体术。这恰恰对应了无根生的特点:能够观察、解析他人,然而他人能做到的事情自己却做不到(他人有术自己而无术/他人有道而自己却无道)
我有一个猜想,能够解释无根生这种特点还当全性掌门的原因——
无根生自己也在寻求自己的人生道路
只不过无根生是自己观察他人的道,从而尝试找出自己的道
因此他当了全性掌门——全性掌门是能让无根生寻道理想,又符合不受俗世规则约束的身份的——这一点上无根生倒是自我认识很清醒。
这样看下来,接下来的剧情中,表面上看的是李慕玄重返三一门的故事
但应该仍会有不少剧情表现无根生与左若童的对立剧情
一个是大盈仙人,正道魁首,有道的左若童
另一个是全性掌门,妖人领袖,寻道的无根生
这种碰撞下,到底会怎样发展呢?
李慕玄则在这其中充当了一个很微妙的中介
对于左若童而言,恶童小李是自己教导无方的结果,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为自己守道,做的都很好,都很符合道德,却出了这样的坏结果
所以自己也陷入了自我怀疑,道心动摇,时隔多年听到李慕玄干的事还让门人出去劝说
这不难发现,左若童是一种教导的姿态对待李慕玄,对李慕玄而言是一种外力
对于无根生而言,李慕玄是已经长大了的人,该自己找道路了,生死与己无关
自己是应邀帮忙,才参和了李慕玄这档子事
就后面李慕玄逃到岛上的结果,以及三一门灭门的发展情况来看
这次进三一门,应该也没能让李慕玄达到类似于梁挺、曹兄、吴曼的结果
但总归地,无根生是以一种引导的方式对待李慕玄,是李慕玄的内在为主导
两人相同之处就是都因为李慕玄吃瘪
两人不同之处在于左若童尝试以外力规劝李慕玄,而无根生则是以内在引导的方式来诱导李慕玄
那么,接下来的发展,会不会是这两人以相似的方式彼此对待呢?
这里我就瞎奶几口
比如:
左若童以身作则,希望规劝无根生别再助纣为虐了,甚至成为无根生屠杀三一门人的导火索
无根生剖析左若童之道,(正如大概率会发生的,察觉了逆生三重的缺陷)指出了左若童自身人生道路的缺陷——左若童并非死于逆生三重的解除,而是死于自身信念的崩塌。


IP属地:广东1楼2023-11-29 19:33回复
    信念崩塌就太扯了。如果这么些左若童这个角色就算写崩了。
    逆生就算到了2重也是一个顶尖的功法。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功法可以百分百羽化成仙,保证你天下无敌。逆生就算做不到三重,也不能证明这功法不行,顶多是理论需要调整而已。
    三体中所谓的物理学不存在了,而物理学家纷纷自杀的情况其实是很扯淡的。实际的情况应该是,物理学家们发现了以后兴奋不已,开始着重新理论的整理。
    一代有追求的宗师,如果看到了这条理论不通,那么接下来的日子里,改良做出更好的理论模型,估计就是此生的追求了。
    所以在这条路上,金庸写黄药师要创造功法和九阴真经一较高下才是正常的现象,这比刘慈欣笔下看到新理论就自杀的物理学家更符合人性。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11-30 10:28
    收起回复
      2025-08-07 09:26: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其实现在跳脱出来看,左若童的结局完全在一念之间,不影响作品的完整性。
      第一种,最俗套的结局就是死于以前的伤加信念崩塌。个人觉得,虽然无根生的神明灵天克逆生,但无根生的修为应该还和左若童有差距,本身左若童的性命在无根生之上,真动手无根生是打不过左的,但左若童的旧伤复发加道心破碎仙逝。
      题外话,和大家相反,我不认为老年陆瑾现在的修为会超过左若童,原因无他,就是左若童呈现出来的心性远超陆瑾,道家性命修为上这种人的功力会更深。
      第二种对左若童最好的结局,左若童解开了心结,然后和无根生论道,想当着无根生的面冲三重,让无根生看一下三重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无根生的帮助下冲关成功,左若童羽化成仙,但三重意味着肉体死亡,只有精神充盈天地,符合大盈仙人的外号。在外人看左若童就是死亡了,别人也不会听无根生的解释,导致了误会。
      第三种是b站的up主提出来的,左若童和无根生论道,左若童发现无根生有能力突破禁止羽化成仙,然后用类似天师度的技能传承打在了无根生的身上,传承这个以后左若童就和历代天师一样死亡了。对无根生来说,意味着自己没办法成仙了。导致无根生去各地寻找其他办法长生,发现找寻不到,渐渐的失望性格大变。最后的结义也是为了突破禁止,追求长生。
      不论哪种结局都影响不了结局,毕竟不是主线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11-30 11:3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