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是指流传于市井阴暗角落里那种留言吗?我认为不是。
谣言曾登大雅之堂,记入经典,几千年来的学者莫不顶礼膜拜。
这要从《诗经》说起。大约在周穆王那个时代,周王朝达到了顶峰时期,于是周穆王驾八骏出游天下,据说曾与西王母在昆仑山的瑶池里对酒和歌。当然这是神话,我们不知道真和假,也许就是周穆王开着八骏豪车,到昆仑山上与一位美女玩车震,玩野合了。
但是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周王朝为了维护他的长治久安,已经开始重视引导、掌控民间的舆论了。在西周的中期周穆王时代,周王朝曾经排出了很多行者,到它的800诸侯国去进行民间采风,持着那个木铎,采集民间的声音。风字的字形,上面是一片树叶,下面压一个虫子,其本意是:惊蛰节前后,虫子因受惊雷而鸣,所谓不平则鸣吗!这就是民间的呼声,草根的声音。
《诗经》风、雅、颂3个章节。
风这个章节,全是行者从诸侯国采集来的民歌、民谣。
雅的本意是标准规范,所以经常听人说:“清雅正”,就是这个意思。而雅这个章节,是周王提出来的指导道德行为的一个规范,就类似于现在的“N荣和N耻”,类似于“关于某某某的若干规定”,等等着一类的文本,
颂,关乎祭祀,涉及宗庙、山川、河岳、天地等的伟力这些宏达的东西,可以视为是周王朝一个核心价值的弘扬。
综上:《诗经》是周王朝的一次统一意识形态的一个行政行为,是统一核心价值的一个行政行为,充分地说明了从西周开始,朝廷就开始重视民间舆论与控制。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股能够影响他们统治力量。可以这么说,《诗经》里面160篇,各诸侯国的国风,它就是谣言的老祖宗。
这个帖子,就算我的新年“感慨”吧,草民小人物的我不敢说是“献词”。(完)2024年1月1日
谣言曾登大雅之堂,记入经典,几千年来的学者莫不顶礼膜拜。
这要从《诗经》说起。大约在周穆王那个时代,周王朝达到了顶峰时期,于是周穆王驾八骏出游天下,据说曾与西王母在昆仑山的瑶池里对酒和歌。当然这是神话,我们不知道真和假,也许就是周穆王开着八骏豪车,到昆仑山上与一位美女玩车震,玩野合了。
但是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周王朝为了维护他的长治久安,已经开始重视引导、掌控民间的舆论了。在西周的中期周穆王时代,周王朝曾经排出了很多行者,到它的800诸侯国去进行民间采风,持着那个木铎,采集民间的声音。风字的字形,上面是一片树叶,下面压一个虫子,其本意是:惊蛰节前后,虫子因受惊雷而鸣,所谓不平则鸣吗!这就是民间的呼声,草根的声音。
《诗经》风、雅、颂3个章节。
风这个章节,全是行者从诸侯国采集来的民歌、民谣。
雅的本意是标准规范,所以经常听人说:“清雅正”,就是这个意思。而雅这个章节,是周王提出来的指导道德行为的一个规范,就类似于现在的“N荣和N耻”,类似于“关于某某某的若干规定”,等等着一类的文本,
颂,关乎祭祀,涉及宗庙、山川、河岳、天地等的伟力这些宏达的东西,可以视为是周王朝一个核心价值的弘扬。
综上:《诗经》是周王朝的一次统一意识形态的一个行政行为,是统一核心价值的一个行政行为,充分地说明了从西周开始,朝廷就开始重视民间舆论与控制。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股能够影响他们统治力量。可以这么说,《诗经》里面160篇,各诸侯国的国风,它就是谣言的老祖宗。
这个帖子,就算我的新年“感慨”吧,草民小人物的我不敢说是“献词”。(完)2024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