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吧 关注:2,030,513贴子:3,732,914
  • 6回复贴,共1

注会两年内如何通过专业阶段考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经验贴1:过程控制。
1、任何的经验技巧都建立在足够的投入之上,量化投入的方法很土:日程本+EXCEL。现在有很多APP可以实现相同的功能,但纸质记录比单纯的数字更有仪式感,也更能坚持。
2、三个过程控制,前期保证学习时间的投入,中期保证做题时间的投入,冲刺期保证每科的投入。
3、在今年备考四科的一开始设定了1180小时的基准投入线,每月监控日期占比与投入占比。而在中期会监控做题时间的投入,对于税法和财管做题时间非常重要。而在最后阶段各科时间的分配也很重要,没有监控很容易在自己薄弱的科目投入不足(畏难)。对我而言四科60+比单一科目的稳更重要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1-04 19:01回复
    经验贴2-财管
    1、务必尽早准备。六科中尽早报考,年度中尽早准备。能啃下难啃的骨头才说明适合这碗饭。早点准备也有更多的备考机会。举例如果第一年就有通过的科目,那么第一年报考的科目有5次机会,第5年的就只有一次机会。要前期努力而不是后期承压,CPA本身的难度如果再加上轮回的压力,实在难以想像。
    2、务必极端重视基础。印象最深的就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CPA出题很灵活,但是再灵活也不会跳出基本的原理。今年的公积金就是考察最基础的货币时间价值。建议基础班,听两遍。(可以是不同的老师,我是郑晓博老师+weibo老师,一个全面,一个应试,可以相互补充)新教材下发之前就完成一遍,并对难以理解的予以强化,待新教材下发后再完成一遍。
    3、务必重视做题,错题,上机练习。听懂、会做、规定时间做对,是三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我在财管备考中做题时间占比为41%,经常纠错,经典题目反复练,不断提升熟练度。对于上机练习,我是最开始以及最后是上机练习,纸质练习有一个好处是可以将多次的错题一起放在桌上对比。
    4、问题导向。定期审视自己的薄弱环节,以解决问题为核心。比如听网课,没人要求要一节一节挨着听,简单的已经很熟悉的完全可以看讲义;错题本也不一定要纸质的或者自己去码字,我是iPad做题,然后截图拼凑,感觉省时也省力;做大题也可以先看两遍答案再自己独立做题;总之,学习的本质在于重复,考试的本质在于做题。只要有利于记住,有利于做题都是好办法,切勿自我感动。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1-04 19:02
    回复
      2025-08-17 13:03: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经验贴3-审计
      一、 先保命,首先我分并不高,68.25分,其次我并不卖什么课。分享的目的:一是备考之初大量的经验贴帮助了我;二是觉得两年在职,均分70通过专业阶段(今年考四课,考前严重失眠到4点)可能会有那么一点点借鉴,可能能有那么一点点帮助;三是总结一下自己的专业阶段,留点记忆。 最后我并非零基础,双非会计本,CPA从来不是爽文,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二、 不论最终选择哪个老师,我都建议先听一下金鑫松老师的审计地图和审计棋盘。知全貌、识大局,畏难和恐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陌生,先从宏观角度了解审计是做什么的,有哪些步骤,学习时也更有针对性。
      三、 审言审语很多源自英语的直接翻译,会有那么一点点蹩脚。但审计的学科特点又决定了作答要尽可能使用审言审语。那能怎么办?背啊,记啊,在理解的基础上大量的记忆。当然也不是说非要听完一节就背,建议定期,比如一个月或者一章一个模块完结再背,平时还是要以理解为主。
      四、 重视纠错,重视解析。审计的套路性极强,有很多经典的错误表述,排除法非常好用。把平时踩过的坑一个个解决可以显著提高正确率。同时答案的解析也可以好好利用,多看几遍大有裨益。审计,理解真的非常重要,理解到位,题感自然有。
      五、 推荐凌紫绮老师的习题班,提升识坑能力,总结也非常多。现在DA打击盗版,网课应该没有,讲义应该有。大题一定要练,当然没说一定要自己先写一遍(自己先写一遍,对坑印象肯定更深),可以先看解析,过段时间再自己做,本质要提高自己的识坑能力。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01-04 19:02
      回复
        工科本硕生分两年
        第一年会计税法经济法
        第二年审计财管战略可以吗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1-04 20:05
        收起回复
          尽早做准备吧。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1-09 00: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