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_knight_12吧 关注:45,818贴子:2,722,421

回复:一些科技脑洞和武将补充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北周篇
科技
关陇贵族:仲介所需的行动力和技巧点减半。
这个群体内部联姻的意愿十分高,历史上最著名的老丈人独孤信就是例子。不过科技虽然挺符合历史,但强度方面就不大行了,节省的行动力和技巧点十分有限。
武将
宇文护,北周权臣。北周实际的立国者,受宇文泰看重而托以国事,任内稳定内外,基本延续了北周的强盛。但晚年因征齐失败威望大减而被宇文邕伏杀。虽因一生杀三帝而常为后世诟病,但北周共计24年,其执政就长达15年,是北周无论如何都无法绕过去的人物。特技:长驱,取他轻骑袭江陵的事迹。感觉统武智政都有70+的水平的,但是魅力不会合格。
陆腾,北周名将,为北周全据蜀地立下大功,数次讨平叛乱,受到宇文氏信重。特技:踏破、连战、怒发都可以,都有对应的事迹。北周乘梁陈换代的时机攻下了巴蜀,但要说真正的平定,陆腾出力甚大。统应有75+的水平。
北周的名臣很多,不过我不太能给他们排出个次序来,感觉宇文贵、豆卢宁、李贤、史宁。还有6.0被删除的王罴都有特点和水平。本来想选王罴的,他的德操在这一众人中很突出,但战功稍弱。而且宇文泰时期的人太多了,就选了后期也有表现的陆腾。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24-01-18 12:20
收起回复
    南北朝也终于更完了比五胡要舒服不少,各个朝代可以称的上人才济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创新不断。接下来隋唐五代也没太大难度,但南方十国是不小的挑战,可能会放在最后更。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2楼2024-01-18 16:49
    收起回复
      隋朝篇
      科技
      大索貌阅:城市的基础治安值额外加5。
      该措施的目的在于严密清查户口,将治下之民的姓名、年龄、相貌逐一登记,以便于整顿户籍。这一措施的实行也便于官府巡查,客观上也维护了地方上的治安,故科技效果与之有关。在发布不久的新版本中,城池治安的好坏与太守政治能力的高低挂钩,基础治安一般只有75。一个城市想要把治安维持在90以上的阈值,太守的政治属性一般不能低于80,否则就会有几率出现贼兵,让玩家十分头疼。而此科技的效果把城市的基础治安提高到了80,缓解了一部分武将的政治压力,算是个省心又强力的加强吧。
      千金要方:加快受伤武将的恢复。
      科技名出自隋唐时期药王孙思邈的著作,效果很好理解,作用朴实无华,简单实用,也会有不错的作用。
      武将
      裴矩,隋唐名臣。隋时人称选曹七贵,在削弱突厥、经略西域、制订礼仪上均有贡献,入唐后亦为名臣,以出色的才干闻名古今。特技:反计、亲羌、度支都可以。他曾巧用反间之计,也笼络过西域诸国,担任过民部尚书,可以多种定位,智政均能达到80左右。
      刘方,北齐名将刘丰之子。在平定尉迟迥、北击突厥中都立有功劳,但最出名的战绩还是平定交趾叛乱,破林邑国。期间治军严整,并多次出其不意获得大胜,但在班师途中却不幸染病而亡。隋唐少有可以在帝国南疆建功的将领,感觉统帅可以达到75,特技上治军、操舵、突袭都可以。
      6.0删除了广神,大快人心。但是感觉薛世雄和来护儿有点可惜,关键隋不缺高武,他俩定位确实有点重复了,其他人就不提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3楼2024-01-19 09:26
      收起回复
        年底太忙,暂更一段时间,不是TJ不是TJ不是TJ,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24-01-22 12:23
        回复
          唐朝篇
          科技
          凌烟阁:部队政治(不是武将政治)额外增加10点。
          北周至唐初的关陇集团有最大的两个特点,一是多有姻亲、胡汉交融,二是出将入相、不分文武。特点一已经在北周篇有相关的脑洞了,特点二的脑洞在此文。唐初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多是上马领兵,下马治民的典范,不光军事一流,在政治上也多有建树,完全做到了出将入相。这种文武全能使他们和高祖、太宗共同开创了大唐盛世。而在游戏里,部队额外增加政治能有效回复气力,算是非常实用的科技。
          陌刀队:枪戟部队对骑兵的伤害增加5%。
          唐陌刀从汉代斩马刀发展而来,它虽然不能抵御骑兵的集团冲锋,但当骑兵第一轮冲锋结束,因马速降低而不能有效结阵或逃逸时,灵活而破甲能力出众的陌刀手就能给敌方战马、骑士以极大的杀伤,唐军的不少步兵部队都有装编陌刀队,在骑兵蹈阵时用以反突击,很多唐代名将也擅长使用陌刀。而作为步兵对抗骑兵的一种手段,科技的效果很好理解。
          武将
          李纯,即唐宪宗,在位15年。基本平定叛乱藩镇,改革多项弊政,开创元和中兴,史称中兴之主。我和楼上大佬的观点一致,对宪宗的能力十分认可,他用人的水平就算在大唐也能挤进诸帝前三,相应的被发掘在宪宗一朝的能臣名将也确实很多。不过令人唏嘘的是,他本人未能善终,连带着大唐的振兴也被打断,自太宗始就无休止的宫廷内乱终是掐灭了大唐复兴的可能。其智政二维应该都有75+的数据,特技上节用、搬运、求贤等偏内政向的几个也都可以考虑,比较值得一上。
          杨复光,大唐近三百年的时光里,诞生了大量有名的宦官,杨复光应该是其中贤宦的代表,晚唐时在制衡藩镇的方面上贡献颇大。6.0被删除了,如果名额扩大了还是很有必要加回来的。
          大唐的名额太紧张了,谁上谁不上很难去定义。唐初的裴寂、刘文静有地位但贡献稍小。武周和伪燕的代表郭元振、安守忠都有一定智统水平,但身份尴尬。6.0被删除的另外三人—王方翼、来瑱、李嗣业其实也不差。从文化角度来说,大唐最合适的诗想应该是白居易,李杜二人的官职太过低微,张九龄可以替换其他内政特技。从特技方面来说,大唐忠臣众多应该有一个不屈,如颜杲卿、南霁云等。从人物事迹的代表性、故事性来说,王玄策、郭昕也可以做一下竞争。杰出人物太多,难以一一列举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8楼2024-02-18 19:46
          收起回复
            辽国篇
            科技
            榻索骑兵:骑兵击破敌军,对敌将的俘虏率提升2%。
            连收榻索马,引满射雕儿。莫道功勋细,将军昔戍师。——唐.张祜《塞上曲》
            诗中提到的榻索是契丹人惯用的一种作战武器,多为马上使用,你可以理解为西部牛仔的套圈,但是它应该比套圈要先进,因为按名字来看,它的一头应该绑有配重,所以会套的更精准。唐代名将李光弼的祖父契丹大将李楷固就是使用榻索的高手,史载李楷固契丹人也,善用搨索。李尽忠之败也,麻仁节、张玄遇等并被搨将。獐鹿狐兔,走马遮截,放索搨之,百无一漏。从史料得知,其作为武器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在击溃敌军后用来纵马俘敌,即所谓的榻将,这就是科技效果脑洞的由来。然后值得一提的是慕容鲜卑的连环马,应该就是榻索马。因为榻索一般环起来放在马颈一侧,当榻索骑兵大量聚集成队,远远望去这些圆索在战马一侧一环套一环的也确实如同“连环马”,慕容恪在燕魏交锋中出动大量榻索骑士的目的也很好理解,那就是在击败魏军后尽量抓捕冉闵以亡其政权,最后战争的结果也确实达到了这一目的。鲜卑和契丹同属东胡,它们之间军事技能会有所传承也属正常。如果真如某些演义和小说描述的那样,连环马是用铁链把战马连起来作战的话,则会一马扑倒,整列遭殃,应该是不太可能的。
            武将
            萧敌鲁,位列辽太祖开国佐命二十一功臣次席,被比拟为“手”,是皇后述律平异父兄长。在辽国的建立中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在平定诸弟之乱中立下了首功。统应在70左右,特技可以给护卫,铁臂,分别对应他早为阿骨打护卫和其臂力惊人的记载。其弟萧阿古只亦为开国名将,事迹也比较丰富。兄弟二人武力应该都在80以上,可补充辽国高武的不足。
            萧干,契丹末代奚王,奚名回离保。在辽国情形危急时,与耶律大石以残破之辽军两败童贯所领之精锐宋军。后被金国所破只能仓促自立以图收复人心。却无力回天只数月即败亡。统应有70+的水平,特技:扫荡,对应其数次平乱的经历。奚族一直是辽国地位第二的大族仅次于契丹,应该有一名奚族代表武将。而且短暂的北辽也没有代表武将,所以结合这两点,萧干正合适。
            其他如韩知古、康默记基本被韩延徽代表了,而且辽的文臣已经够多了。还有耶律隆绪,他统治时期是辽朝的顶峰,而且在位的时间又特别长,占辽国历史的四分之一。但他的问题是他统治的前半段实际是由萧太后摄政,大半的功绩都属于萧绰,和萧太后的定位实在重合,故而不选。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9楼2024-02-18 23:29
            收起回复
              金国篇
              科技
              铁浮图:骑兵防御增加10点。
              华夏是个相当早熟的文明,自战国就已迈入了军事上所谓的堡垒时代,战必攻城成为军事常识。自五代后期至宋,随着军事技艺的发展,中国军事达到了堡垒时代的顶峰。在这一时代不光是城池的防护性高,连士兵身上所穿的铠甲,防护的也十分周密,其中宋朝的步人甲就是明证。与之相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对士兵作战素质的要求也水涨船高。须知再严密的铠甲,身穿他的士兵一旦失了力气也就无用了。而辽宋两国的问题是后期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差距悬殊,广大农民缺食且长期营养不良。所以由大量赤贫农民组成的军队难以维持长时间的重铠作战,而大量俘获辽宋步人甲的金军却可以多铠重铠,甚至人马具甲的长时间做战。特别拿宋来说,宋金多次会战,前期宋军的表现并不差,但只要交战时间稍长,宋军士卒力气耗尽就会马上不支崩溃。所以宋金主要的军事差距其实就是兵员身体素质的差距,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强大,来源于其全员皆兵下,对重甲作战的无比适应。所以无论是其引以为傲的铁浮图还是贵重的合扎猛安,都能基此获得更好的防护,科技的效果正来于此。
              武将
              郭药师,辽之余孽,宋之厉阶,金之功臣。一身周旋三国,令人称奇。金初的汉将代表中,他的战功不及辽东群盗出身的王伯龙,勇猛不及燕云大族出身的韩常,但在灭亡北宋中起的作用却十分关键。而且其人虽反复无常,但在作战中却绝不是划水的混子,在同僚的衬托下,他及他的常胜军显示了不俗的战斗力,所以统武应该有70+的水平,奇袭燕京、建言伐宋也显示了一定智谋,智力也应有70+,特技:言毒,对应辽的赵延寿,大家懂得。
              武仙,金末河北九公之首。接受金的册封降蒙,却又反正最后败于宋。传奇性与上面的郭药师不遑多让。虽与蒙古军交战多年,败多胜少,但在金末的表现应该仅次于陈和尚。统智都应在70以上,特技:血路,有多次溃围而出的表现。
              金初的女真猛人太多了,完颜阇母、完颜昌都有一定的实力表现,加上那一批开国万户,人选很多。但就像我上文说的,金初和辽宋间的兵员素质差距太大了,武将应该适当压统限人,主公应该也注意到了这点。其余如小尧舜完颜雍和忠义同陈和尚齐名的郭虾蟆则可以备选下。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1楼2024-02-19 09:00
              收起回复
                后梁篇
                科技
                侍卫亲军:部队武力高于敌队,部队武将不易受伤、阵亡。
                侍卫亲军,由侍卫马军和侍卫步军著称,因此别称为侍卫马步军。据《景定建康志•官守志》记载:侍卫马步军司盖创于后梁,至后唐为侍卫亲军司,后周改龙捷左右军。其实侍卫亲军的创始人就是朱温,其目的就是打造一支能忠于自身,捍卫中枢,威压藩镇的军队,起初规模不大,后来多次扩充,再然后经过后唐、后周改革,才逐渐形成了我们熟知的禁军制度。朱温时期,后梁多位猛将都在亲军中任职,护卫朱温征战四方,比如所谓的后梁十猛中的郭言、王虔裕都曾在亲军中效力。科技的效果与科技名称相配,很好理解,作用简单有效,省心好用。
                武将
                霍存,早年随黄巢起义,后降朱温,成为后梁开国功臣,其养子霍彦威在后唐时亦为名将。霍存在讨秦宗全、时溥、朱瑾等皆有战功,入则为先锋,出则殿后,堪称朱温的于文则的,感觉统有75的水平,特别是就算死后也很得朱温的认可。特技的话,有贼升眺楼大诟。太祖怒甚,召存射之,矢一发而尸陨其下,赏赉甚厚。根据这段给射手、狙击比较合适,并且武也能上80。不过比较尴尬的是这么擅射的人最后竟死于流矢。
                朱温的一大缺陷,就是猜忌心过重,手下的很多名将都没能善终,除了内耗掉的朱珍,李唐宾。其他如李思安、氏叔琮、朱友恭、王重师、邓季筠、黄文靖都被各种借口杀掉,少了很多表现机会。也导致后梁后继无力,渐落下风,朱温逝后,后梁败多胜少也没几个能合适入选的人了。硬要选的话,不知道润了的丁会和降了的李罕之俩人能不能算后梁,之于其他人的话那就不提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3楼2024-02-19 16:23
                收起回复
                  后唐篇
                  科技
                  枢密院:所有军事所需行动力减少五点。
                  五代时期征战频繁,传统的兵部已经满足不了战争所需,枢密院应运而生。该机构始创于唐后期,原常为官宦充任掌机密文书,与军事方面无关。至后唐时将其作为最高军事部门,专掌军事,其长官枢密使集军政于一身,一时权重于宰相。使官员的任免、赋税的征调、国家的决策皆为战争服务,能对战争迅速做出反应,而这就是科技效果的由来。若有该科技,则能使后唐能速整武备,再借骑兵之利速而南下,然后就一头撞在长安的城墙上失利,速胜再速败,就真如欧阳修所叹的那样: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武将
                  安重诲,唐明宗重臣,李嗣源登基前时,佐命之功,独居其右。后任枢密使,四五年间,独绾大任,力主削藩。然颇不容人而失宠于明宗,终以谗诛。明宗时期的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有一定程度是他的贡献,其虽然不通文墨,却有一定政治水准,智政应该有70+,特技可以给辅佐或看破,分别对应其数年佐政和预见李从珂为乱的事迹。
                  后唐能臣众多,如阎宝等。五代十国中的后晋、后汉、后周、后蜀都可以看做后唐沙陀系。不过李存勖还是步了朱温猜忌功臣的后尘,无故诛杀了如郭崇韬、朱从谦等重臣,导致国内大乱,几乎身死国灭。这导致后唐许多名将未曾再有所表现就陨落了,如在平梁、灭蜀都立有大功的康延孝。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4楼2024-02-20 15:08
                  回复
                    后周篇
                    科技
                    崇文抑佛:无需研究前置路线,直接解锁科技:克己复礼(原版名为掌握人心)。
                    晚唐以来,佛教逐渐腐败。大量寺庙占据国家土地而不缴纳赋税,极大破坏了国家正常的生产秩序,同时佛教本身受印度教影响存在着一些思想糟粕,如鼓吹舍身饲虎、割肉喂鹰般的肉身供奉,提倡大力兴建寺庙、佛像的奢侈浪费。周世宗总结前人经验,特别是三武灭佛之事,抑制佛教,崇尚文教,开儒、释、道三教合流之先,得到社会各阶级的认同,逐使天下归心,几乎在人心上终结五代乱世,故而有此科技名称和效果。
                    武将
                    李谷,后周太祖、世宗两朝重臣,文武双全。在6.0被删除,私以为他的优先级应该高于王溥和魏仁浦。
                    还有一个被删掉的是高怀德,份量不够就不提了。后周三帝的在位时间都不长,他们的能力也都没有很好的表现,其中最可惜的就是柴荣。整个势力虽然一直处在开拓中但也只存在了10年,所以武将人数少点就少点吧,也合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5楼2024-02-20 15:18
                    回复
                      隋唐及五代就算更完了,五代南方几个势力就不考虑了,直接更完宋明结束。他们在文化上缺少特色,我也没有什么相关的脑洞和好点子。武将上值得一说的也不多,实在乏善可陈。关键我对它们的了解也少,不知道以后的大佬会不会写写类似的帖子,不妨让我们期待后来人吧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7楼2024-02-20 19:23
                      回复
                        宋朝篇
                        科技
                        强干弱枝:君主所属城市,步兵(剑戟枪弩)气力额外增加10点。
                        解锁后基本可以保证宋军出城后就能多释放一个战法或计策,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对城市的防守都很有用,不过科技也是限制条件的。因为血色没有首都系统,所以就默认君主所属的城市为首都,那在防守压力过大时,就免不了让赵大跑来跑去了。说起赵大我这里多提一嘴,他的五维有些高了特别是魅力,最被人吹捧的杯酒释兵权没有那么神,纯粹是残唐五代互砍了一个世纪,人心思安了。一个例子,在后汉乾祐三年,汉隐帝刘承祐一口气将十多位藩镇的节度使对调,却没有引起一丝反对或波澜,难道能说刘承祐是个英明神武、魅力不凡的明君吗?须知自晚唐以来藩镇换防向是凶险无比,特别是在五代,李从珂、石敬瑭都是因为这个原因和中枢反目的。而刘承祐如此轻松的完成此事,实在是在于唐末纷扰已近百年,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天下已是分久必合,人心厌乱罢了。这样来看赵大用富贵换忠诚实在多此一举,而且这种对贪腐的纵容其实正是北宋灭亡的一大原因。
                        神臂弩:弩兵的战法伤害提高5%。
                        宋军最出名的制式武器,据说由西夏党项人所献,以威力巨大闻名于世,这也是科技效果的由来。据说制造神臂弩的工艺十分复杂,主要材料桑柘树又逐渐稀少,所以制法后来失传了。宋时部队为了配合神臂弩,发明了不少与之相配的战术和阵法,在宋军中的地位一度举足轻重。
                        武将
                        王德,王夜叉。6.0大宋被删了不少人,最可惜的就是王德。中兴四将里德刘光世完全就是个水货,他80%的战功应该算王德的。而且作为两宋高武,我觉得他是比杨业岳云更合适,当然我本人还是很仰慕岳武穆岳家军及杨家将的,这点只是就事论事。
                        王坚,南宋名将,原为孟珙部下,多次抗击蒙军,后扩建钓鱼城守备蒙古入侵,力保不失并重伤蒙哥,成就以鱼台一柱支半壁,改写欧亚历史的奇迹。统智魅都可上70。特技:坚城,则实至名归。
                        两宋的君主只有赵大赵二两兄弟,是有点少。如大佬言孝宗赵昚是比较合适的,然后我个人比较喜好的其实是神宗、哲宗父子,进取开拓在宋帝中实在比较少见,但可惜的是他俩都有些短命。宋前期的李处耘、王德用水平不错,但各有缺陷。哲宗的独相章惇才德俱佳,却入了奸臣传,令人叹息。宋末的张世杰、陆秀夫的忠义充塞天地,亦可备选。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8楼2024-02-20 22:17
                        收起回复
                          明朝篇
                          科技
                          永乐大典:研究科技所需的技巧点、时间、金钱均减少10%。
                          这本书现在在网上被吹的厉害,特别是研究西方伪史论的那些人,有些过分抬高了。不过抛开此点,永乐大典作为古代最著名、最完善的百科全书,对中华明以前的科技、文化、知识确实起到了总结和传播的效果,再加上百科类书籍本来就具有的经验指导的作用,明又是血色最后一个朝代,能了解和吸收全部的前代经验,故科技的名称与效果是能契合的。
                          红夷大炮:城市、港口、城塞、箭楼等设施的反击有50%概率使敌方部队起火。
                          又称之为红衣大炮,是明后期仿制自欧洲的一款性能杰出的火炮,广为人们熟知,有很多出名的战绩。但是受制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和交通运力,以红夷大炮为代表的明炮兵多投入的是防御战、攻坚战,需要修筑专门的阵地或者关隘、炮台,野战作用其实有限。而科技的效果就是以游戏中的城塞箭楼代替历史中的炮台来发挥作用,在击中敌军的同时可以起火,能极大加强大明的防御能力,算是个很有用的加强。
                          武将
                          平安,靖难时期南军名将,同盛庸等人数次击败燕军,两次直捣朱棣马前,深受燕军上下忌惮。是建文麾下最敢战者,从兵败被俘后朱棣军中欢呼动地,争请杀安中可见一斑。统有70+,武可上80。特技可以给弓将、射手,安于阵中缚木为楼,高数丈,战酣,辄登楼望,发强弩射燕军,死者甚众。主要是大明已经有陷阵了。建文朝值得上的人里盛庸统会高一点,铁铉魅会高一点,平安武会高一点。前俩不太好给特技,适合的铁壁、不屈都有人了,就推了更有特点的平安。
                          卢象升,6.0和孙传庭等人一道被删了,原来的统武政魅都在70以上,堪称文武双全,值得加回来。
                          大明的君主虽然也是过少,但也和两宋一样缺乏合适的入选者,仁宗宣宗能力不错,但父子俩一共才执政了不到12年,其他几个在位长的又都有不小的缺陷。大臣里夏元吉、商恪、李东阳、杨涟、史可法都有一定的能力和名气,武将则有郭登、满桂可以考虑。人才济济比之唐宋也不遑多让。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9楼2024-02-20 23:04
                          收起回复
                            终于更完了感谢大佬@浩然折扇 的细致指导!感谢吧友@贴吧用户_0UGbV7Q 的一路支持!撒花撒花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0楼2024-02-20 23:15
                            回复
                              @风华绝代赵凌文 吧主您好,这种纯脑洞向的可以加精吗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3楼2024-02-22 23:5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