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646贴子:2,998,180
  • 20回复贴,共1

另辟蹊径:从儒道之辩看“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文《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0、断句理由:“难养”是抱怨的话,孔子六国那么困难都走过来了,怎么可能抱怨这种事。“难”是没办法改变,“养”是必然,这样断句才能体现孔子务实、负责任的态度。
解释如下:
前提孔子表达的“君子”是理想状态的人,因为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君子”与“小人”。把“女子”翻译成“母亲/妻子”(家庭),“小人”翻译成“社会生活中共事的人”(社会、邦),结合孔子及追随的弟子,整天东奔西跑的经历与其君子的立场。
1、唯母亲、妻子,和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人为难,都要和他们相处。
2、相处时间短:出门在外“儿行千里母担忧”让母亲、妻子觉得不顾家;社会生活中共事的人认为你纯心排挤或疏远他。
3、相处时间久:母亲、妻子整天唠叨,怨你太过顾家,不为邦效力;社会生活中共事的人怨你老是给他难堪。
4、孔子对弟子们感慨:追随他,整天出门在外难于尽孝,在社会交往中又处处受人排挤难于尽忠,但孔子告诫弟子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扮演什么角色,“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邦为家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
-----------------------------------------------------------------------------------------------------
5、孔子表达的“君子”是理想状态的人,因为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君子”与“小人”,人都是有私心的。从《论语》可以看出,孔子提醒大家:人要不断地修正自己“小人”的言行举止,渐趋于“君子”的作为。
6、战国期间,儒道之辩,看似思想的碰撞,实质是固化了儒家的“君子”与“小人”的绝对性,使之形成对立关系。《庄子·外篇·胠箧》说的就很明显,字面意思是“圣人”与“大盗”,实质上是“君子”与“小人”。
所以我们一直对孔子说这话“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有点费解。


IP属地:广东1楼2024-04-18 12:06回复
    女子代表家庭,小人代表自己的属下。男人要养家糊口管理家庭,领导要给下属发薪水管理团队。小人这个词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一个用词,一般下位者见高位者都自称小人,所以这个小人并不是现在我们认为的不讲道德的小人!整句话的意思应该是指在管理家庭跟事业的时候,不能跟妻妾以及下属关系太近,否则自己没有了威严,他们会不敬畏你会不把你当一回事。但是太疏远他们了也不行。要掌握好平衡。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4-18 13:42
    收起回复
      由于个人疏忽,在这篇文章中忽略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宗法制大家庭里“女子”不单指婆媳关系,孔子所讲的“女子” 还包括姑嫂和妯娌关系。


      IP属地:广东5楼2024-04-19 20:35
      回复
        这句话用错了,不是条蹊径。此句应断句为: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唯是语气词,女子通假汝子。这句话的解释到现在还没正本清源吗?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4-26 19:11
        收起回复
          唯和惟相同嗎?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5-04-26 20: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