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异广善居吧 关注:187贴子:416
  • 0回复贴,共1
求助

什么是阴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经常听人家说“积阴德”,究竟为何这样说,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积德的事情相信任何人都会去做,但是,为何又有积阴德和积阳德之分呢?
善行,都是积善,若复精而言之,则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
何谓阴阳?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
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阴德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别人不知道,就叫阴德,这样得的福报才大。
也有说是:阴德指在人世间所做的,而在阴间可以记功的好事,也指暗中做的好事。
俗话说:“人做善行,人做善事,天地良知,必有福报”。所谓的善行善事,指的就是积德,人积德越多,福报也就越大。
对于阴德,民间称之为“阴骘”,道教劝善书中就有《文昌帝君阴骘文》。无论我们做好事或坏事,都会报应在自己和亲属身上的,正是“近在己身,远在儿孙。”
《易经》告诉我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表明了“为善得福,造恶得祸”的原理。多做好事,而不沽名钓誉才是阴德。
在阴德的阐述中,道教用承负解说,二者之间虽有差异,但劝人向善的动机总是一致的。
《太上感应篇》说:“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是用其道理的。
试想想做好事就是多交好朋友,而造恶为非则会树立冤家敌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朋友多才是好事嘛!
因此,修善最重要的是,出于真诚而无所求,这是真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6-18 09:4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