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一张分享生存主义者配置BOB以应对洪灾的长图在各个群里广泛流传,原抱着学习经验的新态去看,结果又是喜闻乐见的颐指气使,目空一切的语气。这位作者所传授的“经验”,一部分的建议是正确的,但更多的是缺乏基本水域求生常识,前言不搭后语,仿佛众人皆醉他独醒,这种言论一旦广泛传播并被新人接纳,贻害无穷。
因此发这篇帖子,指出图中的一些常识性错误,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1.逻辑起点:文中第一句作者指出,通过此次洪灾,他发现大多数人的BOB和EDC都是自嗨玩具,垃圾器械,那么我们可以知道他假设的对象是水域求生或洪灾自救的生存主义者。
2.但事实上,作者在后续文中所举的例子多是“水域救援”经验而非“水域求生”经验,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对与生存主义者来讲,BOB(即逃生背包),的主要作用是Bug-out(逃生)或者说自救,而非是救援,作者利用大量救援队的例子证明自救背包的配置是错误的,完全不合道理。
3.逃生背包一直倡导“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一人一格、千变万化”“模块搭配、预案先行”等原则,应对地震所配置的求生背包和应对水灾的求生背包内容物差距巨大,因此请务必根据以上三原则配置,不要相信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孤立、静止、片面的看待逃生背包的配置。
4.有关照明系统:生存主义者的首要原则是自救,尽快脱离险情,等待国家应急力量救助,而不是开着冲锋舟去救别人,手提照明系统完全没必要。无论是搭载AA电池、18650电池、亦或是21700电池的手电或头灯,都可以用作洪灾自救,且倡导组合携带,即AA+18650或AA+21700,主筒倡导用头灯,副筒倡导用带红蓝信号和烛火模式的手电。基本参数:防水能力达到IP68,主筒2000lm以上(聚光杯或聚泛双光杯),副筒100-300lm之间,按72小时携带备份电池即能满足水域求生场景。
5.有关防水系统:保鲜膜没有用!保鲜膜没有用!如果谁告诉你保鲜膜能防水,那不是蠢就是坏,理由有三:①保鲜膜防水,但保鲜膜接缝处不防水。具体案例可以参照快递站裹了好几层保鲜膜的纸箱子,下雨该湿也会湿。②覆盖了保鲜膜的装备一旦沉水便无法浮起,装备及易丢失。既然提前准备了,为什么不准备专用漂浮包和防水收纳袋呢?包括手机防水袋现在都有带气囊的,落水后可以飘在水上。③照明设备,尤其是高lm的照明设备散热很关键。用保鲜膜缠绕,没过多久手电就过热保护了,这是完全没有实践经验的做法!
6.有关绳索技术:我们以最常用的10.5mm静力绳为例,每米重量74-80g,按他说的携带50米,那就是近8斤,收纳起来的体积要比成年人的大腿还长还粗,且既然携带了绳索,抛绳器、安全带、抱树带、辅绳、上升器、下降器、主锁、快挂、牛尾、分力板、滑轮组都要带吧?你不带你做哪门子溜索,跨哪门子楼?你带了,这一套设备近30斤,能装满一个50L的包,你还要不要别的装备了?你当你是泰坦还是锤石呢,拎个大锁链子到处勾人,完全脱离实际!
7.有关充电宝:水域求生是十分重视效率、轻量化和浮力的应急场景。你知道70000毫安的充电宝有多大多重吗,按照你给出的这些建议,让我想起几年前狂吧很火的那个给自己配置100L逃生背包,没走两步就趴下的人。
因此发这篇帖子,指出图中的一些常识性错误,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1.逻辑起点:文中第一句作者指出,通过此次洪灾,他发现大多数人的BOB和EDC都是自嗨玩具,垃圾器械,那么我们可以知道他假设的对象是水域求生或洪灾自救的生存主义者。
2.但事实上,作者在后续文中所举的例子多是“水域救援”经验而非“水域求生”经验,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对与生存主义者来讲,BOB(即逃生背包),的主要作用是Bug-out(逃生)或者说自救,而非是救援,作者利用大量救援队的例子证明自救背包的配置是错误的,完全不合道理。
3.逃生背包一直倡导“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一人一格、千变万化”“模块搭配、预案先行”等原则,应对地震所配置的求生背包和应对水灾的求生背包内容物差距巨大,因此请务必根据以上三原则配置,不要相信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孤立、静止、片面的看待逃生背包的配置。
4.有关照明系统:生存主义者的首要原则是自救,尽快脱离险情,等待国家应急力量救助,而不是开着冲锋舟去救别人,手提照明系统完全没必要。无论是搭载AA电池、18650电池、亦或是21700电池的手电或头灯,都可以用作洪灾自救,且倡导组合携带,即AA+18650或AA+21700,主筒倡导用头灯,副筒倡导用带红蓝信号和烛火模式的手电。基本参数:防水能力达到IP68,主筒2000lm以上(聚光杯或聚泛双光杯),副筒100-300lm之间,按72小时携带备份电池即能满足水域求生场景。
5.有关防水系统:保鲜膜没有用!保鲜膜没有用!如果谁告诉你保鲜膜能防水,那不是蠢就是坏,理由有三:①保鲜膜防水,但保鲜膜接缝处不防水。具体案例可以参照快递站裹了好几层保鲜膜的纸箱子,下雨该湿也会湿。②覆盖了保鲜膜的装备一旦沉水便无法浮起,装备及易丢失。既然提前准备了,为什么不准备专用漂浮包和防水收纳袋呢?包括手机防水袋现在都有带气囊的,落水后可以飘在水上。③照明设备,尤其是高lm的照明设备散热很关键。用保鲜膜缠绕,没过多久手电就过热保护了,这是完全没有实践经验的做法!
6.有关绳索技术:我们以最常用的10.5mm静力绳为例,每米重量74-80g,按他说的携带50米,那就是近8斤,收纳起来的体积要比成年人的大腿还长还粗,且既然携带了绳索,抛绳器、安全带、抱树带、辅绳、上升器、下降器、主锁、快挂、牛尾、分力板、滑轮组都要带吧?你不带你做哪门子溜索,跨哪门子楼?你带了,这一套设备近30斤,能装满一个50L的包,你还要不要别的装备了?你当你是泰坦还是锤石呢,拎个大锁链子到处勾人,完全脱离实际!
7.有关充电宝:水域求生是十分重视效率、轻量化和浮力的应急场景。你知道70000毫安的充电宝有多大多重吗,按照你给出的这些建议,让我想起几年前狂吧很火的那个给自己配置100L逃生背包,没走两步就趴下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