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吧 关注:13,045贴子:108,647

这是新发掘的玉石上阳刻的侧身人像


观察玉石人像的眉毛、眼睛、嘴角跟青铜人面具有相似的地方,间接证明有些青铜器可能在当地制作的


IP属地:四川1楼2024-08-08 16:39回复
    有没有“人首蛇身”的感觉?


    IP属地:四川2楼2024-08-08 17:45
    回复
      2025-08-19 04:28: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是三星堆出土的鸟头

      这是石家河出土的玉鸟,图中红框处的鸟头跟三星堆的鸟头样式很相似

      三星堆出土的金箔凤鸟(三尾)

      这是石家河出土的玉凤(两尾)

      再来看三星堆出土的金杖,金杖的鸟也是三尾(三星堆出土的金箔凤鸟也是三尾),它的形态是不是跟石家河的玉鸟相似。这说明金杖上的鸟并不是一些专家说的鸬鹚(用于捕鱼的鸟,又叫鱼鹰,俗名“水老鸹”),而是某一族群的图腾,这个族群崇拜鸟。


      IP属地:四川3楼2024-08-19 10:21
      收起回复
        《河图括地象》:“昆仑之虚,下洞含右,赤县之州,是为中则。”这里“下”是成都平原古地名,“洞”指四川盆地,“含右”指的就是湖南湖北。
        “下洞含右”与“禹敷下土方”指的是同一地区,“土”即禹贡提到的“赐土姓”,今湖南湖北的土家族分布区。
        所以四川跟两湖地区,关系紧密,都属西南官话区。


        IP属地:四川4楼2024-08-19 10:47
        收起回复


          IP属地:重庆5楼2024-08-19 14:44
          回复


            这是石家河肖家屋脊出土的玉器

            这是玉器的局部,是不是跟三星堆的相似。
            三星堆出土的是残件,可能也是左右对称的。
            再来看石家河另外一件玉器

            也是左右对称的

            在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宝相寺出土的玉,风格跟石家河类似,估计是石家河人群传承下来的。


            该遗址还出土了人首蛇(龙)身环形玉佩,风格类似石家河风格,有人猜想是伏羲、女娲
            这遗址是黄君孟墓,为春秋时期黄国的一位国君的墓,黄国为周代赢姓诸侯国。


            IP属地:四川6楼2024-08-30 21:06
            收起回复
              跟玛雅的风格有点像 阿兹台克人的玉米之神。 Yum kaash Maya。 玛雅玉米之神



              IP属地:广东7楼2024-08-31 03:58
              回复









                IP属地:广东8楼2024-08-31 04:14
                回复
                  2025-08-19 04:22: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有学者研究发现成都平原在六七千年前是多河流,多沼泽,多湖泊,森林茂盛,不太适合人居住。随着环境的变化,团围原住人群迁移到成都平原居住,然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人群也迁移过来了,主流是农业人群。


                  IP属地:四川9楼2024-09-02 09:42
                  收起回复

                    最近发现的玉石制作工场,距今约3500年至3400年,比三星堆祭祀坑的埋藏年代更早。
                    有人根据玉琮判断齐家文化人群南下影响了三星堆,但随着玉石制作工场的发现这种推断是不成立的。
                    齐家文化的玉器多是从墓地发掘的,多半是从外地传播过去的。4600年前成都平原已经发现稻,人口已经得到增长,齐家文化人群南下影响成都平原人群显然不太可能。


                    IP属地:四川10楼2024-09-02 10:07
                    回复

                      这是东乡林家遗址发现的马家窑时期的青铜刀,有些学者认为青铜技术是由马家窑人群南下传播过来的。

                      这是在湖北屈家岭遗址出土的铜锛,考古人员也在肖家屋脊发现了铜块、冶炼场所,三星堆的青铜人面像与肖家屋脊文化的玉人面像很相,可以推断当时两地人群存在交流和融合,青铜技术也不一定从马家窑传播过来的。

                      在湖南孙家岗遗址发现了肖家屋脊文化时期的垫器葬,考古人员在挖掘中发现,各土坑墓中随葬陶器在空间上存在上下分层现象,下层多为罐、盆类个体较大器型,破碎严重,平铺于墓底,陶片接触墓底生土,全墓圹分布,部分贴于墓壁底部。上层壶、杯、豆、盘等小型器多能保持完整的立体状态。
                      这种把器物扎碎了再放在坑里的方式跟三星堆器物坑放置器物方式是一样的,那么有些学者认为是弃物坑的显然证据不足的。


                      IP属地:四川11楼2024-09-16 11:12
                      回复

                        这是安徽薛家岗遗址出土的玉琮,也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玉琮(5100年前),样式是不是跟齐家文化的玉琮类似,有些学者一说到玉琮就喜欢说从良渚传播过来的,其实那时候的良渚玉琮已经比较精致了,把齐家文化类型的玉琮说是从良渚传播来的有的不合适。说明当时稻作农业已经成熟了,稻作人群激剧增加并向外迁移,齐家文化类似的玉琮也不一定是从良渚传播过来的。

                        发现有玉琮的地方一般会出现穿孔玉(石)刀


                        IP属地:四川12楼2024-09-18 16:06
                        收起回复
                          从现有的古DNA分析,仰韶一部份人群分别去了甘青地区和成都平原,成都平原与甘青地区前期有关联的应该是单倍群D。具体可以自行查询资料。


                          IP属地:四川14楼2024-09-20 09:06
                          回复

                            有些学者根据一件器物打碎后放在不同坑里提出“弃物坑”的说法。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这些器物没有打碎之前起什么作用呢?生活中摆件还是祭祀场所的展示器物?如果这些是祭祀场所的器物,那么为什么会把质量不好的尊放在祭祀场所,而质量好的却在千里之外(龙虎尊应该同一时间制作的,两个尊都含有高放射性成因铅)。

                            坑中的尊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如果把这些尊都摆放在祭祀场所,你觉得可能吗?

                            考古学者在湖南孙家岗遗址发现这种风俗:在地面上打碎物品然后再放入坑里,因此坑里一件器物的碎片会散落在坑里各个地方。这种风俗可能对三星堆8个坑埋藏方式有一定的参考。


                            IP属地:四川15楼2024-09-20 09:42
                            回复
                              2025-08-19 04:16: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9-29 02:1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