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911,650贴子:12,233,377

原来 碣石在石家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最近发现了一个隐藏了2000多年的大秘密
碣石原来在石家庄


IP属地:山东1楼2024-08-10 15:05回复
    原来战国策里明确写明 碣石 在石家庄附近的九门!!!!!!!
    战国策 早在宋代就已有不少缺失 但有几条在古籍中有补充。写明碣石在九门县。也就是现在的石家庄藁城区。
    〔一0〕札記自注云:「東城九門(注云,碣石山在縣界)」
    〔一五〕札記自注云:「碣石九門,本有宮室以居」
    还有一条明确写明碣石的位置--------在燕国的疆域内。这一条证据准确写出碣石的方位。能完美的证明碣石在九门,也就是现在的石家庄附近。
    《战国策》
    燕东有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西有上谷、代郡、鴈门;南有涿郡之易、容城、范阳;北有新城、故安、涿县、良乡、新昌。及勃海之安次、乐浪、玄菟亦属焉。
    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曰:“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地方二千馀里,带甲数十万,车七百乘,骑六千疋,粟支十年。南有碣石、鴈门之饶,北有枣粟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此所谓天府也。夫安乐无事,不见覆军杀将之忧,无过燕矣。大王知其所以然乎?夫燕之所以不犯寇被兵者,以赵之为蔽于南也。秦、赵五战,秦再胜而赵三胜。秦、赵相弊,而王以全燕制其后,此燕之所以不犯难也。且夫秦之攻燕也,踰云中、九原,过代、上谷,弥踵道数千里,虽得燕城,秦计固不能守也。秦之不能害燕亦明矣。今赵之攻燕也,发兴号令,不至十日,而数十万之众,军于东垣矣。度呼沱,涉易水,不至四五日,距国都矣。故曰,秦之攻燕也,战于千里之外;赵之攻燕也,战于百里之内。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计无过于此者。是故愿大王与赵从亲,天下为一,则国必无患矣。”
    从战国策这一条来看 也能推断出碣石在石家庄附近。
    燕文侯时期的燕国
    南有涿郡之易、容城、范阳
    南有呼沱、易水。
    南有碣石、鴈门之饶,
    这一段写明碣石在燕国南边,呼沱水也是燕国最南边的河流。 古代碣石在呼沱水一侧。呼沱水就是现代的滹沱河,现在还从石家庄的藁城区附近流过!!!!!!!!!


    IP属地:山东3楼2024-08-10 15:15
    回复
      2025-08-21 15:51: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河之入海 旧在碣石
      从汉朝开始 碣石就被认为在黄河入海口。但后来都找不到这个地方。汉武帝时期黄河改道,还可能伴有海啸吧,反正入海口沿海这一片就是沼泽地。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就说碣石沉入大海了。
      其实不是碣石沉入海了 而是当时对碣石的方位发生了认知偏差。碣石不在黄河入海口附近。而是在黄河中游。
      黄河是现在叫法。汉朝时期左右叫河 。
      尚书禹贡写 夹右碣石入于河 说明碣石在河口附近
      可是在汉以前的夏商周,因为控制的地域小,还没有完成大一统。黄河上游叫西河 中游叫河 下游流域叫九河。
      在夏商周的语境里,夹右碣石入于河, 这里的河指的是黄河中游。
      在汉朝的语境里,黄河流域统一叫做河,就被误会成了黄河的下游末端了。


      IP属地:山东4楼2024-08-10 15:47
      回复
        《尚书·禹贡》是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具有系统性地理观念的文章,分九州、导山、导水、水功与五服五个部分组成。其中
        道九山部分: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 至于太岳;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 于碣石,入于海。
        分九州的冀州部分: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 至于岳阳;覃怀厎绩,至于衡漳。厥土惟白壤, 厥赋惟上上错,厥田惟中中。恒、卫既従,大 陆既作。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
        导九水部分: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 于厎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 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 河,入于海。
        1道九山部分写的是陆地上的旱路而不是水路。写的是大禹开辟的道路线,类似于秦朝的秦直道,现在的国道。太行、恒山至 于碣石,入于海。其意思一直被认为是黄河于碣石处入海。其实这里写的是陆地上的道路。 这里原文的意思是说修了一条太行山到恒山(从春秋战国到明代中期一直是今天河北省保定市的大茂山),再到碣石,再到大海的道路。
        2导水部分。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 黄河中游主道注入大陆泽。然后又向北变成九个小河(逆河,水网纵横交错,古代黄泛区),再进入大海。
        3九州部分明确写出碣石在当时的冀州,这也是一直被忽略的一点。个人推断:夏朝时期黄河中游流入大陆泽。当时黄河上游被称为西河,中游到大陆泽被称为河。大陆泽后面被称为九河。在当时,河与九河是不同的地理概念。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释义应该是夏朝时期东北一带的人沿 碣石---大陆泽黄河口-- 黄河中游 --- 夏都城 这线路进入内地。
        比如《汉书》:邺,故大河在东北入海。邺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所说的故大河就是指中游的这段“河”。
        4 海字在古代的释义也在不断演化。甲骨文里没有海字。最早海是指四周的边疆或者大的湖泊 。从各种地图看夏朝实际疆域,碣石附近就是夏朝疆域的最北方。 所以当时碣石表示河末端,代表着中华文明的最北极。
        秦汉时期随着中华疆域的扩大,碣石演变成为黄河和长城最北端的象征。
        综上所述。碣石在夏朝在大陆泽附近。《战国策》:碣石在今九门县的记录是对的。


        IP属地:山东5楼2024-08-10 16:10
        回复
          这个道路太行山到碣石段 就是著名的太行山
          井陉古驿道


          IP属地:山东8楼2024-08-10 16:45
          回复
            《尚书·禹贡》道九山部分
            太行、恒山至 于碣石,入于海。
            道九山部分写的是陆地上的旱路而不是水路。写的是大禹开辟的道路线,类似于秦朝的秦直道,现在的国道。太行、恒山至 于碣石,入于海。其意思一直被认为是黄河于碣石处入海。其实这里写的是陆地上的道路。 这里原文的意思是说修了一条太行山到恒山(从春秋战国到明代中期一直是今天河北省保定市的大茂山),再到碣石,再到大海的道路。


            IP属地:山东9楼2024-08-10 16:46
            回复
              曹操那碣石不是在秦皇岛吗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8-10 17:05
              收起回复
                写这贴 就是记录一下
                最主要的是看看大家的意见。看看曹操碣石在 唐山的大城山 能不能成立。


                IP属地:山东11楼2024-08-10 17:26
                回复
                  2025-08-21 15:45: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汉书地理志)西汉郡县表
                  右北平郡:
                  平刚、无终、石成、延陵、俊靡、薋、徐无、字、土垠、白狼、夕阳、昌城、骊成、广成、聚阳、平明
                  辽西郡:
                  且虑、海阳、新安平、柳城、令支、肥如、宾从、交黎、阳乐、狐苏、徒河、文成、临渝、絫
                  当时在汉书地理志 有这么一条 大揭石山在右北平郡骊成县西南
                  昌黎的碣石就是根据这一条定位的 (还有一条是 水经注 :濡水又东南至絫县碣石山)
                  现在我发现这两个山的位置都不指向昌黎碣石山。
                  大碣石山在右北平郡骊成县西南 这个碣石根据地理位置 我考证在唐山的大城山
                  濡水又东南至絫县碣石山 这个碣石 据我考证 在滦州的滦县南边一代
                  这俩碣石都在史书上出现过,各个朝代的地理志都能查出来大体位置。


                  IP属地:山东12楼2024-08-10 17:48
                  回复

                    当时 唐山离海也不是太远


                    IP属地:山东13楼2024-08-10 18:05
                    收起回复
                      1 大碣石山在右北平郡骊成县西南 这个山在汉代属于右北平郡 骊成县就是现在唐山的开平区
                      开平区西南方向有五个百米多高的山
                      弯道山/大城山/晾甲山/凤凰山/小山五座山脉。五山是燕山余脉,自东北向西南一脉相连,可谓“一脉五山”。


                      IP属地:山东14楼2024-08-10 18:15
                      回复
                        汉朝时期 唐山在当时靠海也挺进的


                        IP属地:山东15楼2024-08-10 18:40
                        回复
                          查了下唐山的介绍 曹操时期 唐山市离大海就很远了。。。。。。。。。。。。


                          IP属地:山东16楼2024-08-10 22:15
                          回复
                            曹操登的碣石应该是絫县碣石山 现在那里一片陆地


                            IP属地:山东17楼2024-08-11 19: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