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吧 关注:3,480,764贴子:28,024,165
  • 0回复贴,共1

新手(一)先增肌还是先减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常见体型、误区】
对于纠结先增还是先减的同学,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大多处于说胖,穿衣也显瘦,不胖,脱衣明显也有膘的阶段。
那么在这胖瘦之间,我们可以归类两种体型:“瘦胖子”和“脂包肌”体型。
明显胖瘦的体型,不用多想,该增增该减减。
现在需要先纠正一个常见的误区,对于刚接触健身的新手,往往会接触到一些这样的教学:
“增肌就要多吃,不吃怎么长”
“你得先吃胖长点肉,才能更好的练肌肉”
类似这种认为肥胖有利于增肌的言论,以我们朴素的思想情感而言(凭感觉),都会觉得挺有道理的,不然这个说法不会这么广为流传。

于此,新手的潜意识里多多少少会把增肌≈增肥,于是会有“我现在减的话,肌肉就不长了,增的话又太胖”的顾虑。
【二、你可以全都要】
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案例,来了解一般训练流程后的结果,如前文提到的两种体型:
瘦胖子是指体重正常,但看上去又比较胖的人,这主要是脂肪过厚,肌肉量不足。

典型的瘦胖子通常体脂会在20%以上、肚子会再鼓一点,各位可以结合自身对照。

我们再看一个脂包肌。该类型指的是肌肉被脂肪包裹的情况,与瘦胖子本质的区别是,有一定的肌肉量。

两个案例均是新手,平均训练时长在4-6周。在正常的训练流程下,你的体型会自然而然的“压缩”,也就是在减脂的同时,可能会增长些肌肉。“可能”是出于严谨的说法,你要是问我,增肌减脂能同时进行吗?当然可以。
关于整个训练的一般流程和同时进行的话题,后续可能会讲,这里暂且不表,不然信息量会超大。
【三、通过BMI判断】
BMI应该是最简单直观判断一个人胖瘦的指标了,那BMI是什么?
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常用于衡量一个人的肥胖程度和健康的一个标准,等于体重(kg)/身高²(米)。
可能有同学不解,这还能判断健康?实际上它是通过判断一个人是否处于健康的体型范围,从而衡量健康风险。本质上还是“肥胖和体重不足”跟一些健康问题的关联,像我们较为熟知的,肥胖人群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假设一个人体重70kg,身高1.75米,那么BMI等于70/(1.75*1.75)约等于22。
再对照参考标准:

无论增肌还是减脂,先控制在21-25的范围,剩下的分情况:
1.比如瘦胖子的情况,明显肌肉量不足,还纯减脂的话,就成皮包骨了。
2.有一定肌肉量的可以有两个选择,主要取决于自身能否接受发胖,不介意胖的可以控制在24-25 的范围,介意发胖的控制在23-24。可以保持低体脂,也可以待到时机成熟后再刷干。
总结
增肌不等于增肥,肥胖会抑制增肌效率。另外,肌肉的增长速度是比较慢的,你短时间增加的体重,跟肌肉的关系有,但不大。
增肌需要热量,但不需要那么多热量,吃的太胖去增肌,虽然满足了当前的增肌最大化,但是,总会有偿还的一天,而且要还的多得多。
通过体脂率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增减的先后,平时可以维持在15-16左右,主要还是结合自身需要。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8-29 17:0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