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你吃糕了吗?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重阳花糕,是以糯米粉赤豆为主材制作的美食。流行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因在重阳节食用而得名。
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重阳糕的习俗。《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重阳糕品种很多,主要有菊花糕、万象糕、狮蛮糕、食禄糕和花糕等。
到了宋代,吃重阳糕逐渐演变成为重阳节的专属食品,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在重阳节,人们会饮用新酒,佩戴菊花,并将菊糕作为礼品互相赠送。
菊糕是以糖、肉、秫面等材料混合制作而成,上面点缀有肉丝、鸭饼、石榴籽等,还印有彩旗作为装饰。
同时,人们还会制作蛮王狮子形状的糕点,以及用糜粟粉末混合蜂蜜、印花脱饼制作的果饵。此外,人们还会将苏子稍微浸泡后与梅卤、蔗霜、橙玉、榴肉等混合,制作出名为‘春兰秋菊’的糖果。”
到了明清时期,这一习俗更加普及。
重阳糕没有固定做法,原料以糯米和粳米为主,糕身嵌有赤豆、红绿丝、蜜饯、果仁等物。先将果脯、豆沙等备好,把糯米粉、粳米粉、红白糖等掺和拌成糊状粉浆,捏成型后加入果脯、豆沙上火蒸透,取出后切成菱形糕状,最后用彩色小旗插在糕面上即成。
重阳糕是一个标志性的重阳符号,因“糕”和“高”谐音,寓意步步高升,成为吉祥的预兆。随着时代的发展,重阳糕的寓意也在不断扩展,不仅仅是祝福、纳吉,它还是交流、分享、友爱等人文精神的体现,极大地丰富了重阳节的民俗内涵和文化底蕴。
重阳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重阳节登高的习俗。
汉代时,汝南人桓景跟随费长房学习仙术。
有一天,费长房告诉学生:九月九日有大灾降临到你家,可以教家人缝制布囊,内盛茱萸,系在手臂上,届时登山饮菊花酒,灾祸可消除。
桓景依言行事,果然无事。后人仿效,形成了九月初九登高山、饮菊酒、插茱萸等一系列重阳节习俗。
大约从宋代开始,重阳节食“重阳糕”的习俗正式见于记载,如吴自牧《梦粱录》卷五记临安重九之俗:“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插小彩旗,名‘重阳糕’。”其后如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亦载北京重九之俗:“糕肆标纸彩旗,曰‘花糕旗’。”这种插小旗于花糕上的传统,至今未改。分析其原意,一般市民因为都市地貌和物产资源的限制,难以登高避祸或采集茱萸,所以用食糕代替登高、以插纸旗代替插茱萸,藉由谐音来应对故事,用意仍在避祸。
此外,在中国南方,彝、白、侗、畲、布依、土家、仫佬等少数民族也有在九月初九庆祝并食用黏性食品如糕饼的传统,但相关的风俗、风物传说却各有不同。例如,贵州锦屏、剑河、天柱一带的侗族人民,在重阳节都会制作糯米粑来庆祝。据传,这是为了纪念侗家民族英雄姜映芳率领起义军反抗官府取得胜利。而湘西土家族的节日打糯米粑,则寓意着辟恶禳灾。
制作方法
食材准备糯米粉300g、大米粉200g、红豆沙200g,白糖、红枣碎、葡萄干适量。将白糖用清水化开;把糯米粉和大米粉倒进糖水中,少量多次加水,并不停搅拌;按揉面团至一捏成型、一搓就碎的状态;铺一层面团在模具中,上锅蒸20分钟;将蒸好的面团上铺一层豆沙馅,再铺上剩下的面团,最后撒上葡萄干和红枣碎;上锅蒸40分钟即可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重阳花糕,是以糯米粉赤豆为主材制作的美食。流行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因在重阳节食用而得名。
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重阳糕的习俗。《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重阳糕品种很多,主要有菊花糕、万象糕、狮蛮糕、食禄糕和花糕等。
到了宋代,吃重阳糕逐渐演变成为重阳节的专属食品,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在重阳节,人们会饮用新酒,佩戴菊花,并将菊糕作为礼品互相赠送。
菊糕是以糖、肉、秫面等材料混合制作而成,上面点缀有肉丝、鸭饼、石榴籽等,还印有彩旗作为装饰。
同时,人们还会制作蛮王狮子形状的糕点,以及用糜粟粉末混合蜂蜜、印花脱饼制作的果饵。此外,人们还会将苏子稍微浸泡后与梅卤、蔗霜、橙玉、榴肉等混合,制作出名为‘春兰秋菊’的糖果。”
到了明清时期,这一习俗更加普及。
重阳糕没有固定做法,原料以糯米和粳米为主,糕身嵌有赤豆、红绿丝、蜜饯、果仁等物。先将果脯、豆沙等备好,把糯米粉、粳米粉、红白糖等掺和拌成糊状粉浆,捏成型后加入果脯、豆沙上火蒸透,取出后切成菱形糕状,最后用彩色小旗插在糕面上即成。
重阳糕是一个标志性的重阳符号,因“糕”和“高”谐音,寓意步步高升,成为吉祥的预兆。随着时代的发展,重阳糕的寓意也在不断扩展,不仅仅是祝福、纳吉,它还是交流、分享、友爱等人文精神的体现,极大地丰富了重阳节的民俗内涵和文化底蕴。
重阳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重阳节登高的习俗。
汉代时,汝南人桓景跟随费长房学习仙术。
有一天,费长房告诉学生:九月九日有大灾降临到你家,可以教家人缝制布囊,内盛茱萸,系在手臂上,届时登山饮菊花酒,灾祸可消除。
桓景依言行事,果然无事。后人仿效,形成了九月初九登高山、饮菊酒、插茱萸等一系列重阳节习俗。
大约从宋代开始,重阳节食“重阳糕”的习俗正式见于记载,如吴自牧《梦粱录》卷五记临安重九之俗:“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插小彩旗,名‘重阳糕’。”其后如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亦载北京重九之俗:“糕肆标纸彩旗,曰‘花糕旗’。”这种插小旗于花糕上的传统,至今未改。分析其原意,一般市民因为都市地貌和物产资源的限制,难以登高避祸或采集茱萸,所以用食糕代替登高、以插纸旗代替插茱萸,藉由谐音来应对故事,用意仍在避祸。
此外,在中国南方,彝、白、侗、畲、布依、土家、仫佬等少数民族也有在九月初九庆祝并食用黏性食品如糕饼的传统,但相关的风俗、风物传说却各有不同。例如,贵州锦屏、剑河、天柱一带的侗族人民,在重阳节都会制作糯米粑来庆祝。据传,这是为了纪念侗家民族英雄姜映芳率领起义军反抗官府取得胜利。而湘西土家族的节日打糯米粑,则寓意着辟恶禳灾。
制作方法
食材准备糯米粉300g、大米粉200g、红豆沙200g,白糖、红枣碎、葡萄干适量。将白糖用清水化开;把糯米粉和大米粉倒进糖水中,少量多次加水,并不停搅拌;按揉面团至一捏成型、一搓就碎的状态;铺一层面团在模具中,上锅蒸20分钟;将蒸好的面团上铺一层豆沙馅,再铺上剩下的面团,最后撒上葡萄干和红枣碎;上锅蒸40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