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依恋吧 关注:382贴子:1,938
  • 10回复贴,共1

留给回避型依恋伴侣的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为回避型依恋的伴侣也算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因为从热恋期过后,我们内心的需求就很难被满足,几乎没有多少恋爱的感觉,所以我们就会感觉很痛苦。
爱与需求
我们很多时候呢,是分不开爱与需求的。
什么是爱呢?爱是以自己的能力,去围绕恋人的需求而展开,用自己的精神去滋养对方的精神世界,让对方感到愉快。比如说:《爱的五种语言》《爱的五种能力》两本书。
什么是需求呢?需求就是被爱,需要恋人用自身的能力和精神来满足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
爱不会让我们感到痛苦,我们自己内心的需求不被满足才会让我们感到痛苦。
打个比方说:情人节到了,我们想当面送给恋人礼物,本来是一件让对方开心的事情,但对方拒绝见面,我们就会容易感到不舒服,甚至很痛苦。
这件事情呢,送礼物,是我们对恋人的爱,这不会让我们感受到痛苦。但见面则是我们内心的需求,恋人不能满足我们内心的需求的时候,我们就很痛苦。或着恋人对我们要送的礼物,没有一个积极的反馈,我们也会感觉痛苦,因为恋人没能满足我们内心的期待,期待她能做些什么。
但是我们只有送礼物这件事情呢?只是单纯的想让恋人快乐呢?那么这个礼物就会围绕着恋人的需求而进行,她不想要,那就无所谓,她不想见面,可以快递送给她。换成这样的角度,我们是不是就不会感觉到痛苦了呢?
通过这个例子呢?我们就理解了什么是爱,什么是需求。我们很多时候爱伴随着需求,或者单纯的有需求,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不然,我们为什么要谈恋爱呢?对吧。
可问题在于,回避型依恋的人缺乏爱人的能力,不能满足我们内心的需求,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关键性矛盾点。它会让我们的感情处于一种不健康的依恋关系中,让感情一步步走向破裂。
无论什么依恋类型吧,我们在自己感情观不是很成熟的时候,对于对方总有一种完美的倾向,觉得有了对方,我们内心的需求就会被满足,生活就会变得非常有色彩,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的.
我记得在某社交有个姑娘说过,本来打算找个男朋友来为自己遮风挡雨,但没想到的是,风雨都是男朋友带来的......
既好笑又很心酸的一句话,同时也反映了,谈恋爱真的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难点在于双方是否合适,是否能够磨合彼此的缺点,是否能够满足彼此的内心需求等等吧。所以说如果双方不太合适的话,建议及早分手。


IP属地:北京1楼2024-11-27 16:11回复
    建议分手的情况
    情况1:不建议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在一起(或者其他两种不安全型依恋在一起)
    从两者的内心上来讲,两人其实是差不多的,内心都很脆弱,自卑,缺爱,怕被抛弃,时常会很矛盾等。
    但从两者的外在表现形式上来讲,简直就是两个极端,可以说是一南一北。
    焦虑型依恋的表现形式,整体为主动出击的:
    以怕(或者潜意识害怕)被抛弃为核心产生的焦虑
    A、在两人没分手的时候,她可能会作闹,发脾气,疯狂的指责,极高的掌控欲,也有可能凌晨两三点进行见面,恋人不回的话,会进行短信电话轰炸。
    B、在两个人分手以后呢,会可能比上面多一些行为,像疯狂的付出,卑微的乞求和好等。
    总的来说就是为了不被恋人抛弃而做的一些事情,但很多事情做的并不恰当,更多的出发点是以自我而产生的。
    回避型依恋的表现形式,整体为被动消极的:
    同样以怕(或者潜意识害怕)被抛弃为核心产生的回避
    A、在两人没分手的时候,她可能从思想上就很悲观,比如认为两人早晚会分,真实的自己不会被对方接受等吧,从而呢对于感情维护这件事情,就不怎么去努力;或者觉得自己不需要恋人的帮助;或者抑制自己爱的表达和想见恋人的想法;或者渴望有个节日的仪式感,但又拒绝恋人的付出等吧。
    B、在两个人分手的时候,开始在回避压抑机制下,感受不到痛苦,一旦防御机制撤销后,痛苦便袭来了,想起了恋人的好,开始暗中观察恋人的网络社交信息,以获取复合可能的机会,或者说些没营养的话,来试探恋人对自己的态度,总体来说还是期望恋人主动提出复合,自己很难去主动提这件事情,怕被拒绝(但面对焦虑型依恋,可能会主动提出复合,因为焦虑型依恋的一些做法给予了回避型依恋一种满满的确定感)。
    C、回避型依恋的情绪爆发,大概率只能看到结果,不像焦虑型依恋一样,你能明显感觉她的情绪一步一步的扩大化,回避型依恋的情绪爆发产生于内心,让自己感觉到恐惧或者厌烦或者不舒适,一步步的被自己的情绪淹没,等到爆发的时候,就是莫名其妙的被分手了,回避型依恋自我感觉是不喜欢你了或者她自我认为不是足够的喜欢你,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可能是3天,也可能是3年,我估计这个时间可能和她的回避型防御程度以及个人的性格有关系),她恢复正常了,便开始了后悔和思念,进而有可能尝试和你复合(以上是自己的潜意识没有进行过深入了解的回避型依恋,如果了解过,应该能得到一定幅度的控制和改善,比如提前跟你说自己不舒服,需要安静一段时间之类的话吧)。
    以上的事情,更多的产生于回避型依恋的内心。总的来说就是怕将来有一天会被恋人抛弃,而进行的一些消极的恋爱行为。
    轮回式的复合相处,过山车式的感受体验
    在焦虑性依恋发作的时候,会期望对方有着足够的回应,能够立马的解决问题,否则的话,自己容易情绪爆发,或者进行更多的付出以换得对方的回应;反观,回避型依恋发作的时候,只想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呆着,或者投身于工作、爱好兴趣,以换得自己内心能量的恢复。
    如果两者强行相撞的话,很容易导致回避型依恋死机,因为回避型依恋缺乏爱的能力(让回避型依恋自主处理的话,我估计是他会让你自己去消化,时间长了,就好了或者做些其它的事情转移注意力。因为这大概就是他从小到大的自己处理自己情绪的方式。),开始的时候或许有心力按照焦虑型依恋的需求去做,但焦虑型依恋一直没被满足的话,就会容易透支自己,从而很难面对处理焦虑型依恋的问题,为了自保或者不让事情更糟糕,往往会选择更快速的逃避。
    但是这和掩耳盗铃没啥区别......问题不会因为逃避而消失,反而可能会像滚雪球是的,越滚越大,焦虑型依恋内心就越来越感到不安,就拼命的追,回避型依恋就在前面死命的跑......直到有一方提出分手......当然可能还会复合,历史重演,一追一逃,然后又分手了......然后还有可能.......
    在轮回式的追逐中,焦虑型依恋的情绪可能像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痛苦不堪,同样的回避型依恋会为自己的无能而感受到自责和痛苦。
    问题难点在于:需要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共同改变,个人觉得一个人的改变是很难把关系拉到长期的一个健康关系中的。
    理想的局面:焦虑型依恋发作的时候,回避型依恋给予回应;回避型依恋发作的时候,焦虑型依恋给予时间和空间。但是吧,两人一起改变的话,我觉得这是非常难的。


    IP属地:北京3楼2024-11-27 16:12
    回复
      情况2:人品不好或者性格太难相处
      依恋风格,只代表一个人的感情方式,他不代表这个人的人品或者性格问题。你不能说某个依恋的人,他的人品或者性格类型很糟糕等等。
      如果你遇到一个人品不好的恋人或者性格不好的人,请马上跑。


      IP属地:北京4楼2024-11-27 16:13
      回复
        情况3:恋人是NPD自恋型人格障碍(比较容易混淆成回避型依恋)
        这是新发现的一种情况,NPD看上去很像回避型依恋,或者两者兼有,请马上打车跑,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像北大的包丽的男朋友就是一名NPD,最后导致包丽死亡。
        NPD一般分为显性的和隐性的(建议多搜搜这方面的资料)。
        显性特征:
        接触时:显性的一般看上去挺优秀的,比如学历很高,很有钱,外貌很不错等等,初交谈时,能感觉到他的口才很好,朋友也挺多的。
        相恋时:你会发现他很多时候,只是夸夸奇谈,很少落实到实处。随着深入一些,你发现他看不起任何人,会嘲笑很多人,而他的优秀则是他嘲笑的资本。
        PUA:显性的进攻性很强,有时会无缘无故的打压贬低你,他打压的资本则在于他自身的条件,甚至会出现指责,爱情绑架,家暴等形式
        PUA目的:是为了诱导你进行物质付出,情绪投入或者身体付出
        隐性特征:
        接触时:感觉他很完美,能为你做的很好,让你感觉到恋爱的感觉,但有可能奇怪的是,他没有什么朋友。
        相恋时:隐性的一般自身条件不咋地,而且大多数还是回避型依恋的形式,表现症状差不多,但你能细品出他一种若有如无的优越感来。
        PUA:由于没啥资本,隐性的喜欢用哭穷、卖惨或者一个低位自卑的方式对你进行PUA。
        PUA目的:是为了诱导你进行物质付出,情绪投入或者身体付出
        单纯的回避型依恋
        接触时:感觉他的爱有些笨拙,或者有些地方总感觉不对,但他对你很执着
        相恋时:暧昧期和热恋期都还行,然后就很难看到人了,微信也不咋联系了,感觉对你有着持续性的冷漠,经常的说到做不到,搞得我们一脸懵逼,二脸懵逼的,不知道到底发生了啥??
        PUA:如果对方人品比较好,没有其它心理问题的话,大多数时候是我们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而产生的自我的PUA,实际上对方几乎啥也没做.........
        PUA目的:单纯的回避型依恋,你完全搞不明白他要干嘛 ,或者说没有pua


        IP属地:北京5楼2024-11-27 16:14
        回复
          情况4:单方面的努力的情况
          感情在最初的时候,基本都是脆弱的,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和经营,才能走向坚定的爱情。
          但是呢,和回避型依恋谈恋爱,会出现这么一种情况,热恋期过后,你发现长时间的只有你自己在努力........
          这样的感情时间长了,也容易出现问题,很累,比较建议分手。
          有些咨询师或者回避型依恋本人说过,想要长期的坚定的爱,这一点是完全没问题的,但问题是回避型依恋本人自己几乎不努力,那么你就很难给予她长期的坚定的爱。
          因为感情是相互的,单方面的努力很难长期坚持,时间长了你的心理会出现问题。但就算你单方面的努力在某一天打动了回避型依恋的恋人,她也开始对你有爱了,但这时的爱真的是你内心需要的吗?当你们开始有了共同努力后,你们真的合适吗?会不会因为这些基础的因素而分手呢?


          IP属地:北京6楼2024-11-27 16:14
          回复
            情况5:长时间不见面
            尤其是异地的这种情况,更建议分手。本身异地恋分手率就非常高,再叠加个回避型依恋buff就更难了,再来个焦虑型依恋的双重buff,我感觉这两人谈的恋爱搞不好天天像过年……
            同城如果长时间不见面的,也建议分手。
            因为长时间不见面的话,虽然也能坚持,但慢慢的你会发现你喜欢的是一个“抽象的人”,而不是一个“具体的人”。
            抽象的人指的是你以对方为模板进行想象中的人(或者看了很多回避型依恋的书籍或者知识,但这是一个笼统的人,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人,并不能了解个人具体的详细的想法和心理),她似乎能满足你很多内心的需求;但具体的人,却可能和你想象中的人差距很大,有很多缺点,很少满足你内心的需求。
            回避型依恋的恋人她可能也是如此的情况,当有一天,你们修成正果了,开始频繁的见面了,你们真的能接受真实的彼此吗?那种和想想中的人带来的差距,你们真的两人都能接受吗?


            IP属地:北京7楼2024-11-27 16:14
            回复
              情况6:想要平等式的或者成人式的恋人关系
              作为一枚成年人,想要一种平等式的恋人关系,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回避型依恋由于缺乏爱的能力,很难满足这种关系的需要。
              个人觉得呢,恋人关系分为两种,一种为成人之间的关系,一种为母婴式的关系。
              成人关系呢,就是自己可以很好的爱自己,双方可以真诚的互相交流,从而满足双方内心的需求,以达到享受亲密关系的感觉。关键点:成人是有各自的边界感的,不会强迫对方满足自己的需求,也不会委屈自己无条件的满足对方。
              母婴式的关系,就是一个做妈妈,一个做宝宝,妈妈需要猜测宝宝的需求,从而照顾孩子,就像小时候母亲照顾宝宝的那种感觉。
              一般来讲呢,年龄再大呢,谁还不是个宝宝呢,对吧,但是成人关系的主调才是一段健康关系的保证,当然了这里说的宝宝,是排除了比较成熟的安全型依恋之外的其它所有依恋类型(包括一般的安全型依恋)。
              那么怎么做恋人中的成人角色,而不是孩子的角色呢?


              IP属地:北京8楼2024-11-27 16:15
              回复
                建议阅读以下书籍进行成长:
                《关系重建》:依恋风格的入门书籍
                《亲密关系》续篇:比较明确的说明了我们在亲密关系中为什么痛苦
                《爱的五种能力》:感觉相当于中国版缩水版的《非暴力沟通》,重点可以看看这本
                《爱的五种语言》:可以理解爱的不同方式,可以重点看看
                《养育你内心的小孩》:可以重点看看
                《长大了就会变好吗》:推荐看看,可以寻找自己存在的问题点


                IP属地:北京9楼2024-11-27 16:15
                回复
                  相处小建议:
                  1、不建议单方面的带着拯救或者改变的目的去对待回避型依恋(可以选择以身作则的模式去影响她,让她自行领会一些问题的处理方式,我的前女友也能看出来,也从我身上自行学会了一些事情,比如道歉)。
                  原因如下:
                  A、这是回避型依恋几十年形成的行为习惯,这套习惯很好的保护她长大;
                  B、她没有改变的动力和意愿;
                  C、在她没有对关系有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的时候,她会难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果对她具体的想法和感受不了解的话,很难把问题搞对,进而给予的建议也是不合适的;
                  D、大部分回避型依恋都处于人的心态发展第一阶段"自我特别脆弱”,这个阶段的人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求,求证“我是对的”,他们希望方方面都是对的。这个阶段的人,你基本上只能支持认同她,就算你的分析是客观的,语言是很温和的,她也很有可能认为你是在攻击她(分析改变相当于否认她),甚至她还有可能反击你(我的这位就反击过几次);如果她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自我比较结实和稳定”,那么你就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客观分析和一定程度的支持认同。他们会寻求“我是好的”这种心理,但不会去寻求每件事都是对的这种需求,就是去寻找整体上我是一个很好的人的这种感觉,指出问题所在,也是她的成长,证明她是好的;如果她进入了第三个阶段“我是行的”,你可以明确的指出问题所在,甚至为了让她面对一些问题,还可以给予情景压力模拟,让她面对不愿意面对的事情。因为她超出了事情的对错与好坏,只关注事情的本身,你对她进行中立客观的分析,她不认为你是在攻击她。 以上话语来自 B站武志红。
                  2、不要急于推进关系,一般回避型依恋大部分内心都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填充,所以会比一般的情侣慢上很多很多。
                  3、多给予她更多的认同与赞赏,少一些指责与埋怨(多给点爱,或许她就有勇气去改变,一般是回避型依恋是分手后感到痛苦后才有可能有勇气去改变,当然选择躺平的可能性也很大)。
                  4、自己内心有不满,我觉得可以合理的指出来,陈述事实+自我感受(非暴力沟通的形式),比如:你总是拒绝我见面(陈述事实),这让我很伤心(自我感受)。而不是添加其它的情绪指责语言,比如在前面的后边加一句,你太自私了,是不是不爱我了等等。
                  5、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情绪爆发,而不是一味的压制,大不了分手嘛,想要长期的维持关系,你一定要记得爱自己,一旦你失去自我,这段关系大概率也是结束。
                  6、不要强行压制自己的需求,可以直接表达出来,从自我的角度出发,比如:“我想见你一面,你有时间陪陪我吗?”而不是“我们好长时间没见面了,可以见一面吗?”。当然对她的回答不要抱太大的期望,答应的话,就算是赚到了。强行压制自我需求的话,短时间内还可以,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自己变得敏感脆弱。
                  7.不要过多的关注她,就是时时刻刻的想着她干嘛,怎么去帮助她,这样你很容易内耗,她也反感。但可以选择关心,比如你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可以试着了解她一些事情,她不正面回答的话,就不要追问了。
                  核心难点:让她感受到爱情的温暖,记住这里不是证明你有多爱她(不要无条件疯狂的爱她),而是让她感受爱情的温暖(或者说让她感觉到爱情的舒服),让她从内心产生浓烈的渴望,并产生为此努力的动力。
                  分析如下:大多数回避型依恋小时候就没有感受过爱的温暖,那么大了之后对爱也不是那么的渴望,甚至是没有渴望。那么她经营爱情的动力也就可想而知,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回避型依恋的自述大多数是消极的,悲观的,更喜欢一个人的以及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这点是源于亲密关系的伤害)。


                  IP属地:北京10楼2024-11-27 16:15
                  回复
                    结语:
                    和回避型依恋谈恋爱,我们很多时候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给予她更多的爱,却得不到太多的期待,甚至是一个比较好的结果,或许最后我们对回避型依恋的恋人的感情最终也会风消云散。
                    但是我们为此而努力提升的自我能力却没有消散。
                    人生嘛,总是一个又一个的执念,但请记得好好爱自己,不要把自己给搞丢了,那很危险。


                    IP属地:北京11楼2024-11-27 16:16
                    回复
                      我就是焦虑型,我对象就是回避型,哎


                      IP属地:河南12楼2025-01-16 11: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