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吧 关注:828,767贴子:4,392,113
  • 19回复贴,共1
求助

请教各位大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人七岁开始练琴的,练到14就没练了,被sb老师拖累了(当时不知道),有一定基础但是基本功很差,导致我练琴效率很低,想求教下我应该怎么练习基本功(现在高三 每天大概有一个多小时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2-15 20:27回复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2-16 00:32
    回复
      取决于你要弹古典还是流行。古典请去硬扣练习曲,流行练和弦去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2-16 01:23
      回复
        啊?你确定要高三的时候练基本功嘛?这个不仅急不来,而且因为很难看到成绩,很打击积极性的。建议高考结束后哦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2-16 08:14
        收起回复
          赞同楼上的意见,除非参加艺考,不然就等等。
          练琴效率还是需要老师不断引导不断调整的,基本功也不是单纯练练“机能”,即使看了教学文章、视频,好像脑子里都懂了,实际练琴的时候未必做得到,有些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比如如何科学识谱、慢练、建立听觉审美、遇到不同问题的解决方案等等,方向对了,你的机能才能在练习中不断提升。


          IP属地:福建5楼2024-12-16 09:48
          收起回复
            不如打音游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12-16 18:43
            收起回复
              高三的1小时时间非常宝贵,不建议投在这个短期不见成效的项目上。


              IP属地:广东9楼2024-12-19 17:00
              收起回复
                不要去听什么风格的古典,流行的说法。
                今年之后以风格来区分学习路线的做法,废了,艺考改革了,考评分离了。
                古典流行,只是音乐演奏风格的区分,而不是什么技术的区分。
                之所以以前要区分,是因为古典,作为艺考的主要甚至全部内容,里头有点。。猥琐的说法罢了。
                你反正现在也没有想走艺考路线吧?
                那就不用理会就行了,稍微看看考评分离,艺考改革内容,你自己是可以看明白的。
                然后讲你如果真的学钢琴,该怎么干。
                首先,你现在年龄属于黄金阶段,远比你7岁开始学那会的效率高好几倍。
                语言能力,逻辑能力,已经具备了,文字性质,视频性质的教学,你有可能成功的。
                问题是,你该学什么以及怎么练。
                首先,钢琴里的基本功,其实就是一个一个完整的发力技术。
                每一个发力技术,都可以拆分为,发力点,运动形式,运动效果,运动极限,4个部分。
                弄明白这四个,那你就等于弄明白了一门完整的发力技术。
                每一种发力技术,受限于基本的发力点,运动形式,在具体的运动效果,比如速度,强弱,音型模型的擅长处理方面,都有各自能做的极限。极限各有不同,也就是有自己的优缺点。
                用可以解决问题的发力技术,去练习,演奏曲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发力点来说,手指指节,掌指关节,手腕,前臂肌肉群,大臂肌肉群,。5个发力点,这5个发力点,指的是能够单纯不依赖其他发力点,就可以独立完成,触键动作的,主要动力源。
                也就是说,钢琴演奏,最基础的运动性,首先你要去了解,这些发力点,每一种都是怎样的,有多高的运动性。
                从这点入手,我们可以区分两类。
                一类是单点发力,前三。
                由于没有可以替换的发力点,所以只能以降速为代价解决放松问题,单次的运动速度,只能做到0.1秒一次。
                第二类是肌肉群组发力点。
                以前臂肌肉群举例。
                臂力发力技术,前臂肌肉群发力,带动手指完成触键的实例展示,以及一动多音概念体现,自己1分钟120拍每拍8音,1分960音跑速,专业入门程度随意演奏展示_哔哩哔哩_bilibili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r4y1W7DL/
                视频举例。
                里头就是前臂肌肉群发力,环绕骨骼一圈,都是发力点,当你单向发力的时候,只有一侧肌肉群发力,另一侧休息。
                如此循环,因此对比单点发力,肌肉群组发力的发力点,具备更高的运动性,可以做到0.06秒一次的运动速度。
                在这一点上,发力点的罗列,你就可以知道了,我猜,你所谓的之前的老师不正确,是因为过多的把触键这个任务,交给了手指吧??
                第二个关键点,是运动形式。
                我自己总结的诸多发力技术,其运动形式,扣除掉名称不同,但形式一致的,那么就只有十几种而已。
                而这十几种,以运动性作为切入点,也是区分两类。
                第一类,是一动单音,只能一个动作完成一个音,触键,你说自己被坑,那么基本来说你就是这一类。
                另一类,是一动多音,一个动作可以在某些限定前提的基础上,做到一个动作2个音,到一个动作5个音。
                也就是说,在发力点的提升接近一倍的基础上,继续提升倍数到5倍。
                当然了,这个还要看具体的技术,以及触键前提,给不给你那个环境,一动5音极速的处理,在实际的乐曲中基本看不到,过分极端了。
                在最基础的速度性来说,是有这么巨大的差异性的。
                除了速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强弱,这就不得不提到手指的运用了。
                在速度达到一定限定后,比如不允许降速的高速,或者极速,唯一能够达到弱音手段的,就是正确的手指运动。
                手指有三种六个不同的发力,手指的曲直,手指的抬落,手指的刚柔。
                其中,曲直跟刚柔,是由手指的指节完成。
                而手指的抬落,由掌指关节决定。
                手指的刚柔是完成高速弱音,极速弱音的关键,即,手指的指节,是你的末端肢体。
                你找不到梗末端的了。。。
                就好比汽车的缓冲器,你必须得在轮子那弄,而不是发动机上搞。
                首先,发力技术,发力点,好的发力点,运动性高的发力点,存在非手指发力,带动手指发力的发力点。
                无论那些技术优劣,至少要排除掉使用手指发力的发力点,才有完成这个缓冲的基础。
                其次,必须具备手型定式概念。国内大部分不讲这玩意的,没有这个概念认知,就很难完成了。
                这两个条件完成后,你需要锻炼的,是手指的刚柔。
                刚柔,没有任何外在运动体现,钢就是手指指节蹦着劲,这就没有缓冲。
                柔,则是手指主动做柔软化,这就有了缓冲。
                因为主动进行了柔软化,那么完成触键这种目的的发力,就不允许,这也是为什么必须是后方发力带动手指,才能达到这一要求。
                触键的速度本身,由后方发力点,带动手指完成,而手指则在触键的过程里,完成主动性的柔软化运动。
                这就是国内钢琴教学里,为什么没法给学生教高速弱音,极速弱音的真相。
                太多的触键,基本都是只有,手指。
                再具体地运动效果,速度,强弱,大体讲完,你要去了解一门技术的运动极限。
                这决定了是否容易练伤。
                一般来说,按照发力点,运动形式,推论出来的极限速度,你要打一个百分80的折扣。
                无论这个数据是多少,是600也好,是3000也罢,只要到了百分80,都是安全阈值。
                再往上练,你就要请专门的团队,饮食,休息,状态监控,专业的医疗,专业的技术指导。
                只靠单个,基本都会容易练出问题来。
                这也是大多数人业余的极限限度了。
                大概,这样讲完,你就对钢琴该怎么学,有个想法了。
                以上内容,不以任何形式,收费。


                IP属地:福建10楼2024-12-19 17:33
                收起回复
                  每天一个小时不仅学不会还占据了你休息学习的时间,并且学了个半吊子可能会让自己失去兴趣,不如到了大学在练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12-23 00:02
                  收起回复
                    说白了就是识谱视奏差呗,想检查自己在什么水平就回炉,从小汤系列开始,看下自己在什么程度能比较容易的识谱,就从那个程度开始练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5-01-20 11:3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