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吧 关注:125,715贴子:3,431,790

没想到我对萨尔浒之战的猜想竟然与洋人大师暗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通过和军事历史同好们的友好交流,我逐渐形成了“萨尔浒之战,满清机动作战兵力只有两个骑兵师”的猜想或者是观点。
这是个小众观点,在中国互联网上被普遍反对。
这几天看张建的《清朝入关前步兵研究》时,才知道这就是日本清史大师阿南惟敬的观点!
东洋人也是洋人!


IP属地:安徽1楼2024-12-27 16:54回复
    骑兵师这个编制概念,似乎有点超前了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2-27 18:17
    回复
      什么鬼,骑兵师都冒出来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2-27 18:31
      回复
        楼上两位,“两个骑兵师”就是两万骑兵的意思。


        IP属地:安徽4楼2024-12-27 22:19
        收起回复
          可老档里甚至野猪皮、代善、黄台鸡、阿敏、莽古尔泰、德格类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带了多少人,由于杜松出人意料地冒进,很多牛录是他们急匆匆赶路时边赶边招,根本来不及统计。


          IP属地:加拿大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2-28 07:20
          收起回复
            二万骑兵不少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2-28 11:17
            回复
              这要看怎么论,如果只算披甲兵做主力的话,那萨尔浒可能确实只有两万,但同一标准下的明军恐怕就只能算几千了如果按人头,那后金六万是肯定有的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4-12-29 10:44
              收起回复
                参加战斗的八旗军兵力最可信的数据应该是至少4.5万人,区区2万人是不够消耗的!真要是只有2万人,那应该是在打刘綎时,八旗可用战斗兵力只剩2万。
                根据萨尔浒战斗过程,可发现一个细节:杜松部是被全歼的,马林部是被击溃的,刘綎部是被伏击的。李如柏是被吓退的。
                这表明,八旗军在全歼杜松时损失并不小,导致无力全歼马林部,打成了击溃战让马林逃脱;等到打刘綎时,只能靠诱伏而不是强攻,而且刘綎部仍有部分人逃脱;轮到李如柏时,八旗军很可能已经无力再战,只能靠虚张声势吓退明军。
                真要是如此说八旗军开局以2万兵力去打,这三场战斗下来,如果每次战斗保守估计被明军拼掉几千把人甚至超万人,那么等到伏击刘綎时可战兵力就完全不够用了!所以萨尔浒八旗参战的战斗兵力决不可能是2万人,应是至少4.5万人最符合当时情况。
                萨尔浒最有可能的情况应是:与杜松部接战时八旗兵力为4.5万,全歼杜松部后,与马林部接战时,八旗可用战斗兵力可能降到3万左右,等到伏击刘綎部时,应该剩2万兵力了,打完刘綎后,八旗兵力已不足以与李如柏对抗了。如果李如柏部和其它后援明军没有害怕,也不动摇,坚决打下去的话,胜利方应该属于明军,可惜了……


                IP属地:安徽8楼2024-12-29 23:11
                收起回复
                  楼主真以为八旗军是钢铁军队,打仗无损失无消耗?那种经过火器射击再贴脸近战格斗,能做到不死人不伤人,保持2万兵力打全场?简直是太玄幻!


                  IP属地:安徽9楼2024-12-29 23:24
                  收起回复
                    8楼被吞了,重发!
                    萨尔浒参加战斗的八旗军兵力最可信的数据应该是至少4.5万人,区区2万人是不够消耗的!真要是只有2万人,那应该是在打刘綎时,八旗可用战斗兵力只剩2万。
                    根据萨尔浒战斗过程,可发现一个细节:杜松部是被全歼的,马林部是被击溃的,刘綎部是被伏击的,李如柏部是被吓退的。
                    这表明,八旗军在全歼杜松时损失并不小,导致无力全歼马林部,打马林部打成了击溃战,让马林逃脱;等到打刘綎时,只能靠诱伏而不是强攻,而且刘綎部有部分兵力逃脱;轮到李如柏时,八旗军很可能已经无力再战,只能靠虚张声势吓退明军。
                    真要是如洋人此说,八旗军在萨尔浒开局只有2万兵力,那么这三场战斗下来,假设每次战斗保守估计被明军拼掉几千把人甚至超过一万人,那么等到伏击刘綎时,可战兵力就完全不够用了!所以萨尔浒八旗军参战的兵力决不可能只有2万人,应是最少4.5万人,这才最符合当时的情况。
                    萨尔浒最有可能的实际情况,应是:与杜松部接战时,八旗兵力至少4.5万;全歼杜松部后,与马林部接战时,八旗可用战斗兵力可能降到3万左右,导致未能全歼马林部;等到与刘綎部接战时,估计八旗军应该只剩2万兵力了,所以只伏击,不强攻;打完刘綎后,八旗军剩下的兵力很可能已不足以与李如柏部战斗了。如果李如柏部和其它后援明军没有害怕,也没动摇,坚决打下去的话,齐装满员的李如柏部要是能对上接连战斗已经疲惫不堪的八旗军时,胜利应该会属于明军,可惜了……


                    IP属地:安徽10楼2024-12-29 23:52
                    收起回复
                      如果李如柏不撤退的话,对上经过连续三场战斗损失消耗疲惫不堪的八旗军,结果可能有三:
                      最坏情况是李如柏部被击溃,八旗军主力被重创,虽挟胜利之威,实则虚弱无比,可能内乱。
                      中间情况是李如柏部被重创取胜,八旗军主力可能要全交待在萨尔浒。
                      最好情况是李如柏部完胜。
                      总之无论怎么样,李如柏只要能坚持下去,都是稳赚不赔。


                      IP属地:安徽11楼2024-12-30 00:10
                      收起回复
                        楼上,你的八楼没有被吞。
                        如果后金军机动兵力是四万五千人,怎么在辽东丘陵地带完成快速机动呢?


                        IP属地:安徽12楼2024-12-30 09:08
                        收起回复
                          萨尔浒之战时,建奴骑兵肯定只有几千。


                          IP属地:湖南13楼2024-12-30 12:15
                          回复
                            两万没啥问题,杜松是分了三次兵,两万人围歼杜松本部几千人完全可以,剩下的依次吃掉


                            IP属地:陕西14楼2024-12-31 18:04
                            回复
                              八旗军在乾隆以前,一共就三次损失五千以上的大败。
                              尼堪在衡阳阵亡,郑家打的厦门岛战役,还有雍正朝的和通泊之战。
                              这三次都阵亡了大量的中下级军官。


                              IP属地:上海15楼2024-12-31 18: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