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
岁月如流
2024年悄然步入尾声
温情与感动犹存心间
携手共进的画面依旧鲜明
在新的一年里
让我们带着这份珍贵记忆
继续坚定前行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全国累计志愿登记701万余人
累计实现器官捐献5.6万余例
累计捐献器官17.5万余个
挽救了17万余人的生命
01
这一年
我们见证了爱的无垠篇章
2024年,他们的故事,如同一束束温暖而明亮的光,穿透了生死的界限,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也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与伟大。
01
她是92岁抗美援朝女战士于淑荷
年轻时是志愿军,年迈后是志愿者,离世后捐献遗体,在另一个“战场”为其热爱的医学事业服务。

0
2
她是一代侠女郑佩佩
她说,“我虽然老了,我的器官不能用了,但是我还有眼角膜,我还有遗体,只有让爱活下去,所有人才能得到更多重生。”

0
3
她是白衣天使游湘萍
生前无数个日夜坚守在岗位上,与医生们一起从死神手中夺回无数垂危的生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捐献器官,完成了“最后一次救死扶伤”。

04
她是7岁天使女孩伍思亦
患脑肿瘤的她,坚强面对病痛,三次手术不哭不闹。她的纯真善良,帮助他人重见光明,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感受世界的美好。

05
他是96岁老党员沈良駟
一位历经抗日战争与抗美援朝的老党员,生前正直无私,致力于医学教育,晚年决定捐献遗体,支持医学事业。曾言“幸福不忘共产党,今年我们夫妻双双办公证,捐献遗体,为医学,易旧俗。”

06
他是国家一级面点师骆雪松
生前他是在面点事业里发光发热的“老班长”,不仅传授技艺给乡亲们,还成立工坊助力低收入者。当生命的烛火熄灭时,他选择捐献遗体与角膜,从此成为一位“无语良师”。

07
他是脑瘫诗人胡少杰
“凡人莫看残身朽,我自逍遥醉且狂。”身患重疾的他,用诗句书写坚韧的生命,用脚趾触及深处的灵魂。在生命的终点,他以捐献器官之举开启又一场诗意人生。

08
他是公益救援队队员齐洪波
他一生致力于公益事业,无论是河南洪水救援还是甘肃地震救灾,总是勇往无前,冲在前线。去世后,他捐献器官挽救了5名垂危患者的生命,延续救人助人的崇高精神。

这一年里
还有无数个他与她
用平凡的生命书写了不平凡的故事

02
这一年
政策引领为爱护航
2024年5月1日,《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施行,我国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开启新征程。


2024年4月28日,国家卫健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健康发展的意见》,完善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体系,规范人体器官捐献管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我国人体器官捐献事业健康发展。
2024年10月21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人体器官捐献人道关怀工作的意见》,加强和规范人体器官捐献人道关怀工作,推动人体器官捐献事业健康发展。


2024年10月21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捐献见证工作规范(试行)》,规范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捐献见证工作,进一步推动建立“阳光、公正、高效”的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体系。

一系列法规、制度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器官捐献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我国器官捐献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让每一份大爱顺利到达彼岸。

03
这一年
我们以缅怀之举致敬平凡英雄

3月,我们启动“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月”活动。

3月31日,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行“生命礼赞——2024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暨宣传普及活动”。

“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月”期间,各地共举办缅怀纪念活动370余场,致敬捐献者的大爱奉献精神。

推动在地级市和有条件的县级以上城市新建捐献者缅怀纪念场所50个,全国累计建成缅怀纪念场所257个。

铭记英雄,传递大爱。每一场缅怀纪念活动的举办、每一处缅怀纪念场所的建立,都是传递爱与希望的桥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捐献的伟大意义,感受到捐献者及其家属的崇高精神。



岁月如流
2024年悄然步入尾声
温情与感动犹存心间
携手共进的画面依旧鲜明
在新的一年里
让我们带着这份珍贵记忆
继续坚定前行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全国累计志愿登记701万余人
累计实现器官捐献5.6万余例
累计捐献器官17.5万余个
挽救了17万余人的生命
01
这一年
我们见证了爱的无垠篇章
2024年,他们的故事,如同一束束温暖而明亮的光,穿透了生死的界限,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也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与伟大。
01
她是92岁抗美援朝女战士于淑荷
年轻时是志愿军,年迈后是志愿者,离世后捐献遗体,在另一个“战场”为其热爱的医学事业服务。

0
2
她是一代侠女郑佩佩
她说,“我虽然老了,我的器官不能用了,但是我还有眼角膜,我还有遗体,只有让爱活下去,所有人才能得到更多重生。”

0
3
她是白衣天使游湘萍
生前无数个日夜坚守在岗位上,与医生们一起从死神手中夺回无数垂危的生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捐献器官,完成了“最后一次救死扶伤”。

04
她是7岁天使女孩伍思亦
患脑肿瘤的她,坚强面对病痛,三次手术不哭不闹。她的纯真善良,帮助他人重见光明,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感受世界的美好。

05
他是96岁老党员沈良駟
一位历经抗日战争与抗美援朝的老党员,生前正直无私,致力于医学教育,晚年决定捐献遗体,支持医学事业。曾言“幸福不忘共产党,今年我们夫妻双双办公证,捐献遗体,为医学,易旧俗。”

06
他是国家一级面点师骆雪松
生前他是在面点事业里发光发热的“老班长”,不仅传授技艺给乡亲们,还成立工坊助力低收入者。当生命的烛火熄灭时,他选择捐献遗体与角膜,从此成为一位“无语良师”。

07
他是脑瘫诗人胡少杰
“凡人莫看残身朽,我自逍遥醉且狂。”身患重疾的他,用诗句书写坚韧的生命,用脚趾触及深处的灵魂。在生命的终点,他以捐献器官之举开启又一场诗意人生。

08
他是公益救援队队员齐洪波
他一生致力于公益事业,无论是河南洪水救援还是甘肃地震救灾,总是勇往无前,冲在前线。去世后,他捐献器官挽救了5名垂危患者的生命,延续救人助人的崇高精神。

这一年里
还有无数个他与她
用平凡的生命书写了不平凡的故事

02
这一年
政策引领为爱护航
2024年5月1日,《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施行,我国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开启新征程。


2024年4月28日,国家卫健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健康发展的意见》,完善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体系,规范人体器官捐献管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我国人体器官捐献事业健康发展。
2024年10月21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人体器官捐献人道关怀工作的意见》,加强和规范人体器官捐献人道关怀工作,推动人体器官捐献事业健康发展。


2024年10月21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捐献见证工作规范(试行)》,规范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捐献见证工作,进一步推动建立“阳光、公正、高效”的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体系。

一系列法规、制度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器官捐献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我国器官捐献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让每一份大爱顺利到达彼岸。

03
这一年
我们以缅怀之举致敬平凡英雄

3月,我们启动“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月”活动。

3月31日,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行“生命礼赞——2024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暨宣传普及活动”。

“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月”期间,各地共举办缅怀纪念活动370余场,致敬捐献者的大爱奉献精神。

推动在地级市和有条件的县级以上城市新建捐献者缅怀纪念场所50个,全国累计建成缅怀纪念场所257个。

铭记英雄,传递大爱。每一场缅怀纪念活动的举办、每一处缅怀纪念场所的建立,都是传递爱与希望的桥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捐献的伟大意义,感受到捐献者及其家属的崇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