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生大士吧 关注:2,096贴子:15,264
  • 3回复贴,共1

发真归元(莲池大师评中庸与中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演莲琺师《竹窗随笔》白话


IP属地:辽宁1楼2025-02-04 17:45回复
    楞严云:“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消殒。”而中庸以“喜怒哀乐未发”为“中”,既而曰:“致中则天地位。”会通儒释者,谓“中”即“真元”也。然“归元”则世界消,“致中”则世界立,胡因同果异如此?盖喜怒哀乐,属乎意根,第六识耳。今止意识不行,尚余末那赖耶!洪涛息而微波在也。曾未归元,如何得虚空消殒?


    IP属地:辽宁2楼2025-02-04 17:46
    回复
      2025-08-17 12:04: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译文】
      《楞严经》上说:“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消殒。”而《中庸》以“喜怒哀乐未发”称为“中”。接下又言:“致中和则天地位焉。”有会通儒释二教的人认为《中庸》所说的“中”即是彿经上所说的“真元”。这是错误的。《楞严经》谓“归元”则世界消殒,《中庸》称“致中”则世界成笠。


      IP属地:辽宁3楼2025-02-04 17:46
      回复
        如果“中”就是“真元”,为何因相同而果却如此差异?其实喜怒哀乐属于意根,乃八识中的第六识。《中庸》所指的“中”,只是意识不起作用,然而还有末那识、阿赖耶识呢!洪涛虽息而微波还在啊。从来就不曾“归元”,如何能得“虚空消殒”?


        IP属地:辽宁4楼2025-02-04 17: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