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典籍99%的篇幅都在重复扯圣贤之道,真正客观谈论人心的篇幅1%都不到,于是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学习儒家的人会发现他们的理论与现实存在一定的脱节,现实中的人都是市井小人,他们的心理儒家典籍几乎没有进行剖析,学儒家典籍反而还让人远离真实的人心。
而那些长舌妇们、就是巴婆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别人,虽然很多事都捕风捉影让人恨,但不可否认的一点,他们不顾老脸,心里有什么说什么,口无遮拦,反而有时候对于人心的了解反而很客观,确实有时候能把一些难听但真实的事说出来。
所以,儒家典籍对于人心的了解反而不如长舌妇?

而那些长舌妇们、就是巴婆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别人,虽然很多事都捕风捉影让人恨,但不可否认的一点,他们不顾老脸,心里有什么说什么,口无遮拦,反而有时候对于人心的了解反而很客观,确实有时候能把一些难听但真实的事说出来。
所以,儒家典籍对于人心的了解反而不如长舌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