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四川国晴律师事务所案件案例: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 ——精神病人刘某寻衅滋事案 【案情】 2015年8月7日中午,在某休闲广场上,行为人刘某裸露上身,手里摇晃着自己的衣服,追逐、嬉戏广场上的行人,在半个多小时内,广场上秩序一度混乱,群众打10报警,110指令属地派出所出警进行处理。 经公安机关调查,刘某在半个多小时内虽引起广场秩序混乱,但没有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其行为涉嫌寻衅滋事
-
0扰乱单位秩序,情节较重的可以依法给予行政拘留(http://www.scgqls.com) ——崔某扰乱单位秩序案 【案情】 崔某原系某市某厂小学工作人员,该人虽具有教师资格,但退休时是在非育岗位办理退休,按政策不享受国有企业退休教师待遇。为此,该人自2012年2月起,进京、省、市上访,市人民政府考虑到崔某家庭较困难,2013年12月,给崔某难补助3万元钱,崔某非常感谢表示今后不再上访。但是,崔某收到3万元钱后仍继续无理上访。2014年4月29日7时30分许
-
0可以。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所谓重大误解,是指当事人对对方的意思表示发生了认识上的错误,而基于该认识错误作出了意思表示。一般认为,我国民法所规定的重大误解,是指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小王将热水壶当成了电饭煲而购买,是对所购标的之品种发生了误解,表明其实施法律行为是基于重大
-
0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
0受胁迫的意思表示是指表意人因他人之胁迫而陷入恐惧状态,且基于该恐惧做出迎合相对人之利益的意思表示。 其构成要件有四个: 须有胁迫行为,该胁迫行为必须是人的行为,不能是天灾等自然力,另外该胁迫必须是不法的;须有胁迫的故意;须表意人因胁迫陷人恐惧;表意人因恐惧而迎合胁迫人作出意思表示。
-
0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0民法典第八十三条规定:营利法人的出资人不得滥用出资人权利损害法人或者其他出资人的利益;滥用出资人权利造成法人或者其他出资人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营利法人的出资人不得滥用法人独立地位和出资人有限责任损害法人债权人的利益;滥用法人独立地位和出资人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法人债权人的利益的,应当对法人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
0国晴律师事务所:民法典第八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执行机构行使召集权力机构会议,决定法人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决定法人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
0民法典第九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捐助人有权向捐助法人查询捐助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捐助法人应当及时、如实答复。
-
0决策机构、执行机构与监督机构。 民法典第九十三条规定:设立捐法人应当依法制定法人章程捐助法人应当设理事会、民主管理组织等决策机构,并设执行机构。理事长等负责人按照法人章程的规定担任法定代表人捐助法人应当设监事会等监督机构。
-
0民法典第十七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第十八条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
0所谓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反映民法典的基本价值追求适用于整个民法领域中的根本性的准则。基本原则与法律规范不同,它是积极抽象的,不具有具体的构成要件和具体的法律效果,因此不能直接用来裁判案件,但它却为法律的制定以及案件的处理指出了总的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六个基本原则,分别是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绿色环保原则。
-
0需要设立权力机构、执行机构与监督机构。 民法典第八十条规定:营利法人应当设权力机构。 权力机构行使修改法人章程,选举或者更换执行机构、监督机构成员,及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民法典第八十一条规定:营利法人应当设执行机构。 该法条第二款规定:执行机构行使召集权力机构会议,决定法人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决定法人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民法典第八十二条规定:营利法人设监事会或者监事等监督
-
2
-
0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能够独立实施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资格,即指民事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意思表示行为,为自己取得民事权利、创设民事义务的资格。 民事行为能力的享有以享有民事权利能力为前提条件,没有权利能力就没有行为能力;反过来,有权利能力并不意味着有行为能力。根据民法典第一编第二章第一节中的相关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自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
0首先,表现在其内容的全面性上,其内容涵盖民法的整个范围,这就如同词典一样,民法典是民法法律全书。这一点完全可以由民法典的条文数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有1260条,这是目前为止我国任何一部法律书籍都无法比拟的。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次,民法典是以其体系性著称的,民法典并不是所有民事法律规范的汇编,或者说仅仅是法律条文的简单罗列,而是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进行的体
-
0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条的规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施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
0四川国晴律师事务所网站http://www.scgqls.com
-
0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酒驾、醉驾交通违法,均要付出沉重的法律成本。 饮酒驾驶: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1000~2000元罚款;一次记满12分; 再次饮酒驾驶:10日一下拘留;1000~2000元罚款;吊销驾驶证; 饮酒和醉酒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追究刑事责任;吊销驾驶证;终身禁驾; 饮酒驾驶营运机动车:15日拘留;5000元罚款;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醉酒驾驶:约束至酒醒;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吊销驾
-
0
-
0
-
0关于侵犯肖像权的认定条件,以前法律规定需要以营利为目的,现在《民法典》第1019条不再有这个要求。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
01、刑事案件; 2、治安案(事)件; 3、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或者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体性事件; 4、自然灾害、治安灾害事故、火灾、交通事故; 5、其他需要公安机关紧急处置的与违法犯罪有关的报警; 6、危及公共或群众安全迫切需要处置的紧急求助; 7、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正在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
-
0
-
0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国晴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