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58
-
15李新魁(1935年10月—1997年9月),字星桥,澄海市(现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人。是著名语言学家、古汉语音韵学家、文字学家、教授、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 - 李新魁生前曾任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全国高校文字改革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省社联委员、广州国学研究社社长等学术兼职。并受聘为汕头大学、广东社会科学大学、信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
-
0
-
2直到明朝时期,汉字“阿”还只有一个唯一的音o,根本不存在什么a音,在明朝的《西儒耳目资》中是以“丫”标注拉丁字母a,以“阿”标注o。到了民国时期的老国音字典中,“阿”的发音一是o,二是a,这时才有a的发音,变成了多音字。西儒中,“佗”、“他”、“拕”、“拖”、“扡”等字都明确标准发音是to,不念a!只有“他”字到了民国时期才出现ta的发音,变成了多音字。 从东汉的《说文解字》一直到清朝的《康熙字典》,第一个都是“
-
223第二區佔東部跟東北部,约佔全省四分之一的地方,但是西北角的竹溪,竹山两处像東部而不像西部,所以也把它們歸在第二區。 按特點說起來:(前略)6.(7,8)'杜,助'大部分 əu , ou ; 6.(11-24)同第一區,但6.(14,17,18)'倍,梅,對,最,歲,累,随'大都讀 i 韵而不讀 ei ,這是這一區的一個顯著的特點;(中略) 11.聲调除竹溪,竹山外都有陽去及入聲,但除蕲春外入聲都不短促。1陳垣(1880.11.12—1971.6.21) 史學大師陳垣本是研究所國學門導師,又與胡適、沈兼士交往密切。把中國學術研究推向世界最高水準,是他們共同的心願。 據胡頌平《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記載,胡氏一九五七年一月三日出席臺北“中央研究院”團拜會,憶起二十年代“在北平和沈兼士、陳援庵兩位談起將來漢學中心的地方,究竟是中國的北平,還是在日本的京都,還是在法國的巴黎”。 而曾就學於研究所國學門、後來成爲史學大家的鄭天挺在《1426161977说明: 第一,老黄冈县包括今天的黄州区+团风县+武汉新洲区; 第二,老黄冈县大部分分平翘,但是也有沿江少数地区不分的;(黄冈各县市也是以分平翘为主。) 第三,老黄冈县普遍性的儿化音,有儿化的场合多,无儿化的场合少。 翘舌+儿化音是黄孝的重要特征。(据说这也是明朝官话的特征)25u也会 例如孤(gu)>瓜(gua) 荼(tu)>茶(cha) 贾(商贾gu)>贾(jia) 土(tu)>社(she)(有点类似“蛇”的do与she二读) sun[sʌn] cut[kʌt] hug[hʌg]2522515关于光山方言的声调问题 在叶祖贵的《信阳地区方言语音研究》一文中,将光山方言声调归类为四声调(阴阳平,上声,去声)。但实际上但论调值的不同,其实上是有五个声调的。并且在这五个声调中去除阴平(54)、阳平(45)、上声(324)和去声(311)之外,还有一个声调,并且这个声调所对应的字都属于入声字,因为我的专业性不足等问题,不会使用praat这类语音分析软件,所以我自己无法确定这个声调的调值,所以我暂时用(5)来标记这个7559黄孝片保留的古音在官话中算多了,个人目前在官话中仅发现西南官话桂柳片保留的古音比黄孝片多,不过声调方面比桂柳片保留得好(大多数6个)。 不过,保存情况似乎不是很好,年轻一代人正在丢失这些古音。54讨论七:楚语产生了粤语(广东白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