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密乘红教宁玛派将印度、西藏各宗见地概括为唯识见、中观见、大手印见和大圆满见四宗。 唯识见为瑜伽行派根本见地,主张万法唯识,由观唯识无境,灭我法二执,转识成智而解脱; 中观见为中观派、格鲁派根本见地,主张万法皆缘起性空,实性离一切相,超越一切执着而解脱; 大手印见为噶举派根本见地,众生心性光明,本来无生,本来具足三身五智,不须别修断舍,本来解脱成佛; 大圆满见为宁玛派根本见地,心性明体本来清净,任运显现
-
12一般说道家是仙家,因道家以修道成仙为目的。
-
31近日偶然得到这一本书,是陈建民上师著述。昨晚连夜翻看了二百多页,其中微妙精深处,甚是精彩。因此摘选三篇文章。 第一篇《小大乘修空及密乘大手印、大圆满、禅宗辨微》,此是小引 第二篇《莲师大圆满教授勾提》,此是大餐 第三篇《熟溜病及其对治》,此是引以为戒 愿与诸位共赏
-
3最后一回。
-
4道一句看看。
-
6谁知道?说一句。
-
5八八六十四字。
-
9当时有卓左军居士以崇禅抑净之心,投书问难于大师:"如何是念佛门中的向上一路,如何得离四句绝百非?如何是念佛人最后极则,如何是淆伪处脑后一锤,冀和尚将向来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等语,撇向一边,亲见如来境界,快说一番,震动大千世界。"
-
0法界极清净奥明净土。
-
0我女友说,在打坐时,她囱门开了。 我无语了,这不科学。 她说,本来打坐好好的,然后看到对面有个老喇嘛也在打坐,他一做动作,她也马上做,好像被带动了。 囱门刚被开启时,她说还是蛮疼的。 我看她在打坐时,做了很多瑜伽动作,然后拍了下自己脑门。 我摸过,的确顶门软踏踏的,一块骨头没了。 我和她没接触过密宗,女友身体阳气较弱,我想通过修宝瓶气,然后加固她阳气。 仅此而已,可能是因为她有一世是密宗修行人,她和我说的
-
21
-
0惡有惡報,善有善報,現在不報,將來要報,若是不報,時辰未到,時辰一到,一切都報
-
15现今很多人对道学只知道末流。可叹!
-
5高明之至。 为便于理解,有些字句略有不同。
-
9为什么这个偈子都得不到衣钵?
-
5如题
-
6上帝为什么创造世界。
-
3真的,出来变蝶的没几个。 蝶有时和蛹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而蛹觉得茧里面的世界是最真实精彩的。 很多蛹都死在茧里了。 死的时候都觉得茧里的世界就是全部。 什么时候能意识到外面的世界呢。 可能是怕辛苦吧,破茧时很累的。 睡在茧里面很安逸的。 很多蛹在猜测外面的世界, 甚至因为猜测的不同意见大家互相起争斗。 但是谁都没有出去看看。 中午该睡午觉了。
-
2世尊因黑氏梵志运神力,以左右手擎合欢、梧桐花两株,来供养佛。 佛召仙人,梵志应诺。佛曰:“放下著。”梵志遂放下左手一株花。 佛又召仙人:“放下著。”梵志又放下右手一株花。 佛又召仙人:“放下著。”梵志曰:“世尊,我今两手皆空,更教放下个甚么?”
-
21一真法界十方三世无量诸佛镇楼!
-
2龙树大士上首弟子迦那提婆——“初谒龙树大士,将及门,龙树知是智人,先遣侍者以满钵水置于座前。尊者睹之,即以一针投之而进,欣然契会”。
-
1古来真人之学,以宇宙为宏旨,上洞九天,下明十地。 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
1鸡和蛋是二,老子曰:一生二。
-
27“一切众生身性清静,天真正道隐在其中,名为真藏”,实即佛家所言一切众生本来所具永恒不变之佛性也, “此经最为第一,无上医王”, “真藏深奥,统摄众经,为法舟航,济沉溺苦,功德深远,非可言譬”, 此经开示道学义理,透彻究竟,乃道家之最上了义,犹佛门的《大般涅盘经》,境界类似于天台圆教、密乘最上乘法门或禅宗。
-
2(1)理即佛:即有情本具之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 古德有偈:‘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 (2)名字即佛:闻法得解,明了本具之佛性与十方诸佛平等无殊。 古德有偈:‘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返恨自蹉跎’。 (3)观行即佛:依解起行,时刻回光返照,推究自性。 古德有偈:‘念念照常理,心心摄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4)相似即佛:由观行得力,粗垢先落,仿佛见到本真。
-
24在少林寺里有“三教合一碑”和“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此图从整体上看是一位和尚的图像,也就是佛教的代表,即正面是释迦牟尼;左侧头戴方巾者为儒教的代表,即孔子;右侧头后挽个发髻的则是道教的图像,即老子。三教共存一碑,一片圆融。这三个头像合在一起,加上合肩、合上身,浑成一体,两手捧“九流混元图”,构成佛、儒、道三教及“九流”的“混元三教九流图”。 碑文曰: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正。农流务本
-
29山僧无一法与人。只是治病解缚。你取山僧口里语。不如休歇无事去。又云。一念缘起无生。超出三乘权学。示众云。今时学佛法者。且要求真正见解。若得真正见解。生死不染。去住自由。不要求殊胜。殊胜自至。
-
2道可道,非常道。
-
3密教谓阿弥陀佛名号即是密咒,是大日如来的别号,亦为十方三世无量诸佛名号的总称,故念阿弥陀佛名号就是念十方三世无量诸佛; 阿为一心平等本初不生义,弥为一心平等无我大我义,陀为一心诸法如如寂静义,以三字配真言之三部,故念阿弥陀佛名号就是念三部真言; 由于一切众生之本性与佛无二,故念阿弥陀佛名号是因他立我,即是念自性性德,净土之本性即是禅之本体,众生之佛性,故曰“若人专念阿弥陀,即是无上深妙禅”,阿弥陀佛
-
18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句,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
2儒学乃圣人之学,仁智兼备是为圣人; 道学乃真人之学,自然无为是为真人; 易学乃大人之学,本性完备是为大人; 佛学乃觉悟之学,明心见性是为觉悟。 儒道易佛,皆可曰“圣”学也,儒家最高境界乃“天德流行境”或曰“尽心立命境”,此固为圣人之学无疑焉,然而—— 道学修行有三乘,曰九仙、九真、九圣,其最高境界乃登圣成真,道法自然,故道学为圣学亦无疑焉。 易学之“大人”之学者亦为圣学。何为大人?易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
-
0又名法相宗,玄奘创立,大乘有宗典范,宗《华严经》、《解深密经》、《如来出现功德经》、《大乘阿毗达摩经》、《楞伽经》、《密严经》,称“法相六经”;以《瑜伽师地论》为根本论典,分列为十论,称一本十支,共称为“六经十一论”。近代有太虚、欧阳竟无等复兴法相唯识之学。 印度大乘佛法分为空有两宗,空宗即龙树大士所开创之中观派,有宗即无著世亲开创之瑜伽行派。 八识:心分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
19五时(八教)是天台宗智顗大师提出的判教说。 第一、华严时,谓如来成道最初为大菩萨说华严经,如日照高山之时。首谈唯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空有齐彰,色心俱入,湛森罗於海印,现刹土於毫端;小乘学者,莫能理解。 第二、阿含时,谓佛说华严经后十二年,於鹿野等为接引二乘人,说四阿含等经。 第三、方等时,谓佛既说小乘,更演维摩、楞伽等大乘经,令二乘行者,耻小乘而慕大乘。 第四、般若时,谓小乘虽回心向大乘,然其情执未泯
-
9普贤王如来 认识他吗?
-
4帝释散花曰:“惟愿圣姊有何所须,我当终身供给。” 贤女曰:“我家四事七珍,悉皆具足,唯要三般物:一要无根树子一株,二要无阴阳地一片,三要叫不响山谷一所。” 帝释曰:“一切所须,我悉有之。若三般物,我实无得。” 女曰:“汝若无此,争解济人?” 帝释罔措,遂同往白佛。佛言:“我诸弟子大阿罗汉不解此义,唯有诸大菩萨乃解此义。”
-
4惠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庾岭。五祖归,数日不上堂。众疑,诣问曰:“和尚少病少恼否?”曰:“病即无,衣法已南矣。”问:“谁人传授?”曰:“能者得之。”众乃知焉。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 为了保护六祖,五祖不说衣钵何处去不行吗?
-
4《红楼梦》——宝玉: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黛玉:宝玉,我问你,至贵者宝,至坚者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宝玉竟不能答。 黛玉与宝钗笑道:如此钝愚,还参禅呢。 黛玉又道:你道‘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固然好了,只是据我看来,还不尽善。我还续两句云:无立足境,方是干净。 《封神演义》——商纣王问曰:那道者从何处来? 云中子答曰:从云水而至。 王曰:何为云水? 云中子曰:心似
-
5心经原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
-
3众生之多不可思议、业力不可思议、禅定力不可思议、龙力不可思议和佛力不可思议。
-
1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一剑不用试试。
-
1世尊因波斯匿王问:“胜义谛中有世俗谛否?若言无,智不应二。若言有,智不应一。一二之义,其义云何?” 佛言:“大王!汝于过去龙光佛法中曾问此义
-
1凡夫是断不了烦恼 罗汉是断得了烦恼 菩萨是故意生起烦恼 佛祖是无烦恼
-
2佛祖唯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都是纵横江湖无敌手。
-
3让他败得服服帖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