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树之恋吧 关注:4,030贴子:120,083

我对几个争议话题的观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吧里看了不少帖子 没想到这么多质疑小说的帖子 我的出身和静秋有点类似 我父亲也是地主出身 也在师专当过老师 但他比较小心一直没受太大冲击 但再能干也没提拨的机会 吗妈也是地主出身也在小学当老师 但我是70后 我看有人质疑老三很多话超越了那个时代 就在几年前我曾经问过我吗妈 你当年对文革有看法吗 我妈讲我都厌烦透了 天天生活会斗来斗去 出身好的趾高气扬 我心里早不信了 想老三的妈被逼自杀 老爸被斗 在上层黑暗面了解的会更多 他早觉悟太正常了 至于张艺谋讲他从没见过这种人也很正常 这些话对爱人对子女讲了都有可能会被检举 朋友间更不可能 老三敢对静秋讲一是他真心爱静秋不怕后果 二是他是高干子弟不怕人告 我有时在想静秋的吗这么反对他和老三来往 真正的原因是当时被压制者对当权者本能的厌恶 


1楼2011-02-22 16:08回复
       还有人对老二找静秋认为不合现实 我有个表姐是农村的 也是地主出身 大约在1977年有人介绍了个对象 也是因为出身不好从城里下放到农村家庭的 我姨父嫌他出身不好不同意 我妈去劝 讲现在政策要变了 人家马上要回城了 出身不要紧了 但我姨父几十年被斗怕了 死活不信 非让我表姐找个出身好的 结果一辈子留在了农村


    2楼2011-02-22 16:25
    回复
      回复2楼:你说的你表姐的事情与老二找静秋完全是两码事。你没有经过那个年代,你是根据道听途说及自己的想象在说话,对不对?你表姐的事情完全是真实的事情,没有人会怀疑,因为在当时他们全是农业户口,在那时人们的观念中这样的结合很正常。老二与静秋是“农业与非农业”结合,如果是老二是非农业且父亲有问题,静秋在农村,这种结合本身可能性就不大,何况两人的户口正好相反,在那时,人们的观念撮合静秋与老二是连想都不会想的事情,关于这一点,你最好问一问你妈,我相信你妈说的是标准答案;还有一点,就是年龄问题,老二比老三要大,这没有怀疑吧?那么,老二要大静秋7岁以上这也没有问题吧?当时在农村长林应该是大龄青年了,可一个17、8岁的姑娘,长林要等何时?撮合一个农村的大龄青年(男)与一个城里的的高中生(女)谈恋爱,可能吗?


      3楼2011-02-22 17:18
      回复
        楼主:如果是虚构的小说这样写是可以的,但作者称《山》是真人真事,所以,就应该客观地回到那个年代,用当时的观念来分析事情的真伪。恕我直言:你没有经历那个年代,不能凭自己的想象及道听途说说话。就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有很多观点也加上了现在的成分,站在现在的角度看,过去有的话也未必客观,只有完全客观回到那个年代,用那时的观念来判断才能辨明事情的真伪。你的年龄无法让你回到那个年代,对不对?


        4楼2011-02-22 17:42
        回复
          先回复3楼 照这种观念当时的中国就等同印度的种姓制度 跨等级相爱都不允许 在电视上看表现在的长林 年轻时也不会丑 我这人特懒 怕打字就不多写了


          5楼2011-02-22 18:06
          回复
            回复4楼你讲我没经历过是对的 不过我没看出小说有哪里严重背离了时代 小说嘛有些美化加工难免的 其实人都有局限性 都讲大包干起源自凤阳 其实现在有文献披露 早在70年代初浙江农村就有地方偷搞了 一直没间断 中国之大单个人的见识其实很有限的


            6楼2011-02-22 18:17
            回复
              Ls的,注意作者称这是纪实文学,不是小说,加工多少算加工?把没有的事说的跟花儿似的也是纪实文学?


              7楼2011-02-22 18:53
              回复
                这里边哪些是   加工的呢麻烦指出 按讲这都不该你我们 操心 反正活着的原型大都找到了 也上了电视 不明白这么较真   干吗 电影已经与小说有差别了 咱们看了不照样感动吗


                8楼2011-02-22 19:12
                回复
                  楼主:跨等级相爱允许,这种事情在现实中,恋爱的有,可如果被人撮合有没有可能,你想想吧?我曾说写小说可以,如果是真人真事回到那个年代,你应该去问你妈,我相信你会得到正确答案。《山》是纪实小说,如果把现实中不可能而理论上可能的事情写进去,还称为真人真事吗?熊因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真实的人,却发生了那么多不合常理的事情,真是不可思议。好了,我明白了你是什么类型的人了,与你说多少话不但不会改变你的观点,反而会激发你的怒火,既然这样,就当我没有与你说这些话,再见!


                  9楼2011-02-22 19:13
                  回复
                    撮合的人是大嫂 自家人嘛会偏心的 而且她也是城里人 长芳不也认为老二配不上静秋嘛才不肯撮合的嘛 外人撮合才不正常


                    10楼2011-02-22 19:20
                    回复
                      活着的原型找到了,死了的像长芳也能找到,只要他她存在过。
                      但老三找不到。活着的原型对他没有一点确切的印象。这是个想象出来的人物,这个主要人物是假的,静秋的家世也是假的,她父亲不是因为地主身份被打倒。
                      老三敢对静秋讲一是他真心爱静秋不怕后果 二是他是高干子弟不怕人告,
                      太可笑了,当时社会有多少高官高职被自己亲人告,被关进牛棚监狱?有多少夫妻离婚,多少子女和出事的父母亲人划清界限?老三真心爱静秋,但静秋真心爱老三吗?从书中只能看到她对他的拒绝和嘀嘀咕咕,那时候他就敢说那些高瞻远瞩的话?你当他是毛的儿子?


                      11楼2011-02-22 20:36
                      回复
                        如果老三是司令员儿子,长的像达式常,有各种文艺才能等,别说他在勘探队呆两三年,就算他呆两三个月,都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何况他到处有人追,女孩子和女孩子的家长们以及所有知道他的人,不留下深刻印象是不可能的。就像天上一轮明月,他在的时候别的星星黯然失色,只有他那么明显。
                        可惜,都是假的。
                        


                        12楼2011-02-22 20:38
                        回复
                          太搞笑了!当年中组部部长安子文也下放到我们这一个工厂,现在我们这知道这事的人很少,也没人议论,老三又不仅是邓总,又工作在那么个小山村能有几个人记住!


                          13楼2011-02-22 21:01
                          回复
                            你以为当年那些高官那么容易被打到呀,一个地主触身的人敢告那些告官只会死路一条!有人搞女人叫有情调,有人搞就是流氓犯罪!


                            14楼2011-02-22 21:09
                            回复
                              我看出来了,不过我觉得讲点道理也许能说服他们。


                              16楼2011-02-22 22: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