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树之恋吧 关注:4,030贴子:120,083

我对几个争议话题的观点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吧里看了不少帖子 没想到这么多质疑小说的帖子 我的出身和静秋有点类似 我父亲也是地主出身 也在师专当过老师 但他比较小心一直没受太大冲击 但再能干也没提拨的机会 吗妈也是地主出身也在小学当老师 但我是70后 我看有人质疑老三很多话超越了那个时代 就在几年前我曾经问过我吗妈 你当年对文革有看法吗 我妈讲我都厌烦透了 天天生活会斗来斗去 出身好的趾高气扬 我心里早不信了 想老三的妈被逼自杀 老爸被斗 在上层黑暗面了解的会更多 他早觉悟太正常了 至于张艺谋讲他从没见过这种人也很正常 这些话对爱人对子女讲了都有可能会被检举 朋友间更不可能 老三敢对静秋讲一是他真心爱静秋不怕后果 二是他是高干子弟不怕人告 我有时在想静秋的吗这么反对他和老三来往 真正的原因是当时被压制者对当权者本能的厌恶 


1楼2011-02-22 16:08回复
       还有人对老二找静秋认为不合现实 我有个表姐是农村的 也是地主出身 大约在1977年有人介绍了个对象 也是因为出身不好从城里下放到农村家庭的 我姨父嫌他出身不好不同意 我妈去劝 讲现在政策要变了 人家马上要回城了 出身不要紧了 但我姨父几十年被斗怕了 死活不信 非让我表姐找个出身好的 结果一辈子留在了农村


    2楼2011-02-22 16:25
    回复
      先回复3楼 照这种观念当时的中国就等同印度的种姓制度 跨等级相爱都不允许 在电视上看表现在的长林 年轻时也不会丑 我这人特懒 怕打字就不多写了


      5楼2011-02-22 18:06
      回复
        回复4楼你讲我没经历过是对的 不过我没看出小说有哪里严重背离了时代 小说嘛有些美化加工难免的 其实人都有局限性 都讲大包干起源自凤阳 其实现在有文献披露 早在70年代初浙江农村就有地方偷搞了 一直没间断 中国之大单个人的见识其实很有限的


        6楼2011-02-22 18:17
        回复
          这里边哪些是   加工的呢麻烦指出 按讲这都不该你我们 操心 反正活着的原型大都找到了 也上了电视 不明白这么较真   干吗 电影已经与小说有差别了 咱们看了不照样感动吗


          8楼2011-02-22 19:12
          回复
            撮合的人是大嫂 自家人嘛会偏心的 而且她也是城里人 长芳不也认为老二配不上静秋嘛才不肯撮合的嘛 外人撮合才不正常


            10楼2011-02-22 19:20
            回复
              太搞笑了!当年中组部部长安子文也下放到我们这一个工厂,现在我们这知道这事的人很少,也没人议论,老三又不仅是邓总,又工作在那么个小山村能有几个人记住!


              13楼2011-02-22 21:01
              回复
                你以为当年那些高官那么容易被打到呀,一个地主触身的人敢告那些告官只会死路一条!有人搞女人叫有情调,有人搞就是流氓犯罪!


                14楼2011-02-22 21:09
                回复
                  我看出来了,不过我觉得讲点道理也许能说服他们。


                  16楼2011-02-22 22:36
                  回复
                    先说老邓,那是权力斗争的结果,老百姓参与不上的。安子文的事因为我对文革比较关注才会留心,现在一般人也不知道文革时中组部的重要性,我是八几年才听说的,因为当时那个厂长被处分,上北京找安子文告御状才传告出来


                    20楼2011-02-23 08:17
                    回复
                      老三这个人本身就是很罕见的,但不能就此断言当时没这个人,他的行为和思想也并未有违当时的历史,七五年邓公复出,以老三的家庭背景肯定比普通人知道更多内情。


                      25楼2011-02-23 09:40
                      回复
                        我了解的历史是当时地主出身的人只能老师,因为出身不好的人不许学理工科,大多学师范,当时老师地位不如工人,静秋是顶替的,而且七五年有些政策不太严了,小说是有些许构,熊音峡放过很短又抽回城,艾米可能对这段简化处理了。


                        28楼2011-02-23 11:12
                        回复
                          在六零年以前地主出身还可以上大学,但限专业,因此当时学校内地主出身的老师较多,北京的情况比较特殊,我有个同事和静秋一般大,业下放了,但很滑稽他下放的地方例家只有几里路,每天如同上下班一样去地里干活,会自己家吃住,文革后期很多事都在走形式了。专家知道这些事吗?


                          33楼2011-02-23 12:19
                          回复
                            回32楼,我好像在哪个地方看过,也许记错了?我现在没空去查,抱歉。


                            34楼2011-02-23 12:23
                            回复
                              抱歉,干这个又没人给工资,我只是有话想讲,跟人抬杠没必要。我喜欢这个电影喜欢这个小说,它让我受益,我认为它即使有虚构我也喜欢。


                              37楼2011-02-23 12: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