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合纵横看花签
之所以众吧友多认为黛玉是荷花,并非无道理,自古荷花的传统寓意与黛玉有着太多的共同点:清洁,孤傲,娟美,亭亭玉立……当然,诸位看重的一点就是:出淤泥而不染。
的确,单单看荷花的这些在传统诗文中的形象与特质,可以推出黛玉≈荷花。但是,扩展地打量打量其他花签,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
首先,看看宝姑娘的签:
”任是无情也动人“——牡丹的主流形象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富贵,大气,明艳不可方物。牡丹代表宝钗作为一个皇商小姐的身份容貌,最恰不过。不过不知诸位的诗学功底如何,反正我是打这儿起才知道有这么一句形容牡丹的诗。可以说,这并不是一句非常出名的诗句,作者罗隐也非甚名家,而且别出心裁地认为牡丹者,无情。
以该句形容宝钗,虽与牡丹的传统形象相悖,但是却恰如其分地说明了阜艳如牡丹的宝钗性格中的“冷”,而非简单的一枝艳冠群芳。
再看李纨:
“竹篱茅舍自甘心”——梅花的形象更轮不上我多嘴了,历来多被用以象征不畏强权霸势的傲骨和进取不屈的精神。但如果单看这些寓意,放在为夫守节献身礼法的李纨身上岂不唐突夸大?妙就妙在这句诗:竹篱茅舍自甘心。随便翻一翻唐诗宋词,赞美梅花坚贞不屈的品格的俯拾皆是,但梅花在该诗中的“自甘心”却是对李纨极难得的概括。
次之,看看麝月:
“开到荼靡花事了”——荼靡这种花不是十分出名,但是这句诗却很出名,原因很简单:这首诗收录在古代最普及最基本的千家诗里。由于荼靡的不十分“争气”,使得历来的吟咏也少了许多,所以也并没有什么公认的传统寓意。然而荼靡在这句诗里,荼靡的象征很是明了清晰,代表着最后的韶秀繁华。
继续,香菱:
“连理枝头花正开”——并蒂花者,看花名最易理解,夫妻和睦,吉祥佳兆,高鹗也因此而误认为是暗示她和呆霸王日后蜜里调油,举案齐眉。其实高鹗只要再仔细一点就不会犯此错误。这首诗的后几句,是这样的:“连理枝头花正开, 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
莫遣纷纷落翠台。”很明显,单以并蒂花本身是不能代表香菱的命运。
★总上所述,可见芹溪【并不是以每种花单纯的传统主流形象代表每个人,而是放进诗句里,以整句诗的形象代表每个人】。所以从这一点上,仅以黛玉与荷花有诸多共同点而认为黛玉即荷花的观点,个人以为多多少少有些孤立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