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殇57_吧 关注:6贴子:179

回复:自爱铿然曳杖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很明显,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24楼2011-04-18 14:03
回复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北宋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与苏辙、苏洵合称“三苏”;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注释
         把酒:端起酒杯。      宫阙:宫殿。      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话传说,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相同的。 所以作者有此一问。      乘风归去:驾着风,回到天上去。作者在这里浪漫地认为自己是下凡的神仙。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经受不住。      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何似:哪里比得上。      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绮户:刻有纹饰门窗。      照无眠: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何事:为什么。      长向别时圆:长几位总是,向是在的意思      婵娟:美丽的月光,代指月亮。      何似:哪里比得上      丙辰:熙宁九年【1076】      归去:回到天上去      子由:苏轼弟弟苏辙的字      另注:      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丙辰: 熙宁九年(1076)。苏辙字子由。        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句"青天明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把,握着      起舞弄清影:在月下起舞,身影摇曳.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照进雕花的窗户,照到不眠的人.绮户,装饰着花纹或图案的窗户.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不应对人间有什么遗憾,为什么总是在人离别之时圆呢?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人们都能身体康健,即使相隔千里,也可共同沐浴在同样的月光中.婵娟,指月亮.


    25楼2011-04-18 14:03
    回复
      译文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今夜是哪一年哪一日。      我想乘御着清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      又恐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楼,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明月不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却为何偏偏要在亲人离别之时又圆又亮?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也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亮。


      26楼2011-04-18 14:06
      回复
        英文翻译
             "Thinking of You"      When will the moon be clear and bright?      With a cup of wine in my hand, I ask the blue sky.      I don't know what season it would be in the heavens on this night.      I'd like to ride the wind to fly home.      Yet I fear the crystal and jade mansions are much too high and cold for me.      Dancing with my moon-lit shadow      It does not seem like the human world      The moon rounds the red mansion Stoops to silk-pad doors      Shines upon the sleepless Bearing no grudge      Why does the moon tend to be full when people are apart?      People may have sorrow or joy, be near or far apart      The moon may be dim or bright, wax or wane      This has been going o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ime      May I alld be blessed with longevity Though far apart, we are still able to share the beauty of the moon together.


        27楼2011-04-18 14:07
        回复

               根据这首诗改为一首歌,叫《明月几时有》,邓丽君原唱。王菲翻唱


          28楼2011-04-18 14:08
          回复
            词牌释义
                 〔题考〕 【隋唐嘉话】:“炀帝凿汴河,自制[水调歌]。”      【脞说】:“[水调]、[河传],炀帝将幸江都时所制。”      【明皇杂录】:“禄山犯阙,议欲迁幸,帝置酒楼上,命作乐,有进[水调歌]者,上问谁为此曲,曰李峤,上曰,真才子也。”      【南唐近事】:“元宗尝命乐工杨花飞奏[水调词]进酒,花飞惟唱‘南朝天子好风流’一句。”白乐天听[水调]词云:“五言一遍最殷勤,调少情多但有因。”      【碧鸡漫志】:“[水调歌],【理道要诀】所载唐乐曲,南吕宫,时号[水调];世以今[水调歌]为炀帝自制,今曲乃宫中吕调。”综观以上诸说,本调创始隋唐间,为五言曲调。嬗至五代,乃有七字句。入宋,始演变新腔,而成今调。当时最为通行,词人填者极多。吴梦窗名曰[江南好],姜白石名曰[花犯念奴],后遂句为本调异名。至所谓“歌头”者,乃首章之一解也。(见【海录碎事】)      〔作法〕 本调九十四字,重在拗句。首句五字,下三字为仄平仄,定格也。次句五字,为通常之五言句。此两句各惟第一字平仄不拘,余无可勉强。第三句十一字,句法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均可;此词则作上六下五,第一三七字俱平仄不拘


            30楼2011-04-18 14:11
            回复
              赏析A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一零七六年苏轼贬官密州,时年四十一岁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时值中秋佳节,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内心颇感忧郁,情绪低沉,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词。其立意,构思,奇逸飘妙,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在这里,词人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人生体验与认识。这种表现不仅超凡脱俗,也构成了本篇的浪漫主义色调和超旷飘逸的风格。      上片一开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脱化而来的。“举着酒杯询问青天,天上的月亮是何时有的”?此句充分显露出作者率真的性情,也隐藏着内心对人生的痛惜和伤悲。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问的内容,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乘风回到月宫,又怕那里的凄凉,受不住那儿的寒冷,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这里表达了词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乘风归去”说明词人对世间不满,“归”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像他本来住在月宫里只是暂住人间罢了。一“欲”一“恐”显露了词人千思万虑的思想矛盾。真可谓“奇逸之笔”。“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上紧密相接,写词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影子也在随人舞动,天上虽有琼楼玉宇也难比人间的幸福美好。这里由脱尘入圣一下子转为喜欢人间生活,起伏跌宕,写的出神入化。      词人最初幻想仙境,要到月宫里去,脱离曾让他无限烦恼的人间,但是词人终究是现实的,对人生是热爱的,因此,亲手抹去了这种虚无的画景。      下篇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和自己相同的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达了对于不幸分离的人们的同情。词人思想是豁达的,他需要自我解脱,所以他一质问的语气发泄佳节思亲的情感。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世间总有悲、欢、离、合,象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自古以来都是难以周全圆满的。此句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感叹,这里以大开大合之笔从人生写到自然,将各种生活加以提炼和概括,包含了无数的痛苦、欢乐的人生经验。结束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人们能够永远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之夜共同欣赏天上的明月。这里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祝福。      全词情感放纵奔腾,跌宕有致,结构严谨,脉络分明,情景交融,紧紧围绕“月”字展开,忽上忽小,一会离尘,一会入世,语句精练自然,显示了词人高超的语言能力及浪漫洒脱超逸的词风。      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受到人们的推崇。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这是写中秋最好的一首词,此说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性,又有情趣,很是耐人寻味。它的意境光阔,胸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一种美好的享受。


              31楼2011-04-18 14:14
              回复


                32楼2011-04-18 14:24
                回复
                  文学作品
                       【古文】      《刑赏忠厚之至论》      《范增论》      《贾谊论》        《石钟山记》      《晁错论》      《记承天寺夜游》      《重巽以申命论》      《进策》      《策总叙》      《策略》五篇      《策别课百官》六篇      《策别安万民》六篇      《策别厚货财》二篇      《策别训兵旅》三篇      《策断》三篇      【诗词赋】 1《赤壁赋》      2《后赤壁赋》      3《东栏梨花》      4《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5《春宵》      6《海棠》      7《和子由渑池怀旧》      8《和子由踏青》      9《花影》      10《惠崇春江晚景》 (此诗为作者苏轼观看惠崇所画《春江晚景》而作)      11《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1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3《三月二十九日》      14《上元侍宴》      15《石苍舒醉墨堂》      16《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17《题金山寺》      18《题西林壁》      19《望海楼晚景》      20《雪后北台书壁》      21《饮湖上初晴后雨》      22《有美堂暴雨》      23《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24《赠刘景文》      25《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女王城东禅庄院》      26《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27《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28《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29《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30《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31《蝶恋花·密州上元》      32《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3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34《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35《洞仙歌·冰肌玉骨》      36《洞仙歌·江南腊尽)》      37《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38《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      39《浣溪沙·画隼横江喜再游》      40《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      41《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42《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43《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      44《浣溪沙·寓意》      45《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46《减字木兰花·春月》      47《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      48《江城子·翠娥羞黛怯人看》      49《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50《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51《江城子·天涯流落思无穷》      5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53《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54《满江红·江汉西来》      55《满江红·清颍东流》      56《满庭芳·三十三年》      57《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58《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59《南乡子·寒雀满疏篱》      60《南乡子·凉簟碧纱厨》      61《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62《南乡子·送述古》      63《念奴娇·赤壁怀古》      64《沁园春·孤馆灯青》      65《沁园春·情若连环》      66《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      67《阮郎归·初夏》      68《少年游·去年相送》      69《哨遍·为米折腰》      


                  33楼2011-04-18 14: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