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11吧 关注:313,612贴子:11,169,963

大家来给东吴排五大猛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把自己心目中的人选都发出来。我发史料,最后大家一起来总结。
O(∩_∩)O~


1楼2011-05-23 21:34回复
    先发前三名,排名不分先后。
    凌统、甘宁、周泰。


    3楼2011-05-23 21:35
    回复
      凌统战绩
      一。
      204年,凌统年少时即有美名而被人谈及,加上其父为孙营战死,孙权便拜他为别部司马,行破贼都尉,统领其父遗兵。后来随军攻击山贼,孙权攻破保的贼兵,先行回师,余下万多贼兵在麻,凌统与张异等人留下来攻打,统身当箭矢火石,所攻一面,应时披坏,所攻之处,必克大胜,敌军遂败。又,鄱阳贼彭虎等聚集数万人叛离,凌统与 步骘、董袭 、蒋钦分兵讨伐,由于各将用兵奋迅,十日后乱事皆平定。


      9楼2011-05-23 21:37
      回复
        后来孙权再征江夏,以十八岁的凌统为前锋,统与数十健儿共乘一船,时常先进,离开大军数十里。驶到右江,斩杀黄祖将领张硕,掳获其船只、士兵,报告孙权战胜,再引军兼道,水陆并进。黄祖将两首较庞大的蒙冲打横阻塞沔口,在船上用箭俯射,两面大石上又聚集数千张强弩,一时之间火飞上风,兵激烟下,弓弩齐发,流矢雨集,孙军不得向前。为求突破,凌统与董袭各率百人死士为前部,众人被著两铠,乘着舸船冲入蒙冲里,断开两首蒙冲之间的联结,孙军才得而进入沔口。其后孙权大将吕蒙打败黄祖水军,而凌统则攻克江夏守军,孙军大获全胜。孙权因此任凌统为承烈都尉。


        10楼2011-05-23 21:38
        回复
          208年,于赤壁之战跟随周瑜大败曹操,再乘胜进攻曹仁于南郡,周瑜等不在主营时,凌统曾经单独抗击曹仁、徐晃等十余日,曹军死伤甚多,经过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曹仁撤退,南郡归吴,凌统被升为校尉。后随军攻皖,与甘宁、吕蒙等侵晨进攻,食时破之,受拜为荡寇中郎将,领沛相。215年,跟随吕蒙夺取刘备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陷三郡后回师益阳对峙南下的关羽,由于曹操欲攻汉中,刘孙协议割湘水以分荆州媾和。
          


          11楼2011-05-23 21:38
          回复
            浴血逍遥津
            重新定盟后,孙军立即开赴合肥,以分散刘备在汉中的压力。合肥守将张辽依曹操“教指”乘孙权兵马未合时逆击,孙军诸将不备,陈武搏斗战死,宋谦、徐盛皆披走,潘璋横马斩谦、盛兵走者二人,凌统等率军就战才迫使张辽撤退。权封潘璋为偏将军、凌统为右部督。孙权在合肥之战中初战不利,又遭遇瘟疫,便决定撤退。因瘟疫流行,撤退时大军先到津南上船离开,孙权只领千多虎士与凌统、甘宁、吕蒙、蒋钦等在津北为后。魏将张辽闻知孙权在津北只有千人便率数千骑兵急趋津北突击,并同时派人拆毁连接津南北的桥梁。由于孙军过于分散,孙权顿时被围,加之仓促应战,各军混乱不能双救,幸得凌统亲率三百骑冲入重围,救出孙权。突围后凌统回身杀入重围冲战,杀死数十人,暂时阻挡了敌军。孙权直奔桥头方向,但撤退路上的桥已被敌军所毁,丈余无板,近监谷利在孙权马后,就叫孙权抓着马鞍、松开缰绳,自己在后面加鞭以助马势,孙权方顺利跃马过河。此时凌统左右人马已经全部牺牲,自己也身受创伤,在知道孙权已安全后,他才开始撤退。凌统到达桥头方发觉桥毁路绝,前边是江河,后面追兵甚急,唯有在铠甲还没有来得及卸下的情况下跳水逃生。孙权见凌统回来,非常惊喜,但凌统却悲痛自己左右人马都已为国殉死了,孙权对他说:“公绩,亡者已矣,苟使卿在,何患无人?”孙权并留凌统在同船养伤。后拜为偏将军,以倍数增加其士兵。


            12楼2011-05-23 21:38
            回复
              凌统排名东吴猛将版第一名。(个人觉得、欢迎拍砖。)


              13楼2011-05-23 21:39
              回复
                甘宁战绩。
                个人觉得东吴猛将版第二名
                东吴军前锋凌操打败黄祖部队时,甘宁带领自己的人马协助黄祖撤退,并且射死凌操。
                208年赤壁之战,甘宁是都督周瑜帐下的大将。攻打南郡时,甘宁献计偷袭夷陵得手,但是自己不足一千人马却被曹仁的五六千人围困在城内。曹军连日箭如雨下,将士惧怕,但是甘宁谈笑自若,一直守城到周瑜的大军前来解围。
                


                15楼2011-05-23 21:41
                回复
                  甘宁跟随鲁肃在益阳防备关羽,关羽号称有三万人马,自选五千精锐准备从上游渡河。甘宁自称只要八百人前往驻守,关羽听到他的名号就不敢过河,如果敢过也要被他俘虏。于是鲁肃拨一千人由甘宁率领,关羽果然不敢过河,在河对岸扎营,这个地方后来称为“关羽濑”。孙权知道甘宁的功绩后,封他为西陵太守,实际领阳新、下雉两个县。
                  甘宁在攻打皖城时手持铁索身先士卒爬上城墙,为破城立下大功,被封为折冲将军。215年,第二次合肥之战,吴军在合肥城外逍遥津与曹操手下大将张辽作战,遭遇大败,士气大挫。甘宁与凌统、吕蒙、蒋钦等将领死战保护孙权,甘宁军鼓号大作、鼓舞士气,得到孙权赞许
                  此后曹操亲自到达濡须口,号称四十万大军。甘宁被命令带领三千人马为前部先锋,迎战曹军。晚上甘宁选了一百个精锐部下,与他们一起喝酒,然后二更时偷袭曹营。曹军营内大乱,等到匆忙点起火把准备迎战,甘宁小部队早已经斩杀敌军胜利返回了。这次突袭大振吴军士气,扭转了逍遥津失利的影响,孙权感叹道:“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
                  


                  16楼2011-05-23 21:41
                  收起回复
                    周瑜是将帅之才。我是排名猛将。O(∩_∩)O~


                    17楼2011-05-23 21:42
                    回复
                      周泰战绩。
                      策讨六县山贼,权住宣城,使士自卫,不能千人,意尚忽略,不治围落,而山贼数千人卒至。权始得上马,而贼锋刃已交于左右,或斫中马鞍,众莫能自定。惟泰奋激,投身卫权,胆气倍人,左右由泰并能就战。贼既解散,身被十二创,良久乃苏。是日无泰,权几危殆。策深德之,补春谷长。后从攻皖,及讨江夏,还过豫章,复补宜春长,所在皆食其征赋。
                      从讨黄祖有功。后与周瑜、程普拒曹公于赤壁,攻曹仁于南郡。荆州平定,将兵屯岑。曹公出濡须,泰复赴击,曹公退,留督濡须,拜平虏将军。
                      个人认为东吴猛将版第三名(欢迎拍砖)


                      18楼2011-05-23 21:43
                      回复
                        孙策是君主所以不能排上名吧。
                        还有太史慈,感觉没有什么战绩哇。


                        22楼2011-05-23 21:48
                        回复
                          黄盖打山贼立下战功,赤壁之战也不错。
                          可以考虑进去。


                          24楼2011-05-23 21:50
                          回复
                            现在来分析黄盖的战绩。
                            孙坚起义兵时,黄盖就开始跟随孙坚。孙坚攻破南山山贼,击败北方董卓,并任命黄盖为别部司马。191年,孙坚战死,黄盖继续追随其子孙策及孙权,为孙家征战四处,立下战功。有一段时间,因山越不服而令边县多乱事,当每县有难,就会调黄盖驻守。
                            


                            27楼2011-05-23 21:54
                            回复
                              208年,北方曹操南下,黄盖跟随周瑜跟曹军于赤壁作战,两军对持,黄盖提出火攻战术,并亲往诈降,周瑜认为可行。交战之日,黄盖准备了几十艘蒙冲、斗舰,满载薪草膏油,外用赤幔伪装,上插牙旗,在船后系上走舸。黄盖先向曹操投书通报投降,使曹军看见黄盖船只前来而毫无戒备。黄盖遂令燃点柴草,同时发火,火乘风势波及曹军岸上的军营。黄盖在战争途中不幸被流矢所中堕下水中,被救起时,吴军居然认不出是黄盖,将他安置在厕床中。黄盖惟有自己大叫呼叫韩当,韩当发现他时,流着泪地为他急救。虽然如此,但仍大败曹操,被受任武锋中郎将。


                              28楼2011-05-23 21: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