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天吧 关注:4,492,749贴子:86,306,474

你们都姓什么?我来为你们找出你们的姓氏族谱!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吧来吧,试试,


1楼2011-06-20 23:25回复
    1、出自姬姓。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使王上大怒,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王家”,就延用成姓。还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姓。后世沿袭未改,渐成大姓。
    


    3楼2011-06-20 23:27
    回复
      2楼市哪里人啊,还可以继续衍下去的


      4楼2011-06-20 23:28
      回复
        这个姓名据说出自神,相传有昆仑山,昆仑之虚天帝之下都(在凡间的都城)也,天帝造人管理此都。原有不死树,和智慧树,人类背叛天帝之后,天帝把自己所造的人赶出昆仑,并设有开明兽(相传为九个头的神兽)。后人类在地上繁衍,天帝的儿子们见世上的女子美貌,便下届娶来为妻,生出来的便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因此上古英武有名的人多无姓,因他们的父亲是天子。
        你的始祖是神比干之子林坚,血缘始祖相传源自神比干,比干者,天帝之子也,是神也。
        “三代孤忠”的比干以忠正敢言而闻名,后被暴君纣王挖心,他的夫人妫氏逃难到今天河南卫辉、淇县一带的长林,生下一个儿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后,赐他儿子林姓,并封在博陵(今河北安平县一带),此人就是林坚。林姓由他最早发源,后人尊他为受姓始祖。林坚的子孙后来形成了著名的西河郡、济南堂、下邳、晋安林氏、九牧林等郡望,还有问礼、九龙、忠孝等堂号,成为林姓最大派系。


        20楼2011-06-20 23:32
        回复
          陈氏在中国居十大姓之一,总人口达七千余万,占全国人口6.8%。而陈氏在南方福建,有陈林半天下之称。追溯陈氏的来源,其公认的先祖为胡公满——舜帝后裔。由舜生商均、箕伯,商均生虞思,箕伯生虞遂,当舜帝让位夏禹时,曾封商于虞(今河南虞城县),封虞遂于遂国(今山东宁阳县)。至商时,商汤灭夏后,曾封虞的后裔于陈,即古城丰氏部落,居住在商丘附近陈国故地;周代初,周文王将长女嫁给妫满,受封于陈,从此显赫。


          28楼2011-06-20 23:33
          回复
            二:出自姬姓。以邑命氏。见《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所载。周文王之子虞仲之支孙仲山浦,食采于樊邑,称之樊侯。其后有樊氏。 (仲山甫。又名樊穆仲,乃周文王之裔孙。周宣王时任卿士,他同召伯虎、申伯、南仲、尹吉甫等大臣一起,辅佐周宣王南征北战,使周人统治的疆域扩大,史称“宣王中兴”。由于仲山甫功勋卓著,周宣王封他为樊侯,他的子孙便以封邑为氏,称樊姓。他们尊仲山甫为樊姓的得姓始祖。


            32楼2011-06-20 23:35
            回复
              国姓氏,各有起源,我们认为宋氏起源于河南商丘。西周初年,周封微子启于宋(今河南商丘) ,称宋公,建立宋国,宋人以国为姓,为宋氏之始,传续至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
              西周初年,武庚联合管叔、蔡叔发动叛乱,周公旦率部东征,再次克商,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在武王灭商 时", 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 肉袒面 缚,左牵羊, 右把茅, 膝行而前以 告"①。因此武王乃释罪微子,封微子 于宋,建立宋国,让其继续祭祀先祖, 安抚商朝遗民,这应该是可信的,史 籍多有记载。


              36楼2011-06-20 23:36
              回复
                我好累的……………………


                38楼2011-06-20 23:36
                回复
                  1、出自姬姓,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叫伯龄之后,以国名命氏。据《左传》、《唐书·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等所载,西周初期,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叫伯龄,被封在蒋,建立蒋国,是周朝的一个小国。后来蒋国被楚国所灭,伯龄的后代子孙就以原国名命姓,称蒋姓。《元和姓纂》中记载:“周公第三子伯龄封蒋,子孙氏焉,国在汝南期思县。”期思县因期思公复遂而得名,治所即今河南淮滨县城东南13公里得期思集,北邻死河,系春秋时楚灭蒋后所置,属于汝南郡,魏、晋时改属弋阳郡。因此,蒋姓祖根在今河南省淮滨。
                       2、出自其他少数民族中有蒋姓。如满、蒙古、回、拉祜、保安、布朗、苗、瑶、傣、土家、壮、羌及苦聪人有此姓。
                  


                  59楼2011-06-20 23:40
                  回复
                    好累啊。连个说话 的机会都木有


                    68楼2011-06-20 23:41
                    回复
                      1、出自以国名为氏。据《古今姓氏辩证》载,商代时有蒯国(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的蒯乡)。蒯国的人后来有的以国名为姓,称为蒯姓。
                      蒯姓迁徙分布:
                          
                           蒯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商代有诸侯国蒯国(今河南省洛阳市西的蒯乡),居于此的国人多以国名为姓,称为蒯氏。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得,被封地于蒯(同上),他的子孙就一封邑名为姓,也称为蒯氏,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同样,卫国卫庄公名为蒯聩,他的子孙就取其名的一字为姓氏,称为蒯氏。汉时,河南出现了名为蒯乡的地方(今河南省洛阳市西郊涧水东岸),当时的居民都以蒯为姓氏。蒯姓主要分布在湖北省襄阳一带。
                      


                      71楼2011-06-20 23:42
                      回复
                        出自赢姓,始祖为造父。传说,造父在华山得八匹千里马,献给穆王。穆王乘着这八匹马拉的车子西巡狩猎,到了昆仑山上,西王母在瑶池设宴招待。这时东南边的徐偃王造反。造父驾车日行千里,及时赶回帝都,带兵打败了徐偃王。由于造父平叛有功,穆王赐他以赵城(今山西省洪洞县北)。从此,造父及其子孙便以封地为姓,成为赵姓。
                        2、以国为姓。造父的后代奄父,为周宣王御。奄父生叔带,因周幽王无道,离开周王室去晋国,为晋文侯御。这样,赵氏便进入晋国,后世事晋为大夫。周威烈王时,列为诸侯,开国君主赵烈侯,是晋大夫赵衰的后代,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后被秦国所灭,赵国公族以原国名命姓,遂成赵姓。
                        3、为少数民族姓氏。历史上少数民族亦有赵姓,如汉代有赵安稽(匈奴人),唐代有赵曳夫(“南蛮”人),等等。他们的后代都沿袭姓赵。又,蒙古族要术甲氏改姓赵。
                        4、赵宋王朝赐姓。先后有李姓、穆姓、隆姓及宇文复姓的历史人物,赐姓赵氏


                        76楼2011-06-20 23:43
                        回复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的后裔,以国名为氏。据《史记·秦本纪》和《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相传颛顼帝有个孙女叫女修,有一天,她捡到一只燕子蛋,吃下去后就怀孕了,生下了儿子大业。大业之子大费(伯益)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姓嬴。伯益的后人有个叫大骆的,他的庶子非子被周孝王封在陇西秦亭为附庸国,让他恢复嬴姓,称为秦嬴。秦国后来成为战国七雄之首并进一步统一了全国。秦灭后,王族子孙以国名作为姓氏,称为秦氏。
                               2、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的后裔,以邑为氏。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周公旦之子伯禽的后裔食采于秦邑,其后有以邑为姓,称秦氏,史称秦姓正宗。
                               3、出自舜七支有秦不虚,后人沿续下来姓秦。据《群辅录》所载:“舜七友之一有秦不虚,曾并为雷泽之游一”。又据《大姓源流》等有关资料所载,舜七支有秦不虚,后人沿续下来姓秦。这说明上古帝舜时期已有秦姓。但因秦不虚之后无世系资料可考,所以,唐宋时期的谱牒学家对秦姓的起源又有以国为氏和邑为氏之说


                          81楼2011-06-20 23:44
                          回复
                            、出自子姓,为帝喾子殷契之后,以国名为氏。据《风俗通》、《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商代的第十代君王盘庚自奄(故城在今山东省曲阜)迁到殷(故城在今河南省安阳西北),建立殷国,故称殷商。共传国二十二代,四十四王,六百十九年。周武王灭纣,封纣王庶兄微子启于宋,其子孙不得封者,以故国名为氏,王室后裔称为殷姓。
                                 2、出自以居地所临殷水者,以水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和《姓氏急就篇》所载,河南省禹州有殷水颍川,居者以水名为氏,形成殷姓。这一支殷姓最初发源于北方的河南、河北一带。望族居于汝南郡,即现在的河南省汝南县东南。
                                 3、出自他族改姓或小数民族中有殷姓:
                                 ① 清代满洲八旗姓音佳氏,后改为单姓殷。
                                 ② 今彝、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87楼2011-06-20 23:45
                            回复
                              粉我的都是好孩子


                              89楼2011-06-20 23: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