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的正西方向,距京约90公里处,有一座始建于明代初年的山村——川底下村。
村里的民居建筑以明、清时代的四合院为主,依山而建,是目前发现的我国规模最大的山地四合院建筑群。
原先,村里居民全部姓韩。相传,韩氏祖先是在明代初年,由山西迁移而来。由于有京西古道穿山村而过,所以在明清时代,川底下村的经济十分繁荣,因此也就有了这规模庞大的山地四合院建筑群。建国后,随着公路、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穿村而过的京西古道渐渐失去了作用,川底下村萧条下来。80年代中后期,村中居民纷纷外迁,最少的时候,村中只剩下13户居民。
90年代中期,在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川底下村搞起了旅游开发,村民的日子逐渐好起来。一些原已搬走的居民看到了村子的发展前景,又搬了回来。韩怀英夫妇就是其中的一户。84年夫妇俩搬到斋堂镇开办了一家汽车修理部,一走就是近20年。其间,两人想卖掉老宅,在子女的反对下,才没有卖成。两年前,夫妇俩搬回川底下村,翻修了老宅院,开办了农家乐,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的。
27岁的周明杰是土生土长的川底下人。他的父亲是韩氏家族的上门女婿,周明杰一家因此是川底下村惟一一户不姓韩的人家。虽然不姓韩,但是,作为川底下人,周明杰仍然为韩氏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而自豪。从部队复员后,周明杰回到川底下,做了一名导游。和一般旅游景点的导游不一样,周明杰为游客讲解的是自己村子的历史和文化,因此,导游这份工作对他来说,就像种自己家的地一样。
目前,川底下村的住户由13户上升到30多户,冷寂多年的四合院重新热闹了起来。
村里的民居建筑以明、清时代的四合院为主,依山而建,是目前发现的我国规模最大的山地四合院建筑群。
原先,村里居民全部姓韩。相传,韩氏祖先是在明代初年,由山西迁移而来。由于有京西古道穿山村而过,所以在明清时代,川底下村的经济十分繁荣,因此也就有了这规模庞大的山地四合院建筑群。建国后,随着公路、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穿村而过的京西古道渐渐失去了作用,川底下村萧条下来。80年代中后期,村中居民纷纷外迁,最少的时候,村中只剩下13户居民。
90年代中期,在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川底下村搞起了旅游开发,村民的日子逐渐好起来。一些原已搬走的居民看到了村子的发展前景,又搬了回来。韩怀英夫妇就是其中的一户。84年夫妇俩搬到斋堂镇开办了一家汽车修理部,一走就是近20年。其间,两人想卖掉老宅,在子女的反对下,才没有卖成。两年前,夫妇俩搬回川底下村,翻修了老宅院,开办了农家乐,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的。
27岁的周明杰是土生土长的川底下人。他的父亲是韩氏家族的上门女婿,周明杰一家因此是川底下村惟一一户不姓韩的人家。虽然不姓韩,但是,作为川底下人,周明杰仍然为韩氏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而自豪。从部队复员后,周明杰回到川底下,做了一名导游。和一般旅游景点的导游不一样,周明杰为游客讲解的是自己村子的历史和文化,因此,导游这份工作对他来说,就像种自己家的地一样。
目前,川底下村的住户由13户上升到30多户,冷寂多年的四合院重新热闹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