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流星吧 关注:27贴子:2,276

京西古村川底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的正西方向,距京约90公里处,有一座始建于明代初年的山村——川底下村。
  村里的民居建筑以明、清时代的四合院为主,依山而建,是目前发现的我国规模最大的山地四合院建筑群。
  原先,村里居民全部姓韩。相传,韩氏祖先是在明代初年,由山西迁移而来。由于有京西古道穿山村而过,所以在明清时代,川底下村的经济十分繁荣,因此也就有了这规模庞大的山地四合院建筑群。建国后,随着公路、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穿村而过的京西古道渐渐失去了作用,川底下村萧条下来。80年代中后期,村中居民纷纷外迁,最少的时候,村中只剩下13户居民。
  90年代中期,在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川底下村搞起了旅游开发,村民的日子逐渐好起来。一些原已搬走的居民看到了村子的发展前景,又搬了回来。韩怀英夫妇就是其中的一户。84年夫妇俩搬到斋堂镇开办了一家汽车修理部,一走就是近20年。其间,两人想卖掉老宅,在子女的反对下,才没有卖成。两年前,夫妇俩搬回川底下村,翻修了老宅院,开办了农家乐,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的。
  27岁的周明杰是土生土长的川底下人。他的父亲是韩氏家族的上门女婿,周明杰一家因此是川底下村惟一一户不姓韩的人家。虽然不姓韩,但是,作为川底下人,周明杰仍然为韩氏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而自豪。从部队复员后,周明杰回到川底下,做了一名导游。和一般旅游景点的导游不一样,周明杰为游客讲解的是自己村子的历史和文化,因此,导游这份工作对他来说,就像种自己家的地一样。
  目前,川底下村的住户由13户上升到30多户,冷寂多年的四合院重新热闹了起来。



1楼2005-03-22 18:52回复
    2楼2005-03-22 19:20
    回复
      • 爨底下一村民打村长被捕(京华时报 2004-12-6 00:00)

       因为搞黑旅游被村长批评后,门头沟爨底下村的韩某殴打辱骂该村村长及其他村民。12月3日,门头沟检察院以其涉嫌寻衅滋事批准逮捕。
       爨底下村位于门头沟区,是本市第一个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的古村落。今年8月30日下午,该村村民韩某以“在其家用餐,无需购买景区门票”的优惠条件,吸引一队游客来到家中住宿。
       村党支部书记王某得知后,要求游客按规定补票。当晚,为了发泄不满情绪,韩某来到该村的景区售票处、保安宿舍内无理取闹,并当众对王某进行了长时间的辱骂。8月31日、9月25日晚9点,韩某先后两次对该村的村干部和工作人员进行了辱骂和殴打。

      • 爨底下村保护规划通过专家论证(人民网北京频道 2004-12-1 08:37)

        作为传统公共活动的灯场、戏台和村前水塘有望在爨底下村重现。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昨天(11月30日)发布消息,由该院承担的《北京市门头沟区爨底下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通过了首规委及专家组的论证,目前已报市政府审批。
        爨底下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范围东起村前门插岭,西至村西骡马店,南至金蟾山,北至龙头山;面积为22.62公顷。该保护方案提出以整体保护“爨底下村历史文化”为主体,适当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整治完善古驿道商街“前店后宅”和“山地四合院”商居结合的功能,考虑到古村作为社会生活载体的性质,将适当恢复传统的公共活动灯场、戏台和村前水塘及市政设施,对其进行动态和特色保护。目的就是要解决因旅游开发后大量游客进村、环境容量严重超标和村落人口迅速增长等对古村环境、历史风貌造成开发性破坏的严峻问题。
        规划方案还提出,对村内全部传统的四合院建筑及前店后宅的修缮、修复和复建将严格参照本村典型院落及建筑的测绘图、修缮施工图进行。古村中传统古驿道、主山道、巷道格局和尺度空间环境也将得到保护。


      6楼2005-03-24 21:39
      回复
        川底下:新建房会不会砸掉“金饭碗” (千龙新闻网2001年7月23日)

         日前,上海一位姓何的游客告诉记者,他最近故地重游了以完整保存了清代古民居而闻名天下的京西川底下村,发现与以前不同的是,在古建筑旁一些新建房屋拔地而起。他认为,长此以往,这些新建房很可能要砸掉川底下村人手中的“金饭碗”。 
         何先生对记者说,和他几年前的印象相比,现在的川底下村变化可真是太大了。首先是村里的道路整修一新,变得宽阔了。从村里到山腰关帝庙都铺上了整洁的石阶,最令人头痛的厕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且村里有了专职导游小姐;但让人遗憾的是,村里多了些新建的房舍,严重地影响了整个村庄的古朴之美。 
         七月流火,记者从市区乘车西行100公里,来到有“北方古建筑活化石”之称的川底下村,想看看问题是否像何先生说得那么严重。 
         川底下村,原名叫爨底下村,一直沿用到解放后。文革时期,为了书写方便,便将“爨”字改写成了“川”字,村名也由“爨底下”变成了“川底下”。 
         川底下村,之所以海内外闻名,就在于它的整个村落几乎完整地保留了清代的建筑风格和建筑艺术,这在整个华北地区乃至全国都很罕见。1997年,被批准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世界建筑师大会把川底下村作为唯一的一个村镇参观点。川底下村典雅的古建筑群,得到了世界各地建筑大师的由衷赞叹。 
         川底下村真正发展旅游业是从1995年开始的,村民们看到,久居城市里的人们不断地来到乡下。由于有这么好的旅游资源,社会各界对川底下村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仅地方财政就给这个村子投入了数百万元来改善基础设施,扶持该村发展旅游业。如今,旅游年收入已由最初的不足千元增加到现在的七八十万元。 
         川底下村的知名度高了,游客多了。村里没有导游怎么办,当时的村长韩孟亮就多处搜集村里的各种资料,反复推敲撰写导游解说词,和另外一位村民作起了兼职导游。 
         今年初,由于游客猛增,村里决定从外地聘请了四名导游,加上村里选拔的三人,一共七名导游,结束了村里没有专职导游的历史。现在,不论游客何时进村,导游都可以免费提供服务。 
         村里现存500间、70余套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民居,大都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层层升高。大部分房舍为砖瓦结构,门口均在院落的东南角,集砖雕、木雕、石雕于一体,错落有致,形态各异,绝少雷同。 
         在一家住户的墙壁上,残存的诸如“直隶行政公署……教育司批示取中……给发毕业……”字样的捷报还依稀可见。可以想见,川底下村当年不乏科举之人。可惜,房主对这些文物并没有采取特别的保护措施,只是在上边钉了一个木框,以示有别。 
         与北京其他300多个景区、景点不同的是,川底下村家家户户都是客栈,可以为旅游者提供简单的食宿,干净简易的床铺一晚15元,只要20元,游客就可以享受到一顿纯正的农家饭菜了。 
         已经在川底下村生活了20多年的赵大嫂介绍说:“要是在10年前,谁来这里呀,这深山沟里太穷了。现在我们家仅接待游客一项,月收入就能有1000多块钱呢。” 
         先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当初辛辛苦苦建造用来遮风挡雨的房舍,如今成了后辈们的“金饭碗”。 
         今年“五一”期间,这个只有20多户的小山村每天接待了1000多名游客。“五一”过后,一个星期六的游客就能达到近千人。这样的数字,对于一个只有20多户70多口人的川底下村来说,已经远远超过了它的接待能力。 
         于是,有些村民打起了盖新房的主意。 
         游遍整个村落,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方面,一些建造精巧的古院落年久失修,无人维护;另一方面,一些新建房在古建筑旁拔地而起。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说,全村有七八套房子一直闲置未被利用。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房屋的主人早已离开川底下村,旧房的产权和使用问题,牢牢地束缚住了这些房屋资源的开发利用。他们曾考虑让其他村民帮助维护管理这些旧房,旅游的收入与房主分成。前任村长韩孟亮在任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些尝试,但没有成功。 
        


        7楼2005-03-24 22:24
        回复
           无奈之下,村里给导游配备了这些闲置房屋大院门上的钥匙,游客只好通过布满灰尘的窗棂,领略房屋主人早年的家什。 
           这位村民还告诉记者,对于现在村里的新建房,好多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随着游客的增加,谁家都想多接待些游客,多挣些钱。于是,便开始建新房。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民俗游怎么搞,学问很深。游客去你那里旅游绝不仅仅是吃吃农家饭,住住农家院。具体到川底下村来说,不能把游客的消费标准定得太高,而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要想方设法让游客感到“回到家”了。接待游客的家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明清时代的家具,接待游客的村民也可以穿戴些明清时期的服装,让古老的建筑和人和谐起来,这样一定会更加吸引游客。 
           显然,按照这些标准,川底下村做得还不是太到位。 
           对于川底下村的现状和未来规划,新上任的村长不愿多谈,只是说:“我只想踏踏实实地做事,不想说些什么。” 
           谈起村中的新建房不断增多一事,前任村长韩孟亮也不无担忧:川底下村最大的威胁就是建设性破坏。随着旅游的升温,村民想多建几间房子,增加一些收入不难理解,可大部分新建房——甚至是那些施工队伍拿到了有关部门核发了施工执照的合法新建房,其工艺、技术以及用料很难达到应有的标准,与古建筑不相协调。 
           “可以说,新建房是对川底下村整个景观的破坏。可怕的是,这种破坏势头还在蔓延。”韩孟亮对记者说。 
           一方面是历经数百年的古老建筑任凭风吹雨打,闲置在那里;另一方面,一些村民为了眼下的一点利益置整个古建筑群于不顾,想方设法建新屋。如此看来,川底下村怎样合理地开发、利用、保护好这片自己的家园,如何保护好这块旅游资源,就不仅仅是川底下村人自己的事情了。 

          京西古道上的川底下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1年05月29日第六版)

            黄草梁古道是“京西古道”的一段。距北京市区90公里的川底下村,则是昔日黄草梁古道上商旅休息和货物的转运站。村子四面环山,依山而建。如今,整个村落仍保留了清代的建筑风格和艺术。
           在九十年代初,川底下村还一直默默无闻。现在,村上家家开旅店、餐馆。川底下村依托旅游资源真的火了,72个人的小村庄现在旅游年收入达100多万元。韩孟亮,曾是这个村的村长兼义务导游。可千万不要小看韩孟亮的家。在这个普通的四合院里,房子、桌椅,都有上百年的历史。
           老龙头山前有一家“龙头客栈”,女老板是梁宏静。客栈小但设施齐全,无污染纯天然的农家饭、山野菜,吸引了众多城里人。
           川底下村民均姓韩,是明朝永乐年间由山西移民而来,已经是第十五代了。清康熙年间,村上有一位叫韩守德的,因长相酷似康熙,于是被选中去京郊龙凤寺替康熙出家当和尚。从此,韩家被列为皇亲,成为京西第一财主。
           虽然和韩孟亮同样的辈分,但韩孟荣年轻多了,晒得黑黑的脸上闪现出精明和干练。他是村旅游景点的检票员。在谈及旅游业的开发前景时,一样是充满希望:“不能满足现有的旅游资源,如一线天、老龙头等自然景观,要开发新的项目,包括旅游产品、纪念品,要搞篝火晚会,修筑绿化带、台阶路等。”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站在村边黄草梁古道上,可以想象当年,白天马帮首尾相连,晚间驼铃声不绝于耳;站在山顶俯视今日的川底下村,半圆形的街道连同下边的围墙,组成了一个大元宝的形状,看来,旅游业的大发展将使川底下村越来越富裕。


          8楼2005-03-24 22:24
          回复
             


            10楼2005-03-24 22:26
            回复
              这个帖也顶上来了啊

              很好玩的一个地方呢

              你是哪的?


              13楼2005-04-08 14:12
              回复
                我跟此帖时没看那个帖啊

                没去过 据说很好玩 北京市第一个列入什么中华文化古村的


                16楼2005-04-08 15:53
                回复


                  那个村只有73人 一到节假日.每天要接待1000来人

                  没有手机信号 严重缺水 要去的话得做好心理准


                  18楼2005-04-08 16:19
                  回复
                    你妈已经去过了?

                    那也不能代替你去


                    21楼2005-04-09 18:20
                    回复
                      啊?还要带你去啊?

                      自己不会


                      23楼2005-04-09 19:29
                      回复
                        啊?

                        我可没想过要去啊

                        我以前所在的纪录片组去川底下拍片 我因为觉得那个题材不好就没跟去了


                        25楼2005-04-09 21:22
                        回复
                          不过去也可以

                          你掏钱吧 在那住一晚少说也得100多功


                          26楼2005-04-09 21:23
                          回复
                            什么叫不放心我?

                            那还谁给钱啊 不是你请我去的吗


                            28楼2005-04-09 21:45
                            回复
                              那我请你好了..


                              30楼2005-04-09 22: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