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平阁吧 关注:90贴子:931

回复:赵云资料总编--整理版 收集整理:jj191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杂部第五 教本三
十七史蒙求 宋 王令
武分肥广,包取荒废。云抱刘禅,婴收孝惠。
龙文鞭影 明 萧良有等
鬼怖螃蟹,民拜骆驼。子龙息鼓,遇春挺戈。辞璧崔挺,委珠子阿。乞师荀灌,托佣小娥。邵谒遭扑,李广被诃。东桑跨鹤,少君乘骡。方叔下第,毅夫登科。断靷 郭宪,碎衣陈禾。晋将茗瘕,唐相酒魔。指盗鸜鹆,证杀鹦哥。景公治海,顺帝挑河。边名菩萨,包号阎罗。
幼学琼林 明 程登吉
赵子龙一身都是胆,周灵王初生便有须。
艺林伐山 明杨愼、清李调元
举身是胆 赵子龙一身都是胆 (三国志)
智品 明 樊玉衡撰 于伦补辑
益州之役,赵云与诸葛亮会于成都。既定,议者以为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池桑田,宜分赐诸将。云谏曰:“谁为使君画此策,大事去矣!夫国之所须者民,有国无民,谁与共守?且夺民而市恩,仁者不为也。昔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返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且诸将既有安土之乐,各生怀恋,谁肯出成都尺寸,为国除贼乎?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不然,虽得此空城,无所用之。”先主恍然曰:“不用卿言,几误国家大计。”即下令各归还百姓,令安居复业如故。益州虽小,由此户口充实,战御中原,本云谋也。
理学逢源 清 汪绂
曹操救汉中,备将赵云击败之。
白眉故事 清 邓志谟
一身是胆
蜀志:赵云将数十骑,值曹操军大出,云前定其阵,且斗且却。魏兵追至营,云大开门,魏疑有伏兵,遂引去。翌日,刘备至营视之,曰:“子龙一身都是胆。”
当湖文系初编 清 朱壬林
赵云偃旗息鼓,数十骑退魏兵
学文堂集 清 陈玉璂
赵子龙浑身是胆
学史 清 王希廉
一身是胆 赵云以数十骑遇曹军。前突其阵,且斗且却。曹军散,已复合,云陷敌,还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曹军疑云有伏,引去。云擂鼓震天,以戎弩于后射曹军,曹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死者甚众。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史要 清 任启运
卷二 赵张虎将
统正谋臣,赵云张飞为世虎臣。
通俗编 清 翟灏
卷八 武功
偃旗息鼓:〔蜀志赵云传注〕云陷敌还,更大开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
半窗史略 清 龙体刚
卷十二 袭益尊帝位,五虎战称雄。(五虎乃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也)
听潮居存业 清 原良 清初刻本
曹操据汉中,赵云将数十骑出营觇视,值操兵数万大出。云猝突其阵,且斗且却。至营更大开门,操兵疑云有伏,引退。云擂鼓轰天,劲努(当为弩之误)百发,操兵大惊,自相蹂践,堕汉水死者无数,全获辎重,遂有汉中。玄德至营,叹其一身都是胆也。玄德奔江陵,令云卫眷,遭曹兵失散,云乃冲阵寻索,至长坂获之。主母抱小主哭曰:“将军抱儿,护持见父,勿以妾为累,死无恨矣。”云不得已抱主马上,突阵冲锋,斩透重围,血染征袍,竟保小主无恙。孙权欲取荆州,赚孙氏归省并小主随行,暗约登舟而下。云知之,截江夺小主,吴军无敢近者。玄德下西川时欲以名田宅分赐诸将,云谏曰:“昔霍去病以匈奴未灭,安用家为,今国贼尚在,讵可图安?且蜀遭兵火,田宅半空,亘尽还百姓,令其复业,不亘夺之,以私所爱。”玄德纳之。此武臣而得宰相之体也,子龙不惟功将,实为福将;不惟有大节,且有大识,可仅以虎将目之哉!云与吉平,俱传详而史未悉,特表而出之。


69楼2012-01-16 15:17
回复
    御定佩文韵府 清 张玉书、陈廷敬等撰
    卷一之一 镇东
    三国赵云、胡威、诸葛诞皆为镇东将军。
    卷二之三 訩訩
    《三国志》:赵云谓公孙瓒曰:“天下訩訩,未知孰是。”
    卷五之一 出围
    《蜀志》:曹公争汉中,运米北山下,黄忠以为可取。及过期不还,赵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
    卷十五之一 姿颜
    《赵云别传》: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
    卷二十二之一 当阳
    《赵云传》: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坂,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卷二十五之五 取米
    《蜀志赵云传注》: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嚢,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
    卷四十六之三 蹂践
    《蜀志赵云传注》:曹公军追围云,疑有伏兵,引去。云擂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后射之,公军惊骇,自相蹂践,死者甚众。
    卷四十七之三 不少
    《蜀志赵云传》:或劝云娶赵范寡嫂,云曰:“范廹降耳,心未可测,天下女不少。”遂不取,范果逃走。
    卷五十之一 不弃我
    《赵云别传》:初,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走,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顷之,云果至。
    卷五十七 一身是胆
    《蜀志赵云传》:云字子龙,将数十骑,值曹公扬兵大出,云前突其阵,且鬬且却,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卷六十三之七 冬赐
    《蜀志赵云传注》:云有军资余绢,亮使分赐将士,云曰:“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亮大善之。
    卷六十三之十四 主骑
    《蜀志赵云传》:云字子龙,本属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拒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
    卷六十三之二十一 见谥
    《蜀志赵云传》:云建兴七年卒,追谥顺平侯。初先主时,惟法正见谥。后主时,诸葛亮功德盖世,蒋琬费祎荷国之重,亦见谥。陈秪宠侍,特加殊奖。夏侯霸远来归国,故复见谥,于是关侯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及云乃追谥,时论以为荣。
    卷六十六之九 赤岸库
    《蜀志赵云传注》:云退军,有军资余绢,亮使分赐将士,云曰:“军事无利,何为有赐,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亮善之。
    卷六十六之九 保护
    《蜀志赵云传》:先主为曹兵所追于长阪,弃妻子南走。云手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
    卷六十七之四 慈惠
    《蜀志赵云传注》:姜维等议,谨案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卷七十四之一 赤岸 同赤岸库
    卷七十六之四 余绢
    《蜀志赵云传注》:箕谷军退,云有军资余绢,亮使分赐将士。
    卷七十七之三 役调
    《蜀志赵云传注》:益州既平,云曰:“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
    卷八十三之一
    军正《蜀志赵云传注》:先是,与夏侯敦战於博望。生获夏侯兰,兰是云乡里人,少小相知。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于法律,以为军正。
    卷八十八 八剑
    《刀剑录》:刘备以章武元年,采金牛山铁,铸八剑,一自服、一与太子禅、一与梁王理、一与鲁王永、一与诸葛亮、一与关羽、一与张飞、一与赵云。 卷九十之四 箕谷《蜀志诸葛亮传》:建兴六年,亮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
    卷九十五之五 前突
    《蜀志赵云传注》: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阵。
    卷一百二之二 国色
    《赵云别传》:领桂阳太守,代赵范。范寡嫂樊氏有国色,范欲以配云,云辞曰:“相与同姓,卿兄犹我兄,固辞不许。”
    卷一百二之五 国贼
    《蜀志赵云传注》:孙权袭荆州,先主大怒,欲讨权。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


    72楼2012-01-16 15:29
    回复

      彭山(旧犍为郡治)
      赵云头盔 彭山青龙火车站东,原有一古庙名曰梓宫。传说宫里大殿上有赵云的头盔。原为银盔,后换成铜的、铁的。这一传说在彭山民间流传很广,特别是老一代中,知道这一传说的很多。有人说,60年前梓宫里已经没有了这件古物。据县文管所一姓帅的老同志说,梓宫里确有过此物,所里档案资料有记载,头盔为明成化三年复制。果真如此,复制品也是件有500年历史的文物,惜乎失传!{1}
      {1}清王培荀 《听雨楼随笔》语:易州东南有故城,曰燕子城。有耕者得铜印一,纽大不盈寸,篆十字极精好,云赵云之印,不知十字为何字。按云初从公孙瓒,瓒居易京,即今雄县。易州相去不远,或顺平所遗也。侯在燕留印,在川留盔,盔亡,印不知所归。
      金堂县
      赵云柏 进入景区,一棵苍劲挺拔的古柏树张臂相迎,树名十分威风,叫做“汉将军柏”。据《金堂县志》记载,是三国名将赵云亲手植下并挑水浇灌半个月的,时过1700多年,这株柏树周围的各种树木都已更替数代了,但它依然苍健,现已被林业部门列为重点保护树。 摘自四川新闻网《云顶山上 梦回古战场》
      云顶山 三国的刘禅来过,在山里读书,不下一月。赵子龙也曾在此校经。唐宋的文人,那些流光溢彩的名字,李商隐、陆放翁、苏东坡都爬过这座山,写过《登云顶》的诗文。自古,这里已是名胜。 云顶山横卧于沱江右岸,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为成都东北之门户,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朱岭石、张献忠、吴三桂等历代名将都曾在此屯兵驻扎,尤其是南宋大将军余介在山顶修建石城,守卫10多年,多次打退蒙军的进攻,为支撑南宋江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在,游客们在山上还可看到城墙周长7200米,总面积1.5平方公里的宋蒙战争遗址,以及“二十四怪朝莹华”、赵云的栓马柏、黄庭坚赋诗的亭子等。
      云顶石城 云顶山位于成都平原边上的金堂县城东南10余公里处,海拔900多米,峰峦秀挺。景色如画,历代名流学者游览的不少。它雄据沱江金堂峡中断,东与台山隔江相望,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是成都东北方的一道门户。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诸葛亮曾在些设置关隘,置兵守卫,赵云常来这里巡视。南宋未年,成都军民抗击蒙古军的战斗中,云顶山又成为重要据点和门户。
      广汉
      三星镇 三星镇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十分优越,并拥有灿烂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地处古蜀国遗址三星堆。三星堆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和长江文明之源”。是四川“三大黄金旅游品牌”之一。其“三星堆”遗址古城堡的西城墙和发掘出土文物的祭祀坑都在境内,有12平方公里属于三星堆遗址保护区,有以佛教文化为背景的白马寺,能让游人感受到佛法的神圣,引导人民向善向美,更能感觉传说中白马寺的神奇,有为纪念赵子龙而修建的仁圣宫,还有赵子龙曾安营扎寨拴过马的千年白果树2棵。
      白马寺 改革开放的白马寺下属仁和寺(亦名仁胜寺),又亦赵家寺。据考证《三国演义》中的蜀汉五虎大将军之一,常胜勇猛大将军——常山赵云(字子龙),(当时云、贵、川都是蜀汉地盘,)带领兵马巡逻至此,驻仁和寺一带,驻营数日。临行时亲自栽下两棵白果树,直至今日白果树仍然枝繁叶茂,游览参观者不计其数。被广汉佛教协会定为重点寺院,德阳市、广汉市广播电台、电视台曾作过专题重点报道。
      在蜀汉争霸时期, 蜀国五虎上将之一, 常胜勇猛大将军赵云赵子龙, 曾领兵驻营此地。现白马寺附近的白果乡,又称赵家营, 有两颗千年以上的白果树,有说是子龙将军亲手裁下,又有传说白果树乃将军拴马之处。虽然真实的原因早已隐没没在历史上的长河之中, 但依然生机勃勃、枝繁叶茂的千年古树似乎总是在默默的见证历史的变迁。因赵子龙骑白马,后人为了纪念子龙将军,称寺院为白马寺。
      康定
      郭达山 山对面的郭达山,是康定的门户,与跑马山遥遥相对。郭达山的得名有一个故事。康定历史上叫打箭炉。传说从前藏军东侵,直至邛州(今邛崃市)南桥。诸葛亮时为汉相,与东侵藏军议定,让他们退一箭之地。藏军约期射箭。诸葛亮派人星夜骑马赶去炉城,传令守城将领郭达将一箭安置山上。届时赵云拉开神弓,响箭破云而去。双方派人寻箭,直到炉城山上才寻到,于是,汉藏双方以打箭炉为界。后人就将传说中的炉城前山称为郭达山。


      76楼2012-01-16 15:44
      回复
        http://tieba.baidu.com/p/653954816?pn=1
        智斗恶和尚
        柳下铁耙惊刘备
        赵子龙学艺(耿村版,网上有收录)
        赵云得妻
        赵云断命案
        赵云显灵
        子龙滩
        子龙岗
        赵云智胜盗贼
        赵云饮马石
        神助赵云战长坂
        赵云娶貂蝉
        荆州人戴戒指的来历(戒指传说有数个来历,一是赵云自己叫工匠打造,一是赵夫人所送,一是刘备命工匠打造以送赵云,俱源自长坂故事)
        竹筒保驾
        赵云八角井
        镇江果子巷
        朝天门蚊子
        子龙洗马塘
        子龙显圣
        南阳赵云墓
        子龙塘与和平街
        赵子龙出世
        张飞三请赵子龙
        三箭定鸡足
        http://tieba.baidu.com/p/637786269
        赵子龙保驾
        http://tieba.baidu.com/p/520118683
        猇亭 云池 红溪港
        http://tieba.baidu.com/p/329186107
        赵云抱犊寨学艺
        http://tieba.baidu.com/p/132168625
        洗马池畔退敌兵
        子龙与箭道街
        http://tieba.baidu.com/p/513110090
        赵云“显圣”退敌兵


        79楼2012-01-16 15:56
        回复
          附录
          历史大家谈赵云(请用旧版贴吧功能观看)
          http://tieba.baidu.com/p/366980347
          网论赵云佳作集(含史论及文化解读)
          http://tieba.baidu.com/p/561484708
          三国志通俗演义不同版本比较
          http://tieba.baidu.com/p/485970238
          国剧(京剧)中的赵云形象(含年龄相貌)及其它
          http://tieba.baidu.com/p/99569969
          袁阔成评书《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形象
          http://tieba.baidu.com/p/513357700
          后汉演义以及二十四史通俗演义中的赵云形象
          http://tieba.baidu.com/p/535172606
          冷门赵云戏曲形象
          http://tieba.baidu.com/p/699936869
          对联故事之赵云
          http://tieba.baidu.com/p/640006554
          杂志文摘之赵云
          http://tieba.baidu.com/p/594299031
          三国评话——长坂坡
          http://tieba.baidu.com/p/135258815
          元明三国故事中“五虎上将”形象的流变与传播
          http://tieba.baidu.com/p/594431125
          赵云年龄创作论 文艺创作中的“断裂”手法——一种独特的夸张手段
          http://tieba.baidu.com/p/513103536
          近现代赵云相关趣闻新闻
          http://tieba.baidu.com/p/365667897
          赵云相关论文集
          http://tieba.baidu.com/p/407237072
          http://tieba.baidu.com/p/501398147
          http://tieba.baidu.com/p/416617658
          关于历史演义之间赵云的相关文摘
          http://tieba.baidu.com/p/513095838
          http://tieba.baidu.com/p/536248643
          http://tieba.baidu.com/p/541670508
          演义赵云单骑救阿斗文学赏析
          http://tieba.baidu.com/f?kz=497675329
          http://tieba.baidu.com/p/708540676
          戏剧长阪坡剖析/赏析
          http://tieba.baidu.com/p/823387567
          http://tieba.baidu.com/p/823387567
          近代杂记剧话
          http://tieba.baidu.com/p/909596933
          http://tieba.baidu.com/p/889675053
          各家评析
          沈伯俊 http://tieba.baidu.com/p/96045543
          姚季农 http://tieba.baidu.com/p/148717968
          周思源 http://tieba.baidu.com/p/87408532
          易中天 http://tieba.baidu.com/p/189747449
          梁中实 http://tieba.baidu.com/p/384986506
          池田大作 http://tieba.baidu.com/p/147905330
          金庸/池田大作 http://tieba.baidu.com/p/473794269
          崔敬伯/徐铸成 http://tieba.baidu.com/p/691588330


          80楼2012-01-16 16:00
          回复
            62楼老被抽= =~
            地方第三 通志二
            畿辅通志
            卷七十二 赵云
            字子龙,常山真定人。先主为曹操败於当阳长坂,弃妻子南走。云抱后主,保护甘夫人,皆得免。忠勇特著,后以平川功封永昌亭侯,累迁镇东将军。卒,谥顺平侯。次子广,以战死节。
            河南通志
            卷四十八
            五忠庙 在伊阳治西南,祀三国时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
            禹州
            五虎庙 在宻县东五十里,三国时关侯张飞马超黄忠赵云破曹操於此。后人为之立庙。
            卷四十九
            赵云墓 在府城南三十里。云,蜀汉将军。
            湖广通志
            卷二十三
            子龙书院 在桂阳州东鹿峰下,因赵云驻此故名。久废。
            卷二十五
            英祠 在芙蓉山南,汉赵云立营于此,因庙祀之。宋进士黄照隣为立碑。
            四川通志
            卷六 赵云
            字子龙,常山人。始事公孙瓒,后随先主,任主骑。及先主为曹操追于当阳长坂,云抱后主,并保护甘夫人,皆得免。迁为牙门将军。率兵取桂阳零陵诸郡。及攻刘璋,云与张飞等溯江西上,平定郡县。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
            后主建兴五年,随丞相亮驻汉中。亮令云与邓芝往拒曹真,兵弱敌强,失利箕谷。然能敛众,固守不至败衂。七年卒,谥顺平侯。
            卷二十五
            静惠山 在县北一里,一名东山。上有平云亭,相传蜀汉赵云所筑。
            卷二十八上 雅安县
            顺平侯庙 在府西南,祀汉将赵云,清溪县亦有之。
            顺平侯庙 在大邑县东二里,蒲江县亦有之,祀赵云。
            二公祠 在清溪县西坡山顶,祀蜀汉将赵云姜维。
            卷二十九上 汉赵云墓 在大邑县东二里,有石碑,上刻汉将赵子龙之墓。
            蜀中广记
            卷十三
            静惠山 一名东山,山下土城相传是蜀汉将军赵云筑,盖云尝防羌于此,有云墓及庙存。
            卷三十五
            方舆胜览云 黎城中有汉越嶲太守任贵、蜀汉姜维、赵云、马忠诸祠。
            卷六十九
            刀剑录曰:蜀章武元年辛丑,采金牛山铁铸八铁剑,各长三尺六寸。一备自佩、一与太子、一与梁王理、一与鲁王永、一与诸葛亮、二与张飞关侯、一与赵云。
            陕西通志
            卷七十七
            三月,曹操出斜谷,赵云击其军,败之。夏五月,蜀主取汉中。
            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阵,且鬬且却。公军散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鼔,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擂鼓震天,惟以戎弩于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来,至云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沔县志,汉中府志同)
            云南通志
            卷十五
            五灵庙 又有三国汉镇军将军赵云,亦附祀于内,为碧山土主。
            云南志胜
            国初。黔王重建易今名,祀周厉王谏臣唐葛周三人,隋嘉州守赵昱,蜀汉将军关羽赵云。
            云南图经志书 明 陈文景泰卷十
            重修五灵庙记 壁山,盖蜀汉赵将军子龙,意尝偕孔明南征,有功德于此而崇祀。
            新纂云南通志 民国
            六年,爨习官偏将军爨习《诸葛武侯集》:街亭之败,亮请自贬。偏将军爨习同请自劾。
            案:爨习以滇边大姓之人,得与武侯、赵顺平侯、蒋恭侯列名一疏,且永附名于《武侯集》中。可谓荣矣。
            滇黔志略 清 谢圣纶
            又诸葛元声《滇事纪略》云:“建兴三年五月,武侯渡泸水,进征益州,从征自赵云、魏延外,如张翼、王平、句扶及云长少子关兴即关索,尤以骁勇前驱,多建奇功。”
            


            81楼2012-01-16 18:28
            回复

              地方第三 游历三
              仰萧楼文集 谒惠陵记 清 张星鉴
              余曰:蜀自献逆之乱,城郭宫室俱为焦土,即古墓亦掘毁无遗。独昭烈陵岿然无恙,且与庞靖侯、赵顺平侯、姜平襄侯墓远近数百里相望,犹存汉家尺土,不可谓非刘氏遗泽长也。
              北游录 清 谈迁
              长坂草 当阳长坂赵云战处,今草尚斑。
              康輶纪行、东槎纪略 清 姚莹
              名山县 雅州府西行十五里,道旁一池,相传为赵顺平马池。
              蜀輶日记 清 陶澍
              七盘岭,南北高二十里,土色南黄北黑,判然不同。下岭即褒城县,栈水绕其东,而南流入于沔,所谓褒谷口也。北通斜谷,斜口在郿县西南三十里,武侯出五丈原由之。《史记》言褒通沔,斜通渭,皆可以行船漕。今则不然,盖山经开垦,水为沙石所壅矣。又有箕谷,在褒城西北十五里,诸葛攻祁山,使赵云、邓芝据此为疑兵。又有骆谷,在盩屋县西南三十里,南通洋县,姜维伐魏,围长城所由道也。《通典》曰:“汉中去长安,取骆谷路六百五十二里,斜谷路九百三十三里,驿路一千二百二十三里。”所谓驿路,即今宝凤留褒之道也。又有子午谷,在洋县东,魏延请分兵袭魏者也。向禁行旅,以防奸宄窜入。乾隆年间,陕抚毕沅因递送金川军书,改由此道,较旧道可近七八日之程,渐成通衢。
              湟中行记 清 阔普通武
              廿七日,黎明梦先君言笑如生时,想灵爽犹护持于四千里外也。晨起渡沙河,河面宽里余。时方冱冻,中流已涣然。直走伏城驿,尖(四十五里)。入正定驿宿(四十五里)。远望西北岩岩,即恒山。北门内竖石曰“古常山郡”。又一石曰“汉南粤王赵陀先人故里”。本周并州地,秦属巨鹿。东街建有周公祠,南有大佛寺,浮图三座,南门内有石曰“汉顺平侯赵云故里”。
              度陇记 清 董醇
              南月城有汉顺平侯故里碑.......是日入长乐门,城南门也。地为汉顺平侯赵云故里。侯智勇兼备,有古大臣风,偏安非其志也。瞻拜遗碑,益深向往。
              湖山便览 清 翟灏
              保寿院来赵汝谈记云:出城沿江西行十馀里,又支行入山崦五里,为保寿之山。其山自五云,鞍起镫回,至是略就坦迤,四旁诸山连络围绕。院创始不可考,其额乃治平二年所赐。今马鞍山坞中有卵石砌道,宽平处,阶础宛然。土人相传为此院基。赵云鞍起镫回,其即指马鞍山形言欤。
              郑孝胥日记-羁沪杂记/丙申日记 清 郑孝胥
              晨,作书与爱苍,并手钞《楚辞》寄之,遣交希实。午后,往视希实,已下船。过秀林坐,少顷即返。晚,龚达夫招希实在大马路晋阳馆饮,小莱以字来,遂往。 夜,偕三子听咏霓戏,十三旦演《黄鹤楼》,神韵特绝,坡老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真可持赠,当得杨岳楼之赵云、邵祥贵之刘主,方为绝观也。希实行。
              从南皮坐火轮车至大冶观铁矿,山产铁极旺。午刻,返船。申刻,泊武昌西塞山下,同梁、蒯、汪等登岸,诣九曲亭、陶桓公祠、灵泉寺,遂登山颠,望樊口,人烟甚盛。上有孙仲谋试剑石。寺中有祠,祀诸葛孔明、庞士元、张益德、赵子龙,甚可异。同游者陟降皆疲倦,余独超越自如。东坡云,“褰衣独到吴王台”,今日是也。傍晚,下山,到船已暮。夜,南皮召食,坐间为诗钟,遂至四点。南皮出诗三首。
              癸丑日记 近代 黄琴坞
              今日为贱生日,回忆去年史吟舟、陈柳坪、蔡季詹诸友小聚畅饮,讵料颠沛至此。郡为汉顺平侯赵子龙故里。三载以来,命将数十员,饷糜数千万,征兵满天下,有能如子龙长坂一战乎。言之慨然。
              


              82楼2012-02-04 12: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