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ohn,看那里。
J:一根烤肠?
S:嗯哼?
J:插了两根棍子?是有人想用它来cos俳句之神?
S:噢,你还和往常一样,我亲爱的John,你的小脑袋几乎忽略了所有重要的信息。俳句之神,那是什么?
J:那……
S:来,过来看看,John。这里,在这根烤肠的中部,有四个小龘洞,根据痕迹来看,这是被一根棍子插入两次或者是两根棍子各插入一次造成的结果,而我倾向于前者,这是为什么呢?来看,这两个插入痕迹都没有穿过这根烤肠的中心,这就说明在它们被造成之前,有什么东西位于这根烤肠的中心,阻止它们穿过。而现在插在这根烤肠上的两根棍子中的一根,正是穿过其中心部位,说明,它在所有其他空洞被造成之前就在那里了。好,然后问题就变成了,既然上面已经有一根棍子了,为什么这个人还要再插一根上去?而且这一根棍子在刺穿了这根烤肠两次之后,又一和第一根棍子相似的方向和位置再次被龘插入了烤肠中。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再来看看这四个小龘洞。很明显,其中一对的穿刺痕迹非常靠近烤肠的边缘,这是不足以让这个人一这个位置将烤肠拿起来的。为什么会连穿一根烤肠都做不好呢?很可能是因为当时这根烤肠正在运动——它还在烤肠架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个人没有去直接拿着第一根棍子将烤肠拿起来——因为很烫。而且,再看这里,第一根棍子上有一滴透明的液体,根据我的判断,这是一滴油!在这所中国学校里,学生大多是中国人,他们不喜欢以手直接接触食物——包括油脂,这也是另外一个使TA放弃使用原有棍子的原因。因为第一次的位置不佳,这个人将棍子拔了出来,进行了第二次穿刺。这次位置比较好,他将烤肠拿了起来,但是,由于第一根棍子的原因,第二根棍子不能穿过烤肠的重心,所以烤肠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以第二根棍子为轴做圆周运动——这对于想要吃它的人来说非常不方便。因此,这个人不得不第三次改变棍子的位置。TA选择了最能稳定烤肠的位置——从底部插入——也就是和第一根棍子一样的方向。这就是你现在看到的这根烤肠的样子。
J:Fantastic!
Brilliant! Amazing! How can you do that?!
(S(内心):因为这根棍子是我插的。)←这句已经OOC了请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