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吧 关注:95,929贴子:1,343,043

回复:【转载好看的故事】万里寻迷——我所遇到的千年不死的神仙和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当然信,越老越相信。”老师点头。接着说,“孔夫子在《大学》中就点明了这点: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要想让天下太平,个人幸福,非得走这条路线不行,不管是法制还是人制,都是为了使人正心、诚意、修身。歪门邪道,最终害了自己。”
“ 什么叫格物?”我好奇地问。
“通俗来讲,格物就是研究宇宙人生的规律,懂得了宇宙人生的规律,一个人自然不会盲干,而是死心塌地,按照规律,规矩做人。譬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人生的规律。在哲学上叫因果律。懂得了这个规律,想吃豆子,你就要老老实实地去种豆子,否则,无论你的心愿如何强,无论你拜上帝,还是拜神,都很难如愿。”
“那为什么有些人很坏,过得却很快乐呢?”师兄问。


123楼2012-04-20 23:11
回复
    “毛主席说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有时得有个过程。种庄稼还得有个过程呢,对吧?”老师说。“其实,易经就是由宇宙人生的万象入手,把它抽象为几个符号,以“—”表示阳,以“--”表示阴,组成八种卦象: “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立八方,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性质与自然现象,象征世界的变化与循环,无外乎阴阳这对矛盾的此消彼长,世间万物及其演变皆可分类归至八卦之中,并发明了古老的二进制,来研究推演人生宇宙的运行规律,这种规律,古人称作道。然后运用这种宇宙人生的规律,来指导人生社会的转变。研究这种规律的人,被称作道人。通晓和善于运用它,来实现自身和社会的变革的人,被称作得道者。这种二进制的计算方法,后来被引用于电子计算机中。可见,它有很深的数学和哲学内涵,术数的原意就是道路、方法和量。可惜,很多人都把它用偏了。不从天地人生变化的根本着手,从心的调和做起,正心正意,洗心革面,自求多福,而是幻想用臆想中的外力来改命,譬如贪污犯,幻想拿一个符,就能避免被抓,那是舍本求末,空劳一场,空耗钱财啊。术数这个名词因此受到连累,被扭曲,科学的东西,被误解为巫术之类的东西了。”


    124楼2012-04-20 23:11
    回复
      窗外起风了,刮得门窗咣当咣当响。房顶上,一只野猫在叫春。我把药蔽出来,端给老师。老师点了一支烟,边抽边咳嗽。兴致很高。
         “譬如,梵歌这场官司,算不算都是这个结果。因为他占理,同时,又因为乐于助人,得到了别人的感动和回报,结合在一起,结果就是这样。算一算,无非是提前知道罢了。所以不要谢我,感谢你自己吧。”


      128楼2012-04-21 22:01
      回复
        “所以,很多研究周易的高人,都不大把世俗人所谓的带点巫术色彩的“术数”(非原来的道路和量变之意)看得很重。而是踏实做人。譬如邵康节老先生,自幼勤奋异常,史载他青年时代,一心于科举之学。‘尝筑庐苏门山百源之上,冬不炉夏不扇,刻苦钻研。’遇到道家高人陈抟的再传弟子县令李挺之后,就专心研究周易。三年期间,所居处不设床,而是昼夜端坐学思不倦。写《周易》一部贴于墙上,日诵熟十遍。后来,李挺之改任河阳司户曹,他跟着老师继续求学,在州学的公寓里住宿,因为穷,点不起等,就把饭钱拿来换灯油,继续勤学。因为发心正确,道路(术)正确,加上努力,不断取得数的量变,愿力与术数配合,才取得大成。


        129楼2012-04-21 22:01
        回复
          “社会上很多人不能成功,缺乏的往往不是良好的愿望,而是术和数。也就是说,缺乏道路、方法和努力。
             “邵康节临终时,他的好友,理学家,通晓周易的张载被朝廷排挤,回陕西老家时,路过洛阳,听说他病了,就去探病。张载喜欢谈论命运,说:“先生信命吗?我愿意试为您推算一下。”雍邵康节说:“世俗人所说的命,我不知道,我所知道的仅仅是天命而已。”并暗示张载要注意,他不一定能回得了家。结果张载到了潼关,果然暴卒。不过张载也是奇人,听到邵康节的暗示后,自己推算了一下,沐浴更衣而死。”
             “ 他说的天命是什么意思?”
             “天命就是自然规律,譬如人有生必有死。坦然面对就行了。这一点,在邵康节临终前一天,历史上著名的二程之一的老友程颐对邵康节说:“先生到了这个地步,别人已经无能为力了,您自己做主吧。”邵康节说:“我平生学道,岂不知此?但是也没什么可主张的。”颐依然劝他不已,让他想办法。邵康节戏言道:“你老兄真可以算是“生姜树头生,必是生姜树头出也。”意思是说,你认为生姜是从树上结的,生姜必然是树上结的?那是不可能的。生姜只能是地上结的,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那么,卜算是不是一点意义也没有呢?”
            “不是,卜算还是有意义的。那就是邵康节所说的“以身观万物,万物理非遥”,通过比类取相和细致推演,了解到事物的发展趋势,然后警醒自己,查找自身不足,从改变自心做起,达到“莫向山中寻白玉,但于身上觅黄金”的作用。或者,通过卜算,提前为即将到来的事物做准备,不至于手忙脚乱。
            所以,邵康节虽然精通术数、风水,葬父母时,却不按风水书上去找穴,而是找一个风景秀丽的“五音”协调之地,把父母葬了,也不用术数给自己算命。因为,他知道,一个人不努力改变自己,光靠算命——推演事物的发展趋势,有什么用呢?而是用毕生精力,写了几部《观物篇》、《先天图》、《伊川击壤集》、《皇极经世》等,用万物变迁的规律,阐述人生社会变化的根源,警醒人们和统治者,正道而行而已。他为别人算命,只是传播这种人生规律的教化的方便而已。”
             老者的话,令我似乎茅塞顿开,却似懂非懂。夜深了,师兄说让老师早些休息,我只好离开了。
            


          130楼2012-04-21 22:02
          回复
            因为外出学习,离开了一段时间。那时我比较勤奋。对文学、新闻特别痴迷。拜了好几位新闻界的老师,有搞报告文学的,有专攻消息、通讯的,让我受益匪浅。听说外地有个新闻培训班,我就请假去了,尽管单位什么也不管,但我还是毅然自费去了。我总想,人要想做点事情,就要有点精神,不要光抱怨环境。我特别欣赏一句话,有条件也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一味地抱怨环境,只能虚度年华。
               回来后,我发现师兄的房间内,床和桌子的位置变了。很古怪。师兄说,是按照八卦的原理摆的,想借用一下自然的力量来帮老师治病。师兄说这话的时候,我看到老师在一旁微笑,显示出无可无不可的样子。
              老师是胃癌。脸整天黄黄的。和一般癌症病人不同的是,他不忌讳谈癌症,虽然我看得出,他仍对生命有无限的眷恋,但比一般人要看得开。
               傍晚,我闲着没事,常去师兄那里,听他们闲聊。几个人无拘无束,无所不谈。有时,他们也听我谈佛教的事情。但我那时对佛教知之甚少,几乎无话可谈。
               一晚,我对他们谈起了圈地的事情,说上学时,发现在圆桌那么大的那块地里练功,效果似乎特别好。
               师兄说,估计是一位高人的墓地,高人的能量场比较强,没有散失,所以你在那里修炼的效果特别好。
               我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其它同学为什么会看到恐怖的脸呢?
               老师也听得津津有味。人生在世,都喜欢新奇的东西。研讨了半天,没有结果。他便取出几枚铜钱,让我撒了一卦。然后子丑寅卯地念叨了一阵子,说,奇怪啊,卦象显示,那里似乎有生命在活动,似人形,却无肉身。
              师兄说,是不是那人得道了,暂时没有尸解,在定的状态?
              老师又推算了一下,说,不像,那里应该不止是一个人。而且,很灵异,有上天入地之能。但似乎被什么困住了,暂时不能解脱。
              师兄说,那是不是落难的外星人?
              老师又推了半天,收了铜钱,叹了口气,说,茫茫天道,不是你我凡夫所能推测。遗憾的是,我没有得到邵康节留下的陈抟的心法,否则,修持到一定程度,可能会直接看到,清楚地知道。
              您说,这世界上还真有陈抟这个人?他不是神话中的八仙吗?我好奇地问。
              有。老师说。陈抟的事迹在《宋史•陈抟传》有记载。他就出生在周口市的鹿邑县,是老子的乡党。他本人就是个大才子,擅长写诗歌,我最喜欢他留下的两首诗:
              一是《睡歌》
                臣爱睡,臣爱睡,不卧毡,不盖被。
                片石枕头,蓑衣覆地。南北任眠,东西随睡。
                轰雷掣电泰山摧,万丈海水空里坠,骊龙叫喊鬼神惊,臣当恁时正酣睡。
                闲想张良,闷思范蠡,说甚曹操,休言刘备。两三个君子,只争些小闲气。
                争似臣,向清风,岭头白云堆里,展放眉头,解开肚皮,打一觉睡!
                更管甚,玉兔东升,红轮西坠。
              还有一首《辞歌女》
                 冰肌为骨玉为腮,多谢君王送到来。
                处士不生巫峡梦,空劳云雨下阳台。
              表现出他不为名利**所拘,自在旷达的人生襟怀。


            132楼2012-04-21 22:22
            回复
              这或许就是道家独特的功成、身退,惟愿黎民离忧苦,不以个人得失为乐的胸襟吧。
              遗憾的是,举目天下,拥有这种胸襟的人越来越少了。老师叹息道。这是教育的误区啊,传统文化的割裂,使年轻人无法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品格,甚至无法读懂古文,对传统文化陷入了想当然的境地。人云亦云地把《周易》、儒家、道家、佛家文化,判为迷信,甚至,把“术数”用民间巫术的概念给蒙蔽,以为术数的本意就是整天求神问卜,不知沿正道,正术,正确的方法安排人生道路,努力工作、学习、求知,从数的量变,达到人生的质变,不自觉地丢失了它们科学的精神和对人生的指导价值,悲夫!
              窗外月色隐隐。风声四起。我们不自觉地被老人的情怀所感染了。
              


              135楼2012-04-22 10:21
              回复
                “惟愿黎民离忧苦,不以个人得失为乐。不是儒家思想和佛教的大乘菩萨道思想吗?”我问道。
                “是的。据说三教的终极思想是统一的。儒家思想提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佛教大乘思想提倡度人度己,应世利物。陈抟老先生是主张三教合一的著名人物,很多著作中都流露出了这点。可惜,我对佛教思想接触不多,不敢过多置评。”老师谦虚地说。
                师兄看看表,9点了。于是开始给老师发功治病。我坐在一边,感到室内气华大绽,迥异于寻常。很吃惊。


                136楼2012-04-22 10:21
                回复
                  师兄能发气治病,是我后来才知道的,起初他隐藏得很深,是当卧底的好材料。一次,教我新闻的本市第一位新闻拔尖人才的林山老师的爱人病了,肩周炎,胳膊抬不起来,其实她已经病得很久了,这次是彻底抬不起来了,动一动就疼得咧嘴,吃饭都成问题。见她痛楚难当,我便请师兄去给她治疗。那一段时间,每天傍晚,我们一起骑着一辆车子,咣咣咣地响着,去老师家,混饭完毕,便开始按摩。按摩了一个多月,渐渐好了。有一天,老师突然打来电话,说师母的病又加重了,我便和师兄一起匆忙赶去。
                  原来是淋了雨。师兄见按摩不起效,就把手放在她的肩上半米远。师母忽然说,热了,热了。师兄嘱咐她不要动。半个小时后收了功,师母的胳膊竟然抬了起来。
                  师兄说,这是因为初愈的关节受了湿气,不这样,或者不服中药,很难逼出来。并叮嘱她今后几天,拔几次火罐,把剩余的湿气给拔出来。
                  林山老师很震惊,说,高才,高才!
                  他本身就是一个爱才之人,当然惺惺相惜,于是处得如师如友。师母病彻底痊愈那天,老师专门宴请我们,他的一位老同事,播音员作陪。见我们说得神奇,播音员赞叹一番,便试着说出一个请求,想请师兄给她女儿治疗。医者父母心,师兄答应了。老播音员很高兴,约定每晚去治疗。从此,我们便移师他家。
                  第二晚,我们去到那个小小的,植满名木和鲜花的庭院时,一位丰满窈窕的姑娘开门迎了出来。满脸病色,却掩饰不住一身的高雅和书卷气。原来她就是那位病人。曾在北京服役,后来在京城一家大报工作,很有才气,准备留京时,因为爱情受挫,被人抛弃,竟然精神有些失常了,住了一段精神病院,稍微好点,就满心伤痕地回到父母家。
                  她的父母年纪在五十多岁,很热情。姑娘坐在一边,神情迷茫,很像师兄爱唱的那首歌《月朦胧,鸟朦胧》。父母遮遮掩掩的介绍了病情,就拉开一间屋门,让我们去治疗。我当然坐陪。因为我和那位播音员比较熟悉,我陪在那里他们比较放心。


                  137楼2012-04-22 10:21
                  回复

                    师兄将姑娘安置在窗下的一个方凳子上,叮嘱她放松。自己坐在房间的对面,开始在房间里布气。我起初坐在床边翻看姑娘拿来的画报,气场渐浓时,我竟有朦胧之感。忽然心头一动,心想,何不借场练功?于是,便开始端坐,练老师教给的与天地沟通的佛家功法。
                    半晌,我看师兄冲我看了看,收了功。没说什么。
                    第一天治疗效果很好,临别时,姑娘的眼睛明显亮了。我却头晕嗜睡了整整一天。
                    傍晚,见到了师兄,说起了这个怪事。师兄哈哈笑了,说,你这家伙,我发气时,就感觉不对劲,用天眼一看,场里的气都呼呼地往你身上跑,原来是你在采气!便宜占美了吧?
                    顿了顿,他又说,有些气是不能采的。她生病后,曾大量使用镇定剂,我给她治病时,把这些储藏在体内的药气逼出来了,你却有意无意采了进去,能不难受?所以,临床上要求不要轻易用镇定剂,否则会形成依赖,是有道理的。因为药在体内的积累,只有加大药量才有效果。抽烟也是这样,所以修行人最好戒烟,否则内脏被尼古丁干扰,很难放松。古人要求练功时,要选择山清水秀之地,也是因为天地之气与人体互换的原因。
                    那该怎么办?我问。
                    你最好别坐那个屋子里,或者坐在那里,用意念把自己的场给关闭起来。师兄道。
                    你就吓我吧。我嘻嘻地笑。是不是想单独和那个“月朦胧,鸟朦胧”在一起,想图谋不轨?
                    什么是月朦胧,鸟朦胧?师兄刚问完,就明白了,哈哈笑道,信不信由你。我不管。
                    虽然是打趣,但去到播音员家,我却再也不肯进屋了。
                    随着姑娘的病情见轻,我发现,师兄和姑娘似乎亲近了许多。有时,边治疗边谈话。
                    一次周末,治疗完毕,姑娘忽然说,梵歌,我们明天一起去水库玩吧?
                    听到一直自闭的姑娘有了兴致出去玩,她父母很高兴。次日一早,我们就结伴去水库划船。
                    万顷碧波里,一叶小舟,三个人边划船,边谈天论地,姑娘身穿藕色的连衣裙,异常秀美。师兄也特意修饰了一番。几个人越说越热闹,他们两个人还一起唱起了流行歌曲。姑娘的歌喉很美,师兄的嗓音低沉,浑厚,有一种独特的韵味。
                    中午,一起在水库中的沙洲小岛上吃了饭,姑娘要喝啤酒,师兄也破例陪着喝。饭毕,坐在凄凄的苇子深处,我们又一起谈天论地,唱歌作乐。傍晚,姑娘还不想走,在我的催促下,才一起划船回岸。远远的,星星已经隐约可见,萤火虫在岸边飞。姑娘说,师兄,我们一起再唱首歌吧,我虽然有些累,却当然鼓掌欢迎。因为她难得这样高兴。于是,两人一起唱起了《月朦胧,鸟朦胧》
                    月朦胧鸟朦胧 萤火照夜空
                    山朦胧鸟朦胧 秋虫在呢哝
                    花朦胧夜朦胧 晚风叩帘拢
                    灯朦胧人朦胧 但愿同入梦
                    柔美的天地,柔美的歌声在水面飘到很远。我看到,当姑娘唱到但愿同入梦时,深情地瞥了师兄一眼,就转移开了目光。
                    坏了。我心想。一对鸳鸯要受苦了。不知怎地,我心里竟然升起了一种酸溜溜的感觉。
                    


                    138楼2012-04-22 10:22
                    回复
                      今天真倒霉。。三本佛学书籍连带书包被偷了。。。。哎。。。。两本还是从图书馆借的。。。哎。。。。


                      140楼2012-04-22 14:01
                      回复
                        顶起啊,怎么能沉呢!!


                        141楼2012-04-22 22:24
                        回复
                          但愿如此。。自己也有业障,而且还很重啊。。我要好好忏悔。。。运气这东西,玄之又玄,不得不让人敬畏。我得好好消除业障。


                          143楼2012-04-23 08:33
                          回复
                            接着转载。。。


                            144楼2012-04-23 08:34
                            回复
                              回去后,见他们依依惜别,我的酸意更浓了。回到住处,我分析了分析,原来是我有点喜欢那个姑娘了。是的,她长得确实有味道,洋溢着一种古典和现代融合的美。但既然师兄喜欢,我就不能夺人所爱。这叫弟兄情谊。更何况,我那时眼界颇高,不会主动去爱一个病人,加上和她父亲很熟,不好下手,否则有欺师灭祖之感……
                              姑娘常找我们玩,我们就一起喝酒、吃饭、臭聊。一晚,不见了师兄,我去他的住处报到,见门关着,里边有人在轻声交谈。我推开门,二人坐得很近,见到我,有些不好意思。我装作没看见,话里却雪上加霜一把,问,二位是在发功治病么?要不然,我先走?师兄的脸忽的一下子红了。
                              姑娘很大方,学我说河南话:坐,坐,你来得正好。俺们正在研究如何修理一个坏蛋呢!
                              修理谁?赶紧说说,我最爱修理专业了。我打趣道。
                              这个吗,如果你真的那么喜欢这个专业,就一定请帮忙啊。这个人的名字很怪,好像叫什么歌。姑娘说。
                              什么歌?《月朦胧,鸟朦胧》?何时同入梦?我说。琼瑶的歌好像写得很好,不用修理啊。
                              姑娘听得懵懵懂懂,师兄却哈哈笑了。
                              你什么时候加入匪帮了,说什么暗语?脸怎么黄了?姑娘很聪慧。立即说起了《林海雪原》中的黑话。
                              那是防冷涂的蜡。我笑了。
                              几个人都笑了。姑娘用坤包轻轻摔了我一下,说,走了!回去继续研究研究如何修理一个油嘴滑舌直立无毛脊椎门的小坏蛋。
                              我和师兄边送她,边说,不送不送,好走好走。
                              


                              145楼2012-04-23 08: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