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清穿吧 关注:19,954贴子:1,028,270
  • 6回复贴,共1

【文字】255这个皇帝不好当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万字更啊,18点肉大就更鸟


1楼2012-04-15 23:41回复

    “对对对,”太皇太后连声应是,“小两口儿放到一块儿来看才是好看呢。”
    密太嫔接口道:“到时候保管老祖宗一看就高兴。”
    太皇太后脑补了半天,乐不可支:“我现在就很高兴了。”老人家就爱个子孙平安富贵。絮絮叨叨地又数了半天儿孙们的状况,还问淑嘉:“老十六和老十七还没出孝,他们的亲事暂缓了,广善、弘晟的事儿是不是该办了?”
    淑嘉道:“因几个人一块儿怕乱,显王的事儿先办,占了一个好日子,要等下一个吉日。广善阿哥那里,新册了世子,东西要重新准备过。再者,诚王还没出孝呢。”皇后娘家哥哥们也还没出孝,这样就嫁女儿有点儿不好。换到一般人家也就罢了,皇家的事儿优先,到了皇后娘家这里,两下一操作,日子自然可以拖上一拖。
    “哦哦哦,就是这样!”太皇太后恍然大悟,又想起了先帝,情绪一低落。她没了兴致,众人坐了一会儿就散了。
    回到住处,淑嘉重又洗了脸,天气热,易出汗,红袖等都不觉得奇怪,又服侍她换衣服。
    淑嘉摆摆手,坐到妆台前,对着镜子仔细看了看自己的脸。还好还好,保养得不错,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了不少,目前还没看出皱纹白发,拍拍胸口,舒出了一口气。
    心情好了一点儿,让红袖找出茶具来,玩玩茶道,平心静气。不一时,用器齐备,淑嘉重又洗了手,开始烧水,看着水壶,琢磨起秀女的事儿来。不但是儿媳妇,还有后宫呢!
    水烧沸了的时候,她已经想得差不多了,既然已经决定跟他踏踏实实地过了,就不要为这样的事情再生芥蒂。
    伸手正要取下水壶,外面响起了巴掌声,这会儿过来的,一定是胤礽了,还真是心有灵犀。淑嘉慢慢地取下了水壶,放到一边,又缓缓起身,心道,这个时间他不是应该在前面或接见官员或处理政务的么?
    走到门口,胤礽已入视线。淑嘉因刚才想到的事情,脸上有些淡淡的,没想到胤礽的脸色更是不好。淑嘉眼睁睁看着胤礽走得越来越近,他脸上的表情从“好像不好”到“确实不好”。
    把自己那点小心思放下,淑嘉迎上几步:“今儿天热,你还顶着日头四处走。我正要煮茶,来喝一杯?”
    胤礽勉强笑了一下:“也好。”
    两人对坐,淑嘉重又煮了一壶水,胤礽默默地看着。忽地道:“今日外面热闹,你倒悠闲。”
    可不是,回来之后淑嘉就换了衣服梳了头,一身家常打扮,也不戴什么首饰,看起来确实悠然得很。
    淑嘉把茶具重新摆摆好,头也不抬地道:“你倒有些怅然。”拿热水烫杯子,烫完一抬头,看着胤礽,眼中带着疑问。
    胤礽本就是来诉苦的,也不客气,带点儿忿忿之意:“今天见了齐世武和托和齐。”
    淑嘉忍不住笑了:“难怪生气了。”这两货都不是什么好人。
    —————————————————倒叙分割线———————————————————
    


    4楼2012-04-15 23:44
    回复
      托合齐和齐世武都是老|牌|太|子dang,也够坏够|嚣|张,一般人也不敢怠慢了他们,毕竟碍着一个胤礽。现在两人像是|失|势了,就显大家对他们的真实|态度来了。
      所谓患难见真情。


      6楼2012-04-15 23:57
      回复

        话说这世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赵凤诏同学确实是个贪官儿,齐世武与托合齐也够贪,大家其实都是一路人,彼此之间纵隔千里也能互相闻着味儿。赵凤诏同学,还曾是噶礼的心腹,而噶礼,纵非铁杆索党,也是一路货色。谁还不知道谁啊?
        你爹不给咱们面子,别怪我把你的老底儿也给抖了出来。该死的赵申乔,我就不住你儿子贪污你一点儿也不知道!
        越想就越把赵氏父子往坏里想了,你们太不仗义了!
        天下|贪|污的手法也都差不很多,齐世武还放过外任做过巡抚,于这里面的门道知道得就更是清楚,在这些事情上头,赵凤诏尚且是他的晚辈呢。只要把自己做过的事情随便拣几条说一说,估计赵同学都做过。什么消耗加倍啊,改一改|账|目把赈|灾的银子吞一吞啊,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大家曾是一路人,彼此都很笃定对方很贪。齐世武和托合齐自恃也算有拥|戴之功,又是旗人,革职算了。托合齐更是放心,他老人家爱贿赂,也曾指使人盘剥商户,但是直接下手到国库藩库的情况还是很少的(因为没机会),更没有顾忌了。
        两人一搭一唱,把赵凤诏就给填到了坑里了。
        胤礽犹不肯信——换了谁又肯相信呢?你打不过人家爹,就拿人家儿子出气?
        齐世武赌咒发誓:“奴才若有一字虚言,天厌之、天厌之。”
        如果赵凤诏人在现场,一定会破口大骂:MD!你真不要脸,每年冰敬、炭敬你也没少收我的啊!
        托合齐也跟着说:“他们这些汉人,自己身上就不干净,还非要把我们也扯下水里去。”
        是的,满汉之争,两人又比出张伯行和噶礼的例子来。噶礼是贪了一点儿没错,可张伯行也不是什么好人啊“其人清直近伪,又不能任事,捕盗不力,全赖噶礼之能而平息境内。”
        “主子再不为奴才们作主,他们就要骑在奴才们的头上了!”齐世武咽咽唾沫,还是把不雅的词汇给咽了。
        托合齐见胤礽脸色很差,一挺胸脯:“奴才所言,句句属实。噶礼说不定也是叫赵凤诏给带坏的!咱们旗人风俗淳朴,汉人一向奸滑无礼。”
        胤礽大皱其眉,满汉之争从来都是让清帝头疼的一个话题。
        至少在中央官属里,旗、汉人员的比例必须至少保证一旗人一汉人,有时候旗人还要多些,笔帖式里旗人更多。
        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就是,汉人人口多,哪怕出人才的机率小些,绝对数量也还是多。而旗人呢,享受各种优惠,并不能保证个个都是精英。万里挑一与十里挑一,其质量想也知道是前者为优。如果不是国家政策倾斜,旗人早不知道被这些汉官挤得还剩下多少了。
        打仗,旗人或许占优,文斗,你斗不过人家呀!量变,会引起质变的。
        想用旗人吧,有本事又清廉的实在太少,眼前这两位与噶礼都是活生生的反面典型。用汉人呢,又怕动摇国本。
        偏偏两边还又不消停,真是讨厌透了!
        听了托合齐的话,胤礽还是想发笑,赵凤诏能“教坏”噶礼?反过来还差不多!看看两人的资历年龄,噶礼绝不是易与之辈!
        齐世武继续赌誓:“主子可遣人探查,若赵凤诏果然清廉,奴才甘愿反坐。叫奴才立下字据也可,明日上折也可。”
        胤礽见他们两个说得郑重,又事涉噶礼,心里更打了个结,也不应允,只说:“知道了。”
        托合齐与齐世武两人见今日无法说动胤礽,也止了这个话题,齐齐感叹起当年来,陪着胤礽说话。胤礽心情已坏,说了两句就打发他们出来了。
        出了畅春园,托合齐邀齐世武到他家里坐坐。齐世武慨然应允:“你我也是多日未见了,正好,他们去喝喜酒,咱们一起喝喝茶。”
        到了托合齐家,两人往托合齐书房里坐下,洗脸喝茶吃水果。年纪都不小了,来回奔波还哭了那么长时间,体力消耗有点大,是得补充一下。
        


        8楼2012-04-15 23:58
        回复

          胤礽火气比他还大,把他给骂了一顿,赵申乔的折子措词激烈了些,正好给了他发作的借口。一通大骂之后,赵申乔老实了,表情更克板了,行事更端正了,恨不得代儿子把失落的节操给捡回来。
          齐世武与托合齐大乐,两人捏着酒盅取笑赵申乔:“这个老杀才终于有了报应了!”
          然而事情又有了峰回路转,两个女人重又把齐世武给扯了出来!
          原任陕西宁州知州大计参革姚弘烈妻孙氏叩阍,控告原任甘肃布政使觉罗伍实、庆阳府知府陈弘道等勒索银两。
          原任庆阳府知府陈弘道妻王氏叩阍,控告四川陕西总督殷泰等徇庇知州姚弘烈,将陈弘道严刑拷讯。
          听起来跟齐世武没关系,但是经过深入调查,齐世武曾任甘肃巡抚,收过布政使觉罗伍实火耗银三千六百余两(火耗的一大用处正在于此,为了孝敬上峰,火耗越收越多,遂成民累)。
          案情也很简单,跟宜思恭的事儿差不多,上头要钱,底下给得不够,两边儿闹翻。所不同的是,陈弘道与伍实一体,姚弘烈与殷泰一路,伍实向姚弘烈要钱,姚弘烈拿不出来,殷泰帮姚弘烈,就要收拾陈弘道。
          两个女人,为了丈夫能跑来叩阍,着实可敬,可惜两个丈夫都不太干净,众人感叹一回这陈弘道与姚弘烈走了狗屎运遇到好老婆也就放到一边了,重点还是把目光放到了案子上。
          这个案子被两个女人捅了出来,她们的丈夫却都是小角色。案子卷进两任甘肃巡抚、现任川陕总督、三任甘肃布政使……闹得大了。
          最后被正经罚的却只有姚、陈二人,姚弘烈确实亏空了,从重判罚,追缴。陈弘道没有亏空,但是行为确有不端,革职杖流,准赎。其他人都是旗人,应照律革职枷责,准其折赎,出钱免罪。
          事情到了这一步,无非就是两个女人白忙活了一场,皇帝被打了脸,知道了整治的败坏、贪腐的横行,也知道自己减火耗是多么的英明。
          前面说过了,赵申乔做过左都御史,还挺护着言官的。现在他被“报复”了,言官们又一窝蜂地上表,把涉案的几个人都给参了个底朝天。齐世武等是旗人,另有律法管着,或许不能重判,但是也要把他们搞臭!
          皇帝两边脸颊都被扇肿了,胤礽真想把两边人都给掐死!
          事件落幕的时候已经到了九月末,皇家集体又搬回了宫里。天干物燥,皇帝火气也很大。亏空的抄家来补,犯罪的不准赎!该流放的流放,该枷的枷,你们打我的脸,我也不用给你们脸面了!
          国家对旗人的圈养政策使得这些丁忧的、退休的都得乖乖回京居住,拎过来骂一骂是极方便的。
          乾清宫上空回荡着皇帝的咆哮:“朕一向优容你们,你们居然让朕没脸!心里眼里都没有朕!”
          经过此事刺激,胤礽再度下诏,有亏空的自己补上,别等着我去清算!火耗收得多的,自己减了,别等到闹出事儿来!上司不要再勒索下属了,下属被勒索的可以上密折告状,都TMD给我老实一点儿!还有,旗人们你们争点儿气啊,别总捅漏子成么?
          与此同时,又郑重表彰了额伦特这样旗人出身的好官,号称在旗官员向他们学习。
          作者有话要说:
          偶回来鸟~


          11楼2012-04-15 23:58
          回复
            真郁闷啊,‘太。。子。。dang’这三个字啊,真是坑爹啊


            12楼2012-04-15 23:59
            收起回复

              然而事情又有了峰回路转,两个女人重又把齐世武给扯了出来!
              原任陕西宁州知州大计参革姚弘烈妻孙氏叩阍,控告原任甘肃布政使觉罗伍实、庆阳府知府陈弘道等勒索银两。
              原任庆阳府知府陈弘道妻王氏叩阍,控告四川陕西总督殷泰等徇庇知州姚弘烈,将陈弘道严刑拷讯。
              听起来跟齐世武没关系,但是经过深入调查,齐世武曾任甘肃巡抚,收过布政使觉罗伍实火耗银三千六百余两(火耗的一大用处正在于此,为了孝敬上峰,火耗越收越多,遂成民累)。
              案情也很简单,跟宜思恭的事儿差不多,上头要钱,底下给得不够,两边儿闹翻。所不同的是,陈弘道与伍实一体,姚弘烈与殷泰一路,伍实向姚弘烈要钱,姚弘烈拿不出来,殷泰帮姚弘烈,就要收拾陈弘道。
              两个女人,为了丈夫能跑来叩阍,着实可敬,可惜两个丈夫都不太干净,众人感叹一回这陈弘道与姚弘烈走了狗屎运遇到好老婆也就放到一边了,重点还是把目光放到了案子上。
              这个案子被两个女人捅了出来,她们的丈夫却都是小角色。案子卷进两任甘肃巡抚、现任川陕总督、三任甘肃布政使……闹得大了。
              最后被正经罚的却只有姚、陈二人,姚弘烈确实亏空了,从重判罚,追缴。陈弘道没有亏空,但是行为确有不端,革职杖流,准赎。其他人都是旗人,应照律革职枷责,准其折赎,出钱免罪。
              事情到了这一步,无非就是两个女人白忙活了一场,皇帝被打了脸,知道了整治的败坏、贪腐的横行,也知道自己减火耗是多么的英明。
              前面说过了,赵申乔做过左都御史,还挺护着言官的。现在他被“报复”了,言官们又一窝蜂地上表,把涉案的几个人都给参了个底朝天。齐世武等是旗人,另有律法管着,或许不能重判,但是也要把他们搞臭!
              皇帝两边脸颊都被扇肿了,胤礽真想把两边人都给掐死!
              事件落幕的时候已经到了九月末,皇家集体又搬回了宫里。天干物燥,皇帝火气也很大。亏空的抄家来补,犯罪的不准赎!该流放的流放,该枷的枷,你们打我的脸,我也不用给你们脸面了!
              国家对旗人的圈养政策使得这些丁忧的、退休的都得乖乖回京居住,拎过来骂一骂是极方便的。
              乾清宫上空回荡着皇帝的咆哮:“朕一向优容你们,你们居然让朕没脸!心里眼里都没有朕!”
              经过此事刺激,胤礽再度下诏,有亏空的自己补上,别等着我去清算!火耗收得多的,自己减了,别等到闹出事儿来!上司不要再勒索下属了,下属被勒索的可以上密折告状,都TMD给我老实一点儿!还有,旗人们你们争点儿气啊,别总捅漏子成么?
              与此同时,又郑重表彰了额伦特这样旗人出身的好官,号称在旗官员向他们学习。
              作者有话要说:
              偶回来鸟~


              32楼2012-04-16 04: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