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神作吧 关注:3,039贴子:65,794

【神作】时代的里程碑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何为神作?如同名著一般。将一个时代的东西凝聚从而完美的阐释出,并且这些东西是不受时间所约束,不管在哪个时代都能够震撼人心的作品。
那便是神作。


1楼2012-07-14 18:16回复
    《钢之炼金术师》——罪的代价
    其实很早就听过《钢炼》的名字,只不过当初觉得这又是一部以热血为主题的少年冒险故事,所以也没怎么在意。
    最近闲的太无聊了,网上很多人也推荐神作,看了一些影评之后觉得还不错。就抱着消遣的心态去看了。
    的确有种吓一跳的感觉,在本片的第二集,作者就提出了一个永恒的疑问:“明天,我该为什么而活着?”
    爱德华说,那种事我怎么知道,你不是有双完整的双脚吗?向前走就是了。
    对于爱德华的回答,我并不是很赞同。他同样没法回答这个问题,向前走是走向哪里呢?迷茫而又脆弱的未来。
    爱德华回答不出来或者回答无效是有原因的。少时进行人体炼制,打破炼金术界的禁忌,作为代价付出了左脚,也失去了唯一的弟弟。但由于在门那得知了“真理”,他几乎是瞬间得到了炼金术的奥秘,终于将弟弟的灵魂挽回。
    从此以后,兄弟俩的人生目标就是为了夺回失去的一切。所以在爱德华看来,明天该怎么活,为什么而活。根本就是个病句,已经麻木的他找不到任何答案。
    说道真理,爱德华看到了那些,其实可以概括成三个步骤:出生——寻找——死亡。
    我觉得真理不是我们去探索的,而是吸引我们,使我们满足,使我们成长,使我们丰盛。我感到若我们与真理关系换个位置,就不一样了。
    人类常常犯了七宗罪里的最大一个——骄傲。认为只要去做,任何事都可能实现。但是,正如爱德华在片中说:“人类可不是神。”
    人类可不是神,而人类一直妄图成为神!所谓真理,真的能够寻到吗?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真理吗?

    罪是本作的核心主体。可以说,本作里的所有人都在罪里挣扎,痛苦,可惜没有人挣脱出来。
    艾尔利克兄弟为了赎罪而踏上道路;马斯坦因罪痛苦几度自杀;斯卡因罪而愤怒踏上复仇之路;但丁与霍恩海姆对全城人所犯下的罪……
    每个人都背负着罪,正如我们现实中每个人同样背负着罪一样!我们因罪痛苦,因罪挣扎,因罪迷茫,因罪悲伤……没有人能够挣扎出,也挣扎不出。
    可以说,人造人是罪的提醒。他们的每一次出现都是提醒人们对罪的认识。这是人类犯下的罪,而人类无法收拾。在最后,但丁不也是被自己所产生的罪给吞噬了么?
    艾尔利克兄弟也因自己的罪,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两个世界
    本作庞大的主题里还涉及到了平行世界。这是个微妙的东西。
    其中有称之为“门”的东西,作为两个世界的平衡点,连接两个世界。门的那一边是真理,两个世界没有丝毫差距,除了炼金术与机械术。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人类都一样!为了欲望去征战,去杀戮,然而到最后这些人能得到什么呢?是的,作为等价交换这些人得到了什么?
    是虚空,是捕风。
    他们得到的,只是无限的虚空而已。如同人们渴求贤者之石,那是绝望之中的唯一希望,而马尔科道出了一切,真相中的真相,贤者之石是绝望中的绝望。
    两个世界一场梦,梦醒了,该干嘛干嘛,太阳还是从东方升起。麻木的人们追求到最后,除了死亡还有什么呢?
    活着
    在这里忍不住想提出这个问题:活着,有什么意义?所做的一切,有什么意义?
    没意义。很多人都停留在这一步上,就回头了,不再追寻下去。既然没意义了为何还要问下去,有什么意义呢?
    正因为没意义才去问。若只是为生活而活着,那人生也太可悲了。
    救赎
    本作涉及了很多,囊括了很多。可依旧没有给出“救赎”。
    为自己的罪付出代价之后,一切也就结束了。那么,还活在罪中的人怎么办?希望到底在哪里呢?
    作者似乎有给我们答案,可那答案是那么的朦胧。
    救赎是神。
    只有这个答案最合理,也是唯一的真实与真理。真理在神,救赎在神,最的赦免在神,活着也是为了神。
    看完此片,唏嘘不已,唯有神才能帮助我们脱离这个苦难的世界,这个罪的世界啊。


    4楼2012-07-14 18:25
    收起回复
      2025-08-21 23:10: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动漫神作吧外务 已更~
      


      7楼2012-07-16 16:35
      收起回复
        @动漫神作吧外务 已更


        10楼2012-07-19 13:59
        收起回复
          @花间年少 鲁鲁修已经完成,但是质量不能保证。
          


          15楼2012-08-07 19:00
          回复
            @动漫神作吧外务 已更。


            16楼2012-08-07 19:02
            回复
              幽灵公主——人类要敬畏神
              先前看到百科上说,宫崎骏的这部《幽灵公主》是他对人类破坏环境的一种谴责,以及映射了人类的战争。
              这些统统都是谬论!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如果人类不认识到自己只是地球的管家,而不是主人,那么所有的保护环境行动肯定是无法成功的。
              你在家难道还客客气气的吗?不!人类若认识不到地球与自我的关系,那么保护环境的意识也永远无法形成。
              至于战争,那是肯定会有的。别把人想的那么好,不可能的。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战争,和平什么的就是天方夜谭。
              可我还是希望,人类能够明白和平的意义,而不是所谓的没有战争就是和平。
              人类的狂傲
              本作的中心主题只有一个,也是宫崎骏很想告诉人类的。那就是敬畏神灵!可往往没有人看到这一点,总觉得神是不存在的,是迷信。
              那么你信科学吗?我相信你是相信的。
              什么是科学?科学不是为了证明神是不存在的。而是为了证明神是存在的。我告诉你,爱因斯坦、牛顿、伽利略、哥白尼等等,这些人是发现这些现象,而不是创造这类现象。请你记住这一点。
              但是人往往看不到这一点,说,你看人类多伟大竟然发现了这个;神九飞天了,说你看人类多厉害,竟然到了外太空。
              人类的这些跟大自然比起来算什么?跟宇宙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人类所做的一切,都比不上一缕阳光的温暖啊!
              宇宙从哪里来?人类的正义感从哪里来、良心从哪里来?
              请你不要告诉我天生之类的东西。你不说人类是从猴子进化来的吗?那请你证明给我看,猴子也有良心,猴子也会思考,猴子也能发明,猴子也能创造,猴子也能说话,猴子也有荣耀、尊严!
              你可以完全撇过头去告诉我,因为猴子还没进化成人类。可不管你怎么讲,这就是事实!所谓进化论,我只会否决。因为它沾污了作为类的光荣,人类的荣耀,人类无与伦比的自尊!这些都不是进化论能够给我们的,更不是动物能够得到的!因为人类就是人类!
              我严肃的告诉你,所有说神是不存在结论的,都是一些不入流的记者跟作家所说的。真正的科学家绝对不会这样说,他们只会告诉你,科学是为了证明神存在,而不是否定。
              你不是说神不存在吗?那你为何去庙里敬拜?
              你不是说神不存在吗?那你请基督徒或者法师到家里驱鬼干嘛?
              人类不是不相信神不存在,而是不愿承认神的存在。因为他们把自己当成主人,不愿臣服于神的面前。
              于是,宫崎骏安排了城主,将森林之神的头割下,她张狂大笑。因为她觉得人类胜了!真的胜了吗?
              神的怒火是人能承担的吗?
              不能!宫崎骏坚决的告诉人类,不可以在神面前展露自己的骄傲,必须敬畏神!只有敬畏神,才能得到神的原谅。
              也有人说的,神怎么还会发怒?岂不是跟人类一样了吗?如果有神的话,世界怎么会变得如此败坏?
              在问这个问题之前,请你用脑子想一想。这些一切的结果,是谁造成的?又是谁惹得神发怒的?
              神是公义的,它绝对不会看到恶的事情而不管,它必讨伐恶人,正如那句“善恶终有报,只是时候未到”!
              是的,神会在最佳的时刻给你报应。因为,邪恶不管统治多久,正义终会来临,而且随时都来!没有人知道正义什么时候前来,但是作恶的人心理准备好,你必要因你的罪恶付出代价,这是神的惩恶!
              惩恶扬善
              我讲点题外话,因为这必须要讲。
              我们所熟知的世界太恐怕、太邪恶了,很多人含冤而死。他们是否就这样冤死呢?
              不!请你坚信这一点,神不会让人受冤屈,因为它是公义。不会就这样一了百了的,也不要以为死就可以逃避一切。
              不可能的,死后一定还有世界。
              而且,神还会再度降临到这个世界。一定会来惩恶扬善。所以人啊,不要以牙还牙,请你好好想一想,伤害别人是如此痛苦对行为,你为何还要跟这个恶人一样去伤害别人呢?去爱你的仇敌吧,我知道这很难。
              但是你要去爱,爱会让你变得无比强大,你的仇敌必在你面前站立不住!
              敬畏
              宫崎骏在结尾用幽灵公主和少年的行为向我们展现了一切,你要敬畏神。
              我也可以告诉你,你只有活着为了神,你的人生才不会空虚,不会像哈姆莱特说的:“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
              也不会如麦克白所说:“人生充满了喧哗与骚动,却无任何意义。”
              写这篇文章,我是边哭边写的,我看到了世间太多的人那张麻木冷漠的脸,我看到了孩子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哭泣,不要这样了!我恳切的告诉你们,日光之下没有任何新鲜事。你所做的一切,前人都做过。你脚下走过的路,你的梦想这些一切都被人做过,没有任何意义!意义不是你觉得是就行了,当你达到自己的意义,又会有新的意义出现,你永远无法得到满足。
              人生没有意义,所有的金钱、才智、智慧、容貌这些,都会被时间带走的,你死了什么也带不走。
              也请不要说人生就这一辈子,我混混就过去了。
              只要是人,他就肯定会去想活着的意义。现实会让你失望的,更会让你绝望的。在这种无可名状的痛苦面前,你只能朝着死亡前进。
              我不是危言耸听,我是经历过这样的人。是在死亡线上徘徊过的人,我非常明白这种痛苦,这种无法反抗的现实。
              你当敬畏神,你当靠着神,才能活出荣耀、活出尊荣!
              或许你也会问,谁才是真神。
              那么,去名著寻找吧。它会告诉你答案。
              不是我在这里不告诉你答案,而是你若真的是被神所拣选的人,那么神必定引导你。
              


              17楼2012-08-07 20:00
              收起回复
                我并不驳斥18楼的观点。在这部影片中,宫崎骏提出了永恒的问题“活着有什么意义”。于是,少年不仅仅只是为了治伤而出去,更是为了去寻找人生的意义。
                正如同莎士比亚说的“人生充满了喧哗与骚动,却无任何意义一样。”
                是如此,少年一路走来。看到的都是战争、疾病、死亡、贫穷,更看到了人与人之间这种虚伪的面具,这会他的心灵产生很大感触。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的主角也应该只是十几岁的少年。在这段期间,这一个人塑造价值观的最重要的时期,所以宫崎骏就安排了这样一个角色,让孩子们能够去思考,去想,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
                从另外一方面,城主造火器是为了什么?仅仅只是对付山神,砍伐树木吗?不对,她是想要跟神对抗,反抗神!
                城主代表了绝大部分的人,他们骄傲、他们自满,他们认为人可以成为神,人是这天地的主宰。但是到最后,起码城主知道神是无法反抗的,反抗神会招来神的怒火,她醒悟了。可现实中的这部分人呢?
                少年追寻到最后是否找到意义了?宫崎骏没有给我们答案,可同时又给了我们两条线索。第一条是爱。
                是幽灵公主跟少年之间的爱情。这一点很隐晦,可只有当人与人之间真正学会爱别人的时候,才能创造出美好的世界,所有的战争会消失,保护环境之类的问题一定能达成共识。
                也唯有爱才能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第二点,是敬畏神。这是本作的一个最大的冲击,它不像其它奥特曼之类的,这种半神半人的怪物来拯救地球。宫崎骏告诉我们要敬畏神,唯有敬畏神,人类才能明白自己的渺小,明白自己的无能,只有神才能拯救这个充满罪恶的世界。
                少年在路上所看到的那些,都是这个世界的真貌。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充满罪恶与苦难,人挣脱不出,如同地狱一般。
                所以,宫崎骏告诉人们要敬畏神。只有敬畏神,问题才能得到解决,人类才有出路。人生才有意义。
                所以,18楼的观点没错,也确实是本作的主题。可真正的核心主题,是敬畏神。不敬畏神,就不知道如何活下去。@cold1912 


                19楼2012-08-08 11:16
                收起回复
                  2025-08-21 23:04: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cold1912 而且,对于神的方面,我们也可能是有歧义的。我是一名信徒,所以对于神在心中的位置是无法想像的。
                  在这里说只是楔子,我并不是很认同。请你不要认为这是我的固执或者偏执,当我看到城主将森林神的头颅拿下张狂大笑的时候,我就已经感觉到这部作品的核心应是关于神。
                  我对宫崎骏的了解肯定没有您深,对于这部作品也肯定没有您分析的那么全面。但是,就像您所说的。
                  宫崎骏所要传达的是:“无论这个世界变得多么不可救药,多么艰辛困苦,大家都要努力活下去。
                  是的,这句话没错。可宫崎骏没有直接给出活下去的答案。那我们该怎么活?是跟少年在路上的人那样苟且的活着吗?
                  仅仅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这不就跟余华在小说《活着》中,所流露出那种无限的悲哀一样么。
                  所以,才要问下去,而不是停留活下去。


                  21楼2012-08-08 21:37
                  回复
                    “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向自然索取,不开发自然人就得死,开发自然自然就得死。人与自然冲突的逻辑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事实果真如此?
                    人类若不是为了发展和利益,大自然会变成今天这幅模样?
                    没有利益和发展人类会生存不下去?
                    人类只是为自己的罪行找一个好听的借口罢了。
                    不去偷猎动物会灭绝?
                    不为了利益,树木会被砍光?
                    难道大自然的食物还满足不了地球上的全部人类?今天又有多少人在浪费呢!


                    22楼2012-08-08 22:18
                    收起回复
                      clannad,这就是爱
                      这部影片的影响力很大,我本来不打算写影评的。因为喜爱这部动漫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而且意见也不怎么统一。说实在的,我怕被喷。
                      不过今天明白了一个事实,骂你是看得起你。
                      抱着这种心理,我开始动笔了。好了,咱们言归正传。
                      心灵的饥渴
                      CL的人物算不上特别美型,剧情也是简简单单的。可就是这些简简单单的剧情,有时让我们捧腹大笑,有时让我们伤心。
                      原因何在?
                      这是我们最熟悉的日常!
                      影片中的人物大都有一个破碎的心灵与背景。就拿朋也说的第一句话:“我讨厌这座小镇,因为这里满是想要忘却的回忆。每天去学校,听听课,与朋友们闲聊,然后回到根本不想回的家里。没有任何新鲜的事物。”
                      生活中,像朋也这样发出感慨的人多吗?几乎满地都是。
                      人生失去意义,生活没有乐趣,家庭破碎,有一颗受伤的心灵。
                      在青少年时期有这种心理太正常了。所以当影片的第一句话出现,就触动了大部分人的心弦。
                      朋也们憎恨这个世界,因为世界曾经伤害了他;朋也们变成了刺猬,谁靠近就扎谁;朋也们也有一颗脆弱的心,渴望被爱,却又怕再次受到伤害。于是不如不去爱。因为受伤真的太痛了。
                      痛到让人发出感慨:活着,是不是比死更艰辛?
                      春原鲁莽、爱装蒜、逞强,但总是乐呵呵的,让人觉得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就是这样一个带给我们欢乐的角色,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作为“乐天派”的他,背后的眼泪。
                      春原学习不好,力气小又爱大家,爱表现。但这种人往往会狂热的热爱一种事物,并且非常厉害。春原也如此,他热爱足球,这是他唯一能够在人前挺直腰板的东西。
                      但是,这件东西就这样活生生地被人夺走了。我们不难想象春原当时的表情,就像一个小孩子被夺走自己唯一的玩具。
                      那种伤心,那种悲痛,甚至那种绝望,我们都能深深地体会到。因为,我们也曾经是那样的孩子,也曾经也过美好的梦想。
                      于是,春原自暴自弃,与同样被夺走梦想的朋也惺惺相惜。其实,春原那乐观的背后,是一种力量支撑着他。
                      还是渚的母亲说的好:“虽然看起来不灵光、常失败的人。但其实是个内心善良的孩子。我想只要有个好的契机,他就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没错,春原们往往也只有两个选择:彻底变好或彻底变坏。在这变好与变坏这个十字路口期间,什么人带路,自己怎么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春原背后的那种良善是最珍贵的东西。我们不妨这样说,童年时美好的记忆可能是在人生危机时刻重要的支撑。在那时候,我可以说,原来我曾经也是个好人啊!
                      在这股力量下,人不容易变坏。
                      我们再来说说渚,这个人物是所有学生当中,最成熟的一个。在我们看来,渚只是一个孩子,事实果真如此?
                      什么叫成熟?很多人认为,当我们发育完全的时候就叫成熟。是这样吗?如果你是这样想的人,现在请改正过来。
                      这种外表的成熟体现不了任何东西,如同朋也所说:“到结果,我还只是一个孩子罢了。只是帮助朋友做了点事,就自以为是大人了。”
                      请注意这里两点,朋也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是在遇到危机,无法抉择的时候;其二,“自以为是大人”。
                      这两点非常重要,一个成熟的人首先能自力更生,这是基本条件。其二,他能够做出决定,并且能够承受自己所带来的决定。这才是真正的成熟。
                      现实很多孩子,甚至成年人总是自以为是大人。如同《钢炼》中恩维所说:“怎么?你不是说自己是大人吗?现在面对选择了,就想跑回去当孩子了?”
                      就是这样,这些人一旦面对选择就会被打回原形。所以在这里警告各位女孩子,当你决定献身的时候,请问那名男孩,你有做男人的觉悟吗?
                      好了,题外话多了,咳咳我们回到渚身上。为什么说渚是最成熟的人呢?片中我们不难发现,渚有一颗纯真的心灵,也正是这种心灵才能够接近像朋也这样的刺猬,最终将刺猬身上的刺拔掉,让他能够去爱别人。
                      


                      29楼2012-08-15 12:50
                      收起回复
                        同样,渚她会做出选择,能够承担选择!并且,她喜欢童话。到这里你会笑,喜欢童话叫成熟,那小学生们岂不都是大人了?
                        我想问你,小学生难道不是大人吗?
                        越是单纯的人,他越能够承受一切。也许小学生的在心智上不是一个大人,但是他们心灵上是最像大人的人。
                        喜欢童话,是因为有一颗不含杂质的心灵。何况,各位同龄人、大人们,你们真的自以为看得懂《安徒生童话》?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你真的看不懂安徒生他想表达什么。我们这里可以用《海的女儿》结束对渚的评价:爱不是索取,而是为对方牺牲。
                        还有诸如其它人物,这里不一一评价了,篇幅够长了。这些人物代表了我们芸芸众生,都反应出了一个共同问题:心灵的干枯。
                        《圣经》中,耶稣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
                        我粗略解释一下: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这水象征物质享受和属世娱乐的消遣。这些都不能解除人深处的干渴,人无论喝了多少物质和属世的水,还会再渴。这些水喝得越多,干渴越加增。人从地上的事物,虽然可以得着一些肉体和魂的满足与快乐,但永远不能解决灵里深处的干渴。
                        所以,这就是我为什么将标题起名为“心灵的饥渴”的缘故。CL中的每个人都饥渴。这是人性中的悲哀。
                        但是,中国古代有一个人说出了这样一句话: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心灵的饥渴,只有活水才能解决。
                        爱的拯救
                        现实中,我们充满了悲伤,充满了忧愁。本片亦是如此,可是,它却没有悲伤,到处都透露着淡淡的温情。
                        早苗因爱,才会当春原的女朋友;朋也用爱,帮助了许多人走出破碎的心灵;我们也看到,渚用伟大的母爱,剩下了汐。
                        原来人世间还有爱!我们还可以这样爱!我们还能爱!
                        CL为什么如此被推崇,让一些二十多岁的小伙子黯然落泪,就是因为片中有爱。有这种冲破一切阴暗,带来阳光的爱!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渐渐丧失了爱的能力。你有没有感到,你想去爱一个人,你是爱他的,可到最后却伤害了他。
                        是样子的,因为我们常常感到悲哀。
                        于是,CL出现了。它告诉了我们,还能爱,还能够去张开怀抱拥抱别人。
                        片中有太多的爱了,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分析了。因为,大家都能够感受到CL中那份浓浓的爱。
                        最大的感触就是渚明知道会有生命危险,还是生下了汐。这种伟大的挚爱,令我潸然泪;朋也与渚最终在一起,让我感受到了如同阳光般的温暖;大叔在学园祭上那铿锵有力的声音还在耳边回荡“孩子的梦想就是父母的梦想!”;
                        如同张杰用歌声所传达的:“这就是爱!这就是爱!”


                        30楼2012-08-15 12:50
                        收起回复
                          刚看完《超梦的逆袭》。感觉这部剧场版很深刻啊 - -。 但是写不出影评,说实在话,抓不到内质。
                          可能今天写太多了~明天在看看吧。


                          31楼2012-08-15 19:40
                          收起回复
                            手冢治虫的佛陀:美丽的沙漠——无奈的合掌
                            佛曰:万物皆有佛性。
                            这句话想必在达达身上很好的体现了出来。影片刚开始就给了我很大冲击:冻死的老人在动物的帮助下获得了新生,然而无法做什么的兔子竟舍身投入火中,想以自己的身躯来喂养老人。记得《西游记》里曾经也说过佛祖舍身喂鹰。
                            这一切可以归根为:本性。简单点说就是本质的所在。
                            佛说万物有佛性。那佛教的观点即:万物都是同样的。都是由一个“一”所产生的。也就是所谓的“一即是全,全即是一”。这也与我国的《易经》相似,万物都变,唯独“易”不变。它们都说明了一件事实:就是万物都是一个本源。万物的本质是共通的。
                            我们且先不论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先探讨这个问题,即:本性是善是恶。中国自古就有“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佛教则认为人有佛根,所以人从始至终都是善。我打个比喻吧,如同在一块烂土里种了种子,只要有一定的条件,不管土再怎么烂,种子也会发芽。道教则说,人性初期无善恶,处于善与恶的中立点,后期由于环境的因素,渐渐朝某一边倒去。而基督教则持,人生来就是罪人的观念。
                            所以我们大致可以将人性分成三种:绝对善、绝对恶或中立带。然而在这里,我需要说明一个事实:中立只是神话。
                            为什么说中立只是神话?人常常有种保险意识,就比如两人吵架,我中立,那我就不受到牵连;拜神,我哪个都拜,这样神就不会怪罪我了;你可以看到现实中这样的保险意识比比皆是。然而我们就拿拜神一说,任何神的诫命里面都有一条:除我以外,你不可拜其它神。
                            即使如此仍然有不少人抱着保险意识。甚至有的人说我到死的时候再信神,到时候就可以上天堂了。那么我想反问他,你怎么知道你自己什么时候死?你怎么能肯定今天拖鞋上床了,明天还能穿上这双鞋子?
                            朋友们,中立只是个神话。不存在第三个“中立空间”。所以,在人性方面只有“善与恶”的碰撞。
                            那么,这里又引申出这样两个问题: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假如我们不搞清楚这两个问题,也许我们就很难理解为什么没有中立地带。
                            而且,在我们说善与恶之前。请先搞清楚,我们是以什么评判标准去评判它们的,我们的标准对吗?
                            继续往下延伸的话,这个标准从哪儿来?如果按照基督教的观点,人生来就是罪人。那么,我们的标准肯定是错误的。那我们怎么评判呢?
                            如果按道教观点,有些人的观点是对的,有些人的观点是错的。那我们怎么知道谁对谁错?那些对的人的标准怎么知道是对的,他的确据从哪里来?道教并没有告诉我们这些。
                            再按照佛教的观点,人是永恒善,那他不会出错。然而这个永恒善的前提乃是让种子发芽。这势必造成标准的两极化,它也犯了道教的错误。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人的标准是不可信的。然而可信的标准在哪?我想,大概就是基督教《圣经》里,主耶稣基督说的,我就是真理、生命、道路。
                            基督教似乎给了我们答案,就是标准来自神。然后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佛教里面善与恶的定义有些模糊不清,可能是笔者愚拙。且抄下小段,稍作分析,如有错误,望各位见谅。(在这里说明下,我们这里所讨论的东西都是非常严肃的事情,不是开玩笑的,所以,如果要讨论的话,我们也必须抱着负责任的态度才行。——笔者注)
                            经下曰:“一切众生识始起一想住于缘,顺第一义谛起名善,背第一义谛起为恶。”大乘义章七曰:“顺名为善,违名为恶。”同十二曰:“顺理名善,违理名恶。”法界次第上之下曰:“善顺理为义,息倒归真,故云顺理。恶以乖理为义。”
                            从这一段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解释,即:遵循佛的教导,并且行出来的视为善;反之,则为恶。
                            如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说明:创作这套教义的一定是为完人,否则不可能。然古语有云:人无完人,孰能无过?
                            


                            40楼2012-10-19 22:21
                            回复
                              2025-08-21 22:58: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cold1912 帮我把这楼删了吧,添麻烦了。


                              44楼2013-04-04 20:5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