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吧 关注:34,088,978贴子:993,692,037

三国里,你不太熟悉的神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度娘~!


1楼2012-08-25 19:26回复
    先上我心目中的 五虎将


    3楼2012-08-25 19:28
    回复
      2025-08-01 20:35: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方悦   温侯吕布,三国中一道不可超越的屏障。“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果然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是何等的威风!而方悦将军,作为一名河内名将,丝毫不把传说中三国第一猛将放在眼里,挺枪而出。无奈正值春暖花开之时,两马一公一母,竟于阵前相交,方悦将军虽勇冠天下,然如将军此等谦谦君子,遇到此事自是措手不及,勉强撑了不足五合,被对此事早已见惯司空的吕布斩于马下。

      


      4楼2012-08-25 19:30
      回复
        我的潘神
        潘凤
        《三国演义》对他的描写: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   在有鬼神之勇的骁将俞涉尚且被华雄斩掉的情况下,潘凤将军作为一名上将,不苟且偷生安享富贵,临危不惧,应命出战,从容被华雄斩掉。   体现了我中华男儿“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本色。而一个“又”字,作为点睛之笔,一字道出上将的超凡实力。试想,潘凤将军被华雄斩了。潘凤将军又被华雄斩了。潘凤将军又又被华雄斩了。一个潘凤将军倒下了,还会有千千万万个潘凤将军站起来!正是有千千万万像潘凤这样的英雄,才将华雄的力气一点点磨下,为关羽最终斩杀华雄奠定基础。
        附带潘神暴击图一张
        


        5楼2012-08-25 19:33
        回复
          武安国   字国安,孔融部将,善用铁锤。自幼深得孔融真传,有让梨之风。虎牢关独战吕布,曰:“汝戟轻,吾锤重,吾当让汝十合。”布曰:“汝锤短,吾戟长,何不让汝?”如此来回推让十合有余。安国将军大怒,喝道:"吾让汝一手”遂伸腕于前令吕布砍下,布从之,后安国正欲将吕布斩于马下,八路诸侯却误以为安国将军败,八路兵马齐出。安国将军不屑于他人相助,遂放吕布。世人皆以为安国将军败,然孔融知其能,欲与之辟谣。安国将军曰:“文举可让梨,吾何重一名乎”,融遂罢。后安国将军因北海被围,奋勇出战,不料手伤复发,终战死沙场。
          锤哥 膜拜

          


          6楼2012-08-25 19:34
          回复
            穆顺   纵然是如入无人之境的吕布,可以无视十八路诸侯的几十万兵马,却不可以无视穆顺将军。“遥望吕布一簇军马,绣旗招飐,先来冲阵”。然而却吓不倒胸怀满腔仇恨的穆顺将军。勇冠天下的河内名将方悦被斩了,还有智绝古今的穆顺将军!无奈赤兔马不按套路出牌,两马不再相交,令穆顺将军前期心理准备工作全部化为乌有,被吕布手起一戟,刺于马下。
            看我眼神
            


            7楼2012-08-25 19:36
            回复
              俞涉   华雄刚刚击退孙坚,杀祖茂,可谓士气正旺。而骁将余涉,为了被挟持的汉献帝,为了将普天下大汉子民们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面对风头正劲的华雄,毫无惧色,主动请缨,最终血染疆场,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一首英雄赞歌。

              


              9楼2012-08-25 19:39
              回复
                来一个 弓神-------曹性----性公-----射目神将(黄忠是谁?)
                《三国史-曹性颂》
                落日断月,贯天神箭。
                银弓在手,何惧他,曹家虎将!
                箭法精绝,神鬼又如何,奈何邀功心切,鬼徘沙场!
                若在世,不惧一人。
                以下是胡扯
                曹性,乃曹操之子也。少时与叔父夏侯渊练习弓术。一日,渊与性会猎于林,偶遇二虎,渊惧之,欲让性作饵,自逃。乃曰:“吾今日看汝弓术。”性看渊面惧二虎,笑曰:“将军岂可怕虎!”言毕,挽弓搭箭,射死二虎。渊羞惭满面,深恨之。于曹操说:曹性随主公亲子,却怀有二心。吾于性在山林看到吕布正与一虎撕斗,而性却射虎而不射布。此乃何意?”操听罢,大怒,招曹性,使性关于大牢之中,不见天日。 布闻之,性乃布之恩人也,岂可不救?乃率兵劫狱,救出曹性。性感布之恩义,在吕布手下做将。因性乃布之恩人,布倍加敬爱之,而高顺却不喜。一日,曹操犯境,布对性曰:“吾之操瞒乃汝之父也,岂能使汝陷于不义?汝明日射死曹操大将即可。”二日,曹操派大将夏侯惇出战。高顺拍马而来。两人斗三十余合,不分胜负。四十合后,高顺力气不济,刀法见梳。敦看顺之破绽,方出刀,性念敦乃性之叔父,便闭眼射中敦左眼,救顺一命。各军少歇。顺回营时,布对顺说:“放箭救你者,乃曹性也。”顺立马对性拜曰:不想公如此好善!”此后二人结为生死之交,不在为恶。自此以后,布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性苦谏不听。不理政事。然曹操攻城,布全然不顾。而宋宪魏续者盗马偷戟,暗开城门,引操军入城。吕布因无兵器宝马,而被擒。曹性亦被擒。曹操念曹性乃是自己亲子本想放曹性一条生路。而夏侯渊曰:“此人射吾兄夏侯惇,连对自己亲叔父下此毒手,主公不怕被害?”操醒悟,乃使曹性赴刑场斩首。性全然不惧。后高顺念其忠义,也不动声色,慨然赴刑场。操之子被己所杀。怕己之名声扫地,便把此事从历史删之,此后,现以无人知晓。
                


                11楼2012-08-25 19:44
                回复
                  2025-08-01 20:29: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先吃饭去~!


                  15楼2012-08-25 19:46
                  回复
                    虎威将军韩德
                    韩德,字公德,南安狟道人也。形貌魁梧,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勇力绝人,善使一百五十斤断金斧。自幼博览群书,通晓兵法。有经天纬地之才,包藏宇宙之志,常自比白起、韩信。桥玄谓德曰:“军中之天将,临阵之武神。”
                    德父国,字棒子,与超父腾私交甚好,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初平中,拜马腾为征东将军。是时,西州少谷,腾自表军人多乏,求谷于池阳,遂移屯长平岸头。而将王承等恐腾为己害,乃攻腾营。时腾近出无备,遂破走,西上。是役,国为护腾而亡。腾闻国死,为流涕。哀德少孤,收养与诸子同,使与超共止。
                    建安十三年,德同超讨郭援,超人马俱为流矢所中。德让马于超,超辞让,德跪曰:“今天下可无德,但不可无君。”超甚感之,退于寨中疗伤。德遂为军主,破斩援首。后德表奏朝廷,功俱为超所有,诏拜超为偏将军。超感德之为人,拜德为司隶校尉。后曹公闻此事,叹曰:“居功不傲,反让他人,真大将也。”欲为己用,德不应。曹公甚敬之。
                    建安十六年春三月,马超与韩遂合众,及杨秋、李堪、成宜等相结合,统兵伐曹。留德镇守凉州。时一偏将说德曰:“今雄德并起,天下分崩,君为人豪,而反制于人,不以鄙呼!今马超伐曹,其处空虚,凉州之地反掌间便可得也。”德听罢,大怒曰:“汝当吾为何人也!”命左右将其拿下,枭首示众。后超引败军回。曹公至追安定,得知凉州城坚且兵精粮足,更闻韩德镇守,不战而退,引兵东还。超见德如此忠义,感激涕零,遂与德结为兄弟,超长韩德为兄。
                    同年,超听德言,遣德率诸戎以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皆应之,惟冀城奉州郡以固守。德尽兼陇右之众,而张鲁又遣大将杨昂以助之,凡万馀人,攻城。刺史韦康见韩德亲自攻城,遂开城请降。德怒喝曰:“匹夫,吾起兵之时为何不降!”话音刚落,凉州太守吴用惊得肝胆碎裂,倒于马下。康欲逃,韩德轮斧劈康于马下。据冀城,有其众。超自称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拜德为偏将军,领凉州刺史。降将杨阜为主簿。封赏完毕,设宴款待众将。宴罢,德谓超曰:“杨阜等将非真心归顺,久后必生变,兄长应速斩之。”超曰:“杨义山乃冀州名士,杀之恐得害贤之名,汝不必多言,吾自有打算。”德又曰:“主公若不立斩此人,吾等他日必命丧其手!”超大怒,喝左右将德拖出大寨,重则四十。次日,杨阜遣人密报于超,曰韩德欲反,超生性多疑,遂将德下狱。德于狱中哀叹:“吾等将死无葬身之地也!”
                    阜见大患已除,便以丧妻求丧假。阜至历城,与姜叙、梁宽、赵衢等合谋图超。建安十七年九月,杨阜与姜叙起兵卤城。超闻阜等兵起,自将出。方欲行,韩德于狱中上书谏曰:“杨阜虽反,实乌合之众耳,将军遣一上将便可破之。今冀城虽定,然民心不稳且余党甚众,切勿挂帅亲争。”看罢,超羞于见德,乃怒曰:“此人妖言惑众,乱吾军心,待吾得胜归来定斩不赦!”遂领兵亲征攻之,不能下;宽、衢闭冀城门,超不得入。进退狼狈,乃奔汉中依张鲁,于路叹曰:“恨不听公德之言,方落此下场!”
                    陇右平定,太祖封讨超之功,候者十一人,赐阜关内侯。赏毕,太祖亲往狱中探德,见德以白绸遮面,太祖问之:“将军这为何意?”答曰:“先日不能辅弼马征西以保国家,实乃愧对于先父。”太祖为之怆然,曰:“公德真忠臣也,但马超背父叛君,虐杀州将,不纳忠言;将军武艺超群,兼通经史,不思报效朝廷,却愚忠于一个不仁不义之人呼?且其负将军在先,而非将军负其也!”韩德听罢,跪曰:“承蒙丞相不弃,公德愿为丞相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太祖将德扶起,抚其背曰:“将军归吾乃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也!”拜德为镇西大将军,领并州牧,封亭侯。后随太祖征讨各地,战功累累。
                    文帝即位,以德为后将军,进爵武乡侯。诏德镇守凉州,训练兵马。
                    明帝即位,汉丞相诸葛亮统军三十万入寇边境。曹睿大惊,问群臣曰:“谁以为将,以退蜀兵?”一人应声出曰:“臣父死于汉中,切齿之恨,未尝得报。今蜀兵犯境,臣愿引本部猛将,更乞陛下赐关西之兵,前往破蜀,上为国家效力,下报父仇,臣万死不恨!”众观之,乃夏侯茂也。夏侯茂,字子休其性最急,又最吝,虽掌兵权,未尝临阵。曹睿即命为大都督,调关西诸路军马前去迎敌。司徒王朗谏曰:“不可。夏侯驸马素不曾经战,今付以大任,非其所宜。更兼诸葛亮足智多谋,深通韧略,不可轻敌。”夏侯茂叱曰:“司徒莫非结连诸葛亮,欲为内应耶?吾自幼从父学习韬略,深通兵法。汝何欺我年幼?吾若不生擒诸葛亮,誓不回见天子!”王朗等皆不敢言。夏侯茂辞了魏主,星夜到长安,调关西诸路军马二十余万,来敌孔明。骠骑将军司马懿谏曰:“此番为驸马首次带兵,且孔明诡计多端,恐中奸计,应派后将军韩德辅之。”明帝曰:“善。”
                    


                    17楼2012-08-25 20:04
                    回复

                      韩德接诏,引精兵八万,来助夏侯茂。茂见德,大喜曰:“有将军助吾,定杀败蜀军,活捉孔明!”说罢,设宴款待。次日茂遣德为前部先锋兵至凤鸣山,正遇蜀军,两阵对圆,韩德出马,四子列于两边。德厉声大骂曰:“反国之贼,安敢犯吾境界!”赵云大怒,正欲上前迎战,身旁邓芝谓云曰:“敌将韩德乃魏之大将,有万夫不当之勇,将军切不可与之交战。”云笑曰:“伯苗勿慌,吾已有妙计破敌。”遂挺抢纵马,单搦韩德交战。长子韩瑛,跃马来迎;仅两合,赵云便觉糊口发麻,招架不住,方欲败回本阵,瑛已七窍流血,云大喜道:“时机来已!”回身一枪,刺韩瑛于马下。次子韩瑶见之,纵马挥刀来战,但觉眼前一黑,头晕脑涨,战不了赵云,此时三子韩琼亦眼冒金星,见二哥有难便挺方天戟夹攻赵云,四子韩琦虽知大家皆已中毒,也不顾性命纵马轮日月双刀来战,赵云本非对手,但对方皆已中毒,于十合内挑三将于马下。邓芝见子龙得胜,遂率兵掩杀,魏军大败而走,韩德口吐鲜血,脸呈青色,已中剧毒,勉强败回大寨。
                      蜀军得胜,邓芝甚奇,问云曰:“将军怎能杀败敌军四将?”云大笑曰:“今魏都督夏侯茂乃吾友夏侯兰之子也,昨日设宴,投慢性毒于酒中,中此毒者,当时不发,六时辰过后必死!”邓芝叹曰:“将军妙计,为国除此大患,今后吾等无忧矣!”
                      韩德引败军回见夏侯茂,陈己中毒之事。茂冷眼视之曰:“败军之将,何面目复来相见!”德听罢,便知毒为茂所下,叹曰:“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遂强打精神,骑上战马引残军向蜀大营冲去......

                      


                      18楼2012-08-25 20:04
                      回复
                        潘凤与诸葛亮的十大相同点
                        一、潘凤和诸葛亮出场前都有人推荐。
                        韩馥说:“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司马徽则对刘备说过:“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在得到诸葛亮后也说过:“吾得孔明,如鱼得水,复兴汉室,安天下有望。”之类的话。
                        我们可以按照韩馥名言的格式翻译一下司马徽和刘备所说的话:
                        司马徽:“吾有爱徒卧龙,可助使君安天下!”
                        刘备:“吾有军师孔明,可安天下!”
                        二、潘凤和诸葛亮出场前都没有自己说自己能怎样怎样。
                        潘凤不曾说自己能斩华雄,诸葛亮也没说自己能安天下,他们都是被别人说他们能怎么样怎么样。
                        三、潘凤和诸葛亮都是为了主公的愿望而战。
                        潘凤为了实现韩馥“斩华雄”的愿望而出战;诸葛亮为了实现刘备“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愿望而北伐。
                        四、潘凤和诸葛亮都是以弱挑战强。
                        潘凤挑战的是比自己强许多倍的华雄;诸葛亮挑战的是国力比蜀国强许多倍的魏国。
                        五、潘凤和诸葛亮死前都没能完成主公的愿望。
                        潘凤没能完成韩馥“斩华雄”的愿望就牺牲了;诸葛亮没能完成刘备“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愿望就逝世了。
                        六、潘凤和诸葛亮都是为了复兴汉室而战。
                        在潘凤眼中,国贼是董卓,他是为了汉室而去与华雄战斗;在诸葛亮眼中,国贼是曹氏,他也是为了汉室而去与魏国战斗。
                        七、潘凤和诸葛亮都是很受主公重用的人。
                        众所周知,张合鞠义等名将原本都是韩馥的手下,而紧要关头,韩馥相信的不是张合鞠义他们,而是潘凤,足以见得韩馥对潘凤的重用;而诸葛亮在刘备麾下也是很受到刘备重用。
                        八、潘凤与诸葛亮的能力在民间都被拔高。
                        潘凤的能力是在新世纪的现代被民间的“蜂蜜”们拔高;诸葛亮的能力在民间一直以来都被拔高,尤其是有了《三国演义》之后。
                        九、潘凤与诸葛亮都在《三国演义》中登场。
                        潘凤在《三国演义》中登场了,诸葛亮也在《三国演义》中登场了。
                        十、潘凤与诸葛亮都是男人,都拥有男人才能拥有的东西,比如胡须。
                        潘凤是男人,拥有男人才能拥有的东西,比如胡须;诸葛亮也是男人,也拥有男人才能拥有的东西,比如胡须。
                        


                        19楼2012-08-25 20:07
                        回复
                          济北天神 鲍忠
                          鲍忠, 泰山郡平阳县人,济北相鲍信之弟。身长九尺五寸,长的黑脸虎须,浓眉大眼。兄弟二人从小就有大志,打算做个保家卫国的将军。
                          后来黄巾之乱,兄弟二人在济北大战黄巾军。黄巾军更是先后五次攻打济北,都被打退。几乎哪次都是损兵折将。第六次,“天公将军”张角亲自带着五万精兵来攻打,那一仗鲍忠手舞大刀,仅带着五百骑兵,冲入黄巾军的阵营。先是廖化来战,不到三回合,就被一刀震下马来。廖化大惊,及忙倒地装死,逃过了一劫。管亥手舞长枪,带着刘僻,龚都一起杀来。只见鲍忠不慌不忙,一刀向管亥劈去,管亥虽勇但也抵挡不住,被震开了虎口,管亥大惊,回马逃命去了。刘僻,龚都同时将刀劈下,鲍忠一声大吼,将刀一迎,二人同时震飞马下。黄巾兵看见惊呆了,结果被五百骑兵冲的落花流水。黄巾第一大将波才大怒,手舞双斧杀来,鲍忠挺刀来战,双方大战了三十回合了。波才终因实力不济,被一刀杀死。黄巾兵更是大惊,结果更无斗志。张角也是大惊,连忙作法。谁想风云刚变色,鲍忠就大吼一声,天竟晴了。张角大惊竟摔下马来,晕了过去,其弟子张曼成连忙将他扶起,不管他咋呼唤张角,张角都不醒。无奈之下,对他拳打脚踢,但还是不醒,张曼成就使用张角救人的绝技人工呼吸。张角这才醒,大呼一声:“那人是天神呀!”说完又晕了过去。曼成一看又用人工呼吸唤醒,张角这才又醒过来,说到:“曼成你的嘴好臭呀。”说完就永远的闭上了眼。曼成大惊,就连忙杀了身边几位黄巾兵。后来他逃了回去,说张角是病死的。那一战,鲍忠带着的五百骑兵一人未损。而黄巾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廖化,管亥,刘僻,龚都以及张曼成和他的身边的八个心腹逃了出来。其中除了曼成等八人回到张宝处外,廖,管,刘,龚四将皆神秘失踪。从此鲍忠被黄巾军和济北人称为“济北天神”。
                          一日,鲍忠在家觉得烦闷,独自一人出去打算骑马。不想在外玩的兴起,迷了路,不知不觉进了山。转了几圈,终于找到回去的路,正要走间,听到有人救命,忠闻声赶到,看到一采药老者,被一雄一雌两只老虎围住了,眼看就要逼到悬崖了。忠下了马,大吼了一声,雄虎听到扑了过来,忠一闪,扑了个空。忠不等雄虎再动,举拳就打,不出三拳雄虎毙命。雌虎看到不顾老者,也大吼一声,向忠扑来,忠这次没躲,迎着雌虎就是一拳,雌虎竟直接飞下不远的悬崖。老者也是大惊,连忙拜到:“老朽多谢壮士大恩,壮士真天神也。哦,是鲍忠将军。”“老人家快起。老人家认得俺呀?”“鲍将军,老朽的家就住在济北,见过几回鲍将军,所以认得。济北皆知二位鲍将军都是英雄,由其是鲍二将军,更是天神下凡。现在济北人都称将军为‘济北天神’。”“哈哈。不敢当。”后来老者将这事告诉了身边的人,结果越传越远。最后这事传遍了天下。所有人都称鲍忠是天神转世。勃海袁绍听说后不以为然,带着颜良,文丑来寻衅。也不想太伤和气,让颜良和文丑空手和鲍忠较量。颜良,文丑都想先出手争论起来,鲍忠不奈烦说到:“别麻烦了。二人一起上吧。”颜良大怒,首先一拳打来,鲍忠也是一拳和他对上了,结果颜良的右手当场骨折。文丑看到也急了,一脚踹来,鲍忠又是一拳和他的脚对上了,结果文丑的右脚也当场骨折了。袁绍当场吓得摔下马,叫人扶着颜,文二将,飞速的逃回了渤海。谁想从此鲍忠就被袁绍记恨了,为之后的悲剧留下了伏笔。
                          后来,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济北相鲍信也是其中一路诸侯,带着鲍忠一起去讨伐。因为孙坚手下有“双刀神将”祖茂,被认命为前部,去汜水关挑战华雄。鲍信觉得自己的兄弟,应该比祖茂强。而且袁绍也曾偷偷许诺过,让他弟当先锋。就越想越气,就叫鲍忠带着马步军三千,径抄小路,直到关下搦战。却没发现他的脸色不对。原来前一天晚上。袁绍已为上次寻衅道谦为名,单独请鲍忠吃饭,鲍忠不知是计,认为是盟主抬爱就去了,谁想鲍忠的酒饭里被下了巴豆。夜里鲍忠就去了好几回茅厕,早已泻得混身无力。但鲍忠太要面子,和他哥也没说他的情况,就领兵出战去了,直到后来鲍忠阵亡。鲍信这才发现他兄弟二人种了袁绍的奸计了。结果鲍忠刚遇到华雄,还未交战就因为全身无力摔下马来,结果头部着地,不幸摔死了。华雄忙斩首级,派人送给董卓。卓听说后大喜,大庆三日,加封华雄为都督。
                          鲍信听说其弟被杀大怒,想明白了一切,当场就去找袁绍算帐。并将拦他的人一一打翻,冲到大帐,将袁绍拽下椅来,暴揍了一顿。眼看袁绍就要被杀,多亏曹操及时说明历害关系,袁绍这才捡回一条命。鲍信虽然不在追究,但愤怒离开,退出了讨董,并声称讨董结束后算帐。缓过神来的袁绍,忙将曹操搂过来,狠狠的亲了一口。众人看到皆晕之,独刘备不晕,曹操看到后心想,刘玄德真英雄也。曹操看到袁绍去养伤后,这才慢悠悠的离开大帐,躲在别处吐去了。但不巧还是被刘备意外看到了,心想曹孟德果然不是等闲之辈。
                          讨董结束后,鲍信果然去找袁绍算帐。后因兵力不足被打败,去投奔了已是丞相的曹操。曹操非常高兴,上表天子,封鲍信为破虏将军,封已故的鲍忠为征西将军,加封称号“济北天神”。曹操说到如果忠能一起起来投奔,天下可定也。后来他越想越气,上表天子征讨袁绍,发生了之后的官渡之战。
                          在官渡之战胜利后,听到人说袁绍死前看到了鲍忠的魂魄,结果当场吓死。听完这话,曹操默默的说:“鲍将军,安息吧。我为你报仇了。鲍将军你果然不是凡人呀。”说完留下了热泪。这时他看到鲍忠的魂魄向他笑了一下飞上了天。
                          


                          20楼2012-08-25 20:09
                          回复
                            荆州名将吕公
                            吕公,名游,字合金,荆襄人士。自幼聪敏好学,博闻强识,亦精于枪法。少即闻名乡里,人皆尊之为“吕公”。及长,投于刘表帐下,黄巾贼叛乱之时,屡建奇功。后锦帆贼甘宁于江夏作乱,时人莫能当之。蒯越进言曰:“本州上将吕公,斩甘宁犹探囊取物。”表许之,遣吕公往擒甘宁。吕公率水军两百众,与甘宁站于江边。甘宁纵马笑曰:“来将何人,吾不杀无名之辈。”吕公更不答话,纵马挺枪,直奔甘宁。两马相交,战不三合,生擒甘宁,如提童稚。待至帐中,吕公温言抚慰曰:“某闻兴霸素有豪杰之名,何至于落为草寇。大丈夫立于世间,当立不世之功,何不暂寄于刘景升帐下,以图后计?”甘宁感其德,遂降之。
                            后值孙坚跨江攻打荆州。荆州之人,尽皆慌乱。吕公笑谓蒯越曰:“孙坚瓮中之鳖,笼中之虎,何虑之,一战可擒之。”蒯越问之:“公有何良策?”吕公密曰:“某言之于汝,汝切莫告于他人,不然此大功为别人所抢。”蒯越应之。吕公曰:“多带能射者冲出阵去,即奔岘山。他必引军来赶,分一百人上山,寻石子准备;一百人执弓弩伏于林中。但有追兵到时,不可径走;可盘旋曲折,引到埋伏之处,矢石俱发。若能取胜,放起连珠号炮,城中便出接应。如无追兵,不可放炮,趱程而去。今夜月不甚明,黄昏便可出城。”蒯越当日酒醉,将此计尽告蒯良。
                            次日,刘表写书,问谁敢突围而出。 健将吕公,应声愿往。蒯良曰:“汝既敢去,可听吾计:与汝军马五百,多带能射者冲出阵去,即奔岘山。他必引军来赶,汝分一百人上山,寻石子准备;一百人执弓弩伏于林中。但有追兵到时,不可径走;可盘旋曲折,引到埋伏之处,矢石俱发。若能取胜,放起连珠号炮,城中便出接应。如无追兵,不可放炮,趱程而去。今夜月不甚明,黄昏便可出城。”吕公闻言,叹蒯越不能守其秘,奈何事已至此,只能拍马前去。
                            黄昏时分,密开东门,引兵出城。孙坚在帐中,忽闻喊声,急上马引三十余骑,出营来看。军士报说:“有一彪人马杀将出来,望岘山而去。”坚不会诸将,只引三十余骑赶来。吕公已于山林丛杂去处,上下埋伏。坚马快,单骑独来,前军不远。坚大叫:“休走!”吕公勒回马来战孙坚。交马只一合,吕公便走,闪入山路去。坚随后赶入,却不见了吕公。坚方欲上山,忽然一声锣响,山上石子乱下,林中乱箭齐发。坚体中石、箭,脑浆迸流,人马皆死于岘山之内;寿止三十七岁。
                            吕公截住三十骑,并皆杀尽,放起连珠号炮。城中黄祖、蒯越、蔡瑁分头引兵杀出,江东诸军大乱。程普保着孙策,急待寻路,正遇吕公。那孙策见着杀父仇人,登时火冒三丈,气炸心肺,挺枪便刺。吕公见状,大喝一声,孙策心中一惊,虎口崩裂,长枪便即落地,转眼间,吕公之枪,已至喉头。程普见少主命悬一线,随即滚鞍下马,跪于吕公面前,乞求饶命。吕公见状,良久叹曰:“吾亦敬重文台乃世之枭雄,奈何各为其主,今也是迫不得已。少将军何必于此地自寻死路,何不归江东,重整旗鼓,以承父志。”程普泣曰:“将军大义,某等必铭记一生!”吕公轻叹一声,策马转身。谁料正待此时,程普脸色忽变,操起手中长枪,向吕公掷去,饶是吕公万夫莫敌,亦不能背后长眼,被程普一矛刺于马下。两军大战,杀到天明,各自收车。
                            


                            22楼2012-08-25 20:11
                            回复
                              2025-08-01 20:23: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大汉战神刘禅
                              大汉二公子刘禅,少聪慧,有勇力,好刀剑,通诗赋。出世即可开口,周岁已辩万字。昭烈携其出游,观鹅戏与水,乃咏:“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世人皆以为神童。年五可执鼎游戏,良久方卸,面不改色。年十已文武双全,智略可羞孔明,武勇更盖关张。众将皆自认有所不及也。
                              尝于城郭嬉戏。见一古剑深入地下,上书“大赵剑云,势若龙子。”问从人,对曰:“乃战国赵之神剑子龙也,赵灭之时入地。昔壮士皆以拔出此剑为志,然多年未出也。”曰:“吾便一试。”遂拔之。从人皆拜之,以为北斗星君转世。自此昭烈字之“阿斗”。
                              禅得赵国子龙神兵,日加演武不在话下。自创剑招“龙返”,意为飞龙亦不可过之也。仅一年,便至心剑合一境界,名曰“剑禅一如”。
                              既学成,昭烈命其随军。尝于磐河大战文丑,南安力斩五将,汉水以寡击众,桂阳计拿赵范。更于当阳敌军中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斩名将五十余员。
                              从军多年,见民生疾苦,心生哀切,乃作一诗曰:“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力合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自此厌恶战事,但愿归隐山林。后敌大军来袭,禅不欲民死,故倾城而降。封安乐公。故迁于安乐。安乐之地,地如其名,禅于此不闻刀斧,顿觉宁神。问:“颇思蜀否?”对曰:“此间乐,不思蜀也。”盖身处安乐,不见兵戎之故。
                              晚年厌武更甚,亦愿与凡民相提并论也,故自号“凡提居士”,后游历西域,以其夺天之智享誉民间,民称之“阿凡提”。
                              


                              23楼2012-08-25 20: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