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吧 关注:222,287贴子:603,125

【读书】元方,庄子的《逍遥游》你怎么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元方,庄子的《逍遥游》你怎么看?
小女子最近在拜读庄子的《逍遥游》,觉得很喜欢,但“道非道非常道,名非名非常名”。总觉得似懂非懂,元方,你怎么看?你觉得“逍遥”二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才是逍遥?庄子想说什么呢?求读书心得的分享


1楼2012-11-28 20:04回复
    老子自认为通读道家经典,没想到你一问就问住了,什么是逍遥,不知道


    IP属地:湖北2楼2012-11-28 20:53
    收起回复
      用个比方来解释名可名
      你是一个男人
      你老婆叫你老公
      你儿子叫你爸爸
      老公和爸爸的称呼不同
      但却是一个人
      这就是非常名
      名可名所说的意思就是一个事物可以被叫这个称呼
      但这个称呼并不就代表这个事物的全部
      一个事物的名称只是反映出事物在你眼中的一部分
      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就是说
      事物没有固定的称呼
      只在于个人对事物的价值取舍和判断
      道可道也是如此意思
      逍遥的意思是乘风而行无所拘束
      可飞于九天又可深入北冥
      所表述的是没有固在的精神形态
      可以随意而动


      3楼2012-11-28 21:17
      收起回复
        呵呵,佛说逍遥,非逍遥,名逍遥。如果你刻意追求逍遥,你永远无法逍遥。小大之变,生死之观,我们都不能看破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2-11-28 21:20
        收起回复
          我们语文老师讲:道理,名声这类东西不能老用最说,说出来就丧失本质了,要用行动说明。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2-11-28 23:54
          收起回复
            逍遥游是荘子开篇第一则寓言故事,纵横捭阂,恣意无间.古人有云,开篇不了逍遥意,枉读南华三十篇.正此谓也.
            鲲本是北冥,——即北海中之巨鱼.北者于上古文化中其有幽暗不可知之意,而在荘子所处之时代,北方又恰是中华文化之重镇(非特儒家也).两者相互,而孕鲲之大,非仅喻其文化底蕴深厚,更有其精神世界之广博.故其虽深处潜龙幽冥之位,终有内化外变,飞龙在天之象也.(按变化之说于吾国传统文义中是截然两种状态,变者呈形,化者符内.因内化而促外变,是中国独有底进化论).虽大鲲化成大鹏乃于弹指,然其内在之深奥是匪朝夕顿就.故而鹏鸟更甚鲲鱼,待其海运欲徙南冥之时,则奋其翼,怒而飞.其用怒字,甚妙.盖怒者非中医七情之怒气耳,其是内在生命达此境时,恰似井喷,势不得不发.是一种宇宙间最伟大的生生不息的力量的一次凝结,是一次声势浩大的万马奔腾,是易经的成性存存,道易之门.
            大鹏鸟所心向往之的是南冥.南方是光明之所,火热之地,亦是庄子和道家文化的故乡,于此寓言中则代表了一种内在宇宙生命根本所凝具而爆发的智慧之光,其如南方之日般无微不著.而所谓逍遥者,非指宋荣子,列子之徒,因其有待也.真逍遥者,一念之间也.荘子之书,不外一句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知此则真庄子也.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2-11-29 20:42
            收起回复
              有深度…


              IP属地:安徽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2-12-01 08:00
              收起回复
                新人表示不知道


                IP属地:江西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2-12-01 08:20
                收起回复
                  看完《逍遥游》,看完啥都没感觉出来,感觉自己就向地上那麻雀一样。。。


                  11楼2012-12-01 08:39
                  收起回复
                    高中学这篇课文时,老师只让背记,无详解,今天补课了。


                    12楼2012-12-01 10:49
                    收起回复
                      读庄子初感觉挺有意思,都是一个个小故事,跟看故事书似的,虽然当时也能从故事中看出一些道理,但并不觉得难理解。等仔细研读时,发现其实不然,在这些小故事背后的学问很深,很多蕴含了不可言喻的妙道。


                      13楼2012-12-01 12:02
                      收起回复
                        逍遥。逍遥。
                        什么是“逍遥”?
                        在我看来,逍遥也可以解读为:在其位,谋其职。
                        我比较认同晋代玄学家向秀、郭象的观点:“小大虽差,各任其性,苟当其分,逍遥一也”,即“逍遥可分为无待(圣人)与有待(常人),一切有待的物(包括人类)只要安于性分即是逍遥”。
                        在今天看来,庄子的那句“若夫乘天地之正”,可以做一下解读:人的认识应当和客观事物的本性、规律保持一致,但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所以人的认识也必须跟上,做到主观与客观统一,才能不断获得新的知识, 认识世界, 从而得到精神上的自由。
                        @獨孤九霄
                        @ 齤御用文人齤
                        @happywizard
                        @幽幽草根心
                        盼各位大侠不吝指教!


                        14楼2012-12-05 01:45
                        收起回复
                          可以.据此而推,你应该可以摸到什么是无为的门了.道是本体,散而成万物,所以看老庄千万不能过于迷信前人的解释,不要认为无为是消极的.给你个秘密,所谓诸子百家,都是从易经而化来.其中儒家孔子韦编三绝而修易自不必说,而其中得易最深者是老子,但他的系统似是归藏易.易经讲什么无非是变化,万事万物只有内化方能外变,所以说有些人看着很平凡,但气质就是好,让人看着舒服.而所谓的乘天地之正,其实就易经的另一个重点,位.在什么位做什么事,诚然.但还有一个大环境问题,如果天地不正,你纵有千万才华也不能发挥.这时就行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之道.但庄子不仅善其身而且不断内养,以待时正而变.所以我常说是刀子嘴豆腐心,冷眼世态下他有他的热心肠.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2-12-05 08:15
                          收起回复
                            哈哈,所谓逍遥即达到无何有之乡也!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2-12-07 00:2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