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欢文学社吧 关注:228贴子:8,702

回复:【清欢】词牌名集中营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唐 教坊 曲,双调小令,用作 词调 。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 鸳鸯梦 》、《玉连环》。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临江仙》, 王重民 《敦煌曲子词集》作《临江仙》。此词共六十字。至今影响最大的《临江仙》,是明代才子杨慎所作《 廿一史弹词 》的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 毛宗岗 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被放在卷首,后被用于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歌词。


来自手机贴吧61楼2013-01-03 01:10
回复
    临江仙源起颇多歧说。最初是咏水仙的,调见 《花间集》 ,以后作一般词牌用。双调,五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任二北据敦煌词有句云“岸阔临江底见沙”谓辞意涉及临江;明董逢元辑《唐词纪》谓此
    调“多赋水媛江妃”故名; 黄升 《花庵词选》卷一云“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则言仙事……”唐 教坊 曲,用作词调。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 鸳鸯梦 》、《玉连环》。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临江仙》,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作《临江仙》。《 乐章集 》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平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韵。约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url]柳永[/url]演为慢曲如《临江仙慢》、《临江仙引》等九十三字是别格,常见的有三体,一是六十字,如苏轼词。二是五十八字,上下片第四句较苏轼词少一字,如李煜词,三是五十八字,上下片起句较苏轼词少一字,如晏几道词。前人也有在后片换韵的。


    来自手机贴吧62楼2013-01-03 01:11
    回复
      临江仙(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 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 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来自手机贴吧63楼2013-01-03 01:11
      回复
        临江仙
        作者: 李清照
        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阙,其声即旧《 临江仙 》也。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来自手机贴吧64楼2013-01-03 01:11
        回复
          【作者】: 苏轼 ——《 临江仙 》
          【内容】: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已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
          倚帐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来自手机贴吧65楼2013-01-03 01:12
          回复
            八六子


            来自手机贴吧66楼2013-01-03 01:12
            回复
              《八六子》是一种 词牌 ,又名《感黄鹂》。此调作品较为少见。始见《 尊前集 》所收 杜牧 之作,宋代 秦观 等词人用过此调。


              来自手机贴吧67楼2013-01-03 01:12
              回复
                《八六子》, 词牌名 。《 尊前集 》所收杜牧之作为九十字,句读与北宋诸家多有出入。通常以《 淮海词 》为准, 双调 八十八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五平韵。作词应注意转折处,有骀荡生姿之感,乃称合作。前片第四句以一去声字领六言两对句,后片第四句以三仄声领格字领六言一句,四言两对句,第七句以两平声字领六言两对句。前后两结最末四字并宜用“去平去平”,方能发调。


                来自手机贴吧68楼2013-01-03 01:13
                回复
                    《八六子》 秦观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铲尽还生。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公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
                    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
                    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来自手机贴吧69楼2013-01-03 01:13
                  回复
                    青玉案


                    来自手机贴吧70楼2013-01-03 01:13
                    回复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来自手机贴吧73楼2013-01-03 01:14
                      回复
                        忆秦娥


                        来自手机贴吧74楼2013-01-03 01:14
                        回复
                          忆秦娥 词牌名,最早出自《忆秦娥·箫声咽》词,据称作者是李白,但毫无任何根据。现一般认为是五代词人所作,后被误归于李白名下。因词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忆秦娥”。


                          来自手机贴吧75楼2013-01-03 01:14
                          回复
                            《忆秦娥》, 词牌名 。 双调 , 仄韵格 ,四十六字。该词牌名的最早出 李白 《 忆秦娥·箫声咽 》词。对于《忆秦娥·箫声咽》的作者,两宋之交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始称为李太白之作,南宋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亦录于李白名下。明代以来屡有质疑者。有人认为该词牌为晚唐宋初时期词人所作。此调别名甚多,计有《 秦楼月 》、《玉交枝》、《碧云深》、《 双荷叶 》,而《 秦楼月 》则与《忆秦娥》同取词中首句为之名。纪念过去的情人。


                            来自手机贴吧76楼2013-01-03 01:14
                            回复
                              忆秦娥 ·李白
                              马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
                              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
                              父母且不顾, 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 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来自手机贴吧77楼2013-01-03 01:15
                              回复